文_趙進 賀劍
仁懷市突出黨建引領社會治理主線,以“六化社區·幸福城市”為載體,著力建設“大統籌+大黨建+大數據+大服務”網絡,推動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實踐“黨建責任一張清單、黨的工作一抓到底、社區治理一網到邊、黨群互動一呼百應”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
圍繞“大統籌”立體謀劃,落實黨建責任“一張清單”。突出街道社區黨組織在城市管理服務、凝聚居民群眾、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軸心”作用,將城市基層黨建作為領域黨建的重要內容,投入2000萬元資金,選擇4個單位、7個社區作為試點,建立健全組織聯動體系。
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納入市、街道、社區重點任務,“一把手”親自帶頭抓,規范明確城市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工作職責,按照共建共治共享要求,將具體職責細化成責任清單,明確具體責任人,確保各項職責落細落實。
圍繞“大黨建”建好平臺,推動黨的工作“一抓到底”。建立市級統籌、街道主抓、社區負責工作機制,強化組織體系建設,將黨組織向小區、樓院、商圈等領域延伸,在5個街道建立小區黨支部7個、樓宇黨小組15個、商圈黨組織2個、非公和社會組織黨組織121個、流動黨組織4個,把黨組織觸角延伸到轄區每個角落。
同時,進一步夯實服務陣地,采取黨建項目申報評審方式,整合各類資金4000多萬元,協調社區所駐單位完善陣地,建成一批“黨群之家”。
圍繞“大數據”整合資源,推進社區治理“一網到邊”。主動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探索建立智慧黨建平臺,整合各類資源,推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提高社區共治水平。
以中樞街道茅臺路社區為試點,依托大數據平臺,建成“智+黨建”“智+政務”“智+安全”系統,建立集教育管理黨員和服務群眾于一體的智慧系統,黨員利用網絡和手機APP參加組織生活,通過微課程、微視頻等方式,經常性開展“三會一課”,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截至目前,全市通過智慧黨建平臺、“酒都先鋒”黨建公眾號累計開展活動100多期。
圍繞“大服務”凝心聚力,黨群共筑共建“一呼百應”。社區依托智慧系統平臺公開各類事項辦理流程,群眾利用手機APP,采取線上提交、線上線下結合辦理、線上回復的方式辦理有關事項,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仁懷市中樞街道茅臺路社區智慧黨建平臺。(仁懷市委組織部供圖)
同時,通過打造“城市黨建亮燈”工程、探索“群眾會+”治理模式、建立黨員群眾服務清單、組建紅色物業黨支部等形式,依托駐轄區機關、企業、學校、醫院等單位成立25支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居家養老、法律咨詢、醫療衛生、關愛留守兒童等服務活動500余次,常態化幫扶困難群眾69人,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200余起,構建起良好黨群干群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