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所有制結構創新與民營經濟發展

2019-09-06 11:59:46劉戒驕王德華
財經問題研究 2019年7期
關鍵詞:經濟企業發展

劉戒驕,王德華

(1.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北京 100836;2.江蘇省社會科學院財貿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04)

一、引 言

所有制結構是生產關系中的基礎性經濟制度,涵蓋各種所有制成分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占比、地位、功能及其相互關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有制結構從清一色的公有制經濟發展到以公有制為主體,私有、外資及公私混合等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的結構。這種調整和變化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兼顧了鞏固國有經濟和發展民營經濟,順應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時代要求,調動了各種經濟成分的積極性,激發了中國經濟活力。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所有制結構創新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明確的目標,而是堅持問題導向,主要圍繞發展國民經濟和促進就業等緊迫的現實需要而展開。當時,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只有調整所有制結構使其與生產力發展狀況相適應,才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十一屆三中全會破除了所有制問題上的觀念束縛,開啟了發展民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征程。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厘清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改革開放步入探索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階段。十五大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確定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十六大進一步提出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十七大強調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如何堅持和實施基本經濟制度進行了新的探索,并明確指出實施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十九大再次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重申“兩個毫不動搖”,將實現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確立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方向。

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以及在基本經濟制度指導下展開的所有制結構創新拓寬了民營經濟發展的空間,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改革開放初期,所有制問題引起了中國經濟學界的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關于所有制的論述得到重新學習和充分研究,新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和所有制變革的經驗得到認真總結,全民所有制及其與國家所有制的關系、集體所有制和個體所有制等問題得到熱烈討論。許多學者分析了勞動者個體經營、私營經濟、中外合資經營、全民與集體聯合經營等經濟體制改革中新出現的經濟成分,對多種經濟成分并存依據和各種所有制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等問題進行了開創性研究。薛暮橋[1]、孫冶芳[2]、董輔礽[3]和蔣學模[4]的研究揭示了全民所有制企業成為國家各級行政機構附屬物的弊端,闡明了社會主義條件下允許雇傭勞動關系存在和發展私營經濟的積極意義,形成了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等命題,奠定了改革開放以來波瀾壯闊的所有制結構調整和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基礎。汪海波[5-6]還提出國有經濟與其他經濟成分的生產目的、功能定位和合理布局不同。一些文獻對所有制結構調整的理論困惑和實際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7]-[20]。新時代改革發展仍然需要處理好所有制結構創新與民營經濟發展的關系,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公平競爭和充分發展以及在公平競爭條件下鞏固公有制經濟和發展壯大民營經濟。

二、改革開放以來所有制結構的基本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突破了公有制經濟等于國有經濟加集體經濟的傳統觀點,所有制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主要經濟指標占比達到80%以上的份額,但由于國有經濟管理集中、產業領域和功能地位關鍵,公有制經濟仍然保持主體地位。

(一)就業的所有制結構變化

中國所有制結構的改變始于解決農村和城鎮的就業問題。為了調動農民積極性,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在經濟上充分關心幾億農民的物質利益,農村中的個體經濟開始出現。此后,為解決知識青年回城就業問題,中央對城鎮個體經濟也采取了鼓勵發展的態度,由此,個體經濟得到發展。由表1可知,1985年,個體勞動者在城鎮就業中的比重已經達到3.5%,人數達到450萬人。1990年,城鄉個體工商戶1 328.3萬個,就業人數2 092.8萬人,涉及行業包括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和生活服務業等。1995年,個體勞動者在城鎮就業中的比重上升至8.2%,人數達到1 560萬人。2017年,全國個體戶數為6 579.4萬戶,就業人數14 226萬人,其中城鎮個體就業人數達到9 348萬人,個體勞動者在城鎮的就業比重已經達到22.0%,僅次于私營企業。

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放寬利用外資政策,外商開始嘗試性地來中國投資,外資企業逐漸發展起來。到1985年,已經有0.05%的城鎮就業人口在外商投資企業中就業,1990年這一數字上升至0.4%, 2017年達到3.0%;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的就業比重,1990年為0.02%, 2017年達到3.0%。十三大肯定了私營經濟的積極作用,明確私營經濟是公有制經濟必要的有益的補充。此后,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從農業生產中轉移出來,私營經濟占比得到較快提高。1990年,私營企業城鎮就業比重僅為0.3%,2017年達到31.4%,成為城鎮就業第一大來源。1995年,股份有限公司城鎮就業比重為1.7%,到2017年提高至4.3%。2000年,有限責任公司城鎮就業比重為3.0%,2017年上升至15.0%,在城鎮就業來源中位列第三位。

非公有制經濟就業比重的上升,相應的是公有制經濟就業比重的下降。1978—2017年,城鎮就業方面,國有企業比重從78.4%下降到14.3%,集體企業比重從21.6%下降到1.0%,公有制經濟下降了74.7個百分點。其中,1995—2000年,公有制經濟的城鎮就業比重更是下降了34.1%,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就業比重分別下降了24.1個百分點和10.0個百分點,公有制企業就業比重下降到41.5%。1995年國有工業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占34%,職工人數4 397萬;非公有制工業企業數量占10.2%,工業總產值占29.4%,職工人數710萬。從單位職工實現工業總產值看,非公有制工業企業的效率更高。劉小玄[21]與胡一帆等[22]都認可這個判斷。

表1 1978—2017年城鎮就業比重變化 單位:%

數據來源:根據相關年份《中國統計年鑒》計算編制,下同。

注: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多個主體共同出資形成的經濟類型,不是一種獨立的所有制成分。由于數據缺乏,本文沒有按出資比例將其歸結到國有、集體、私營、外商等所有制類型。

短時期內國有企業占比降幅如此之大,與大量中小型國有企業集中改制和出售直接相關。國有企業改革首先沖擊的是相關就業人員。國有工業和集體工業企業職工人數1997年分別為4 040萬人和1 327萬人,1998年降至2 721萬人和802萬人,2000年進一步下降為2 096萬人和563萬人。國有企業改革引起了就業結構的變化,公有制經濟就業比重持續降低。從2000—2017年,國有企業城鎮就業比重又降低了20.7個百分點,集體企業城鎮就業比重同時降低了5.5個百分點,在城鎮公有制經濟中的勞動者已不足總體的1/6。另外,雖然國有企業改革降低了負擔,提高了效率,但數千萬的職工短時期內下崗,就業市場難以容納,對職工生活一度造成了困難,此后的改革汲取了這方面教訓。

(二)工業總產值的所有制結構變化

個體經濟和外資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中國經濟的產出結構,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1978—2017年工業總產值比重變化 單位:%

注:①2000年以前工業總產值包括村及村以下工業。2000年與2005年為全部國有及年產品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2010年為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2011年以后為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 000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②2000年及以后年份國有企業為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③1990年港澳臺商和外商投資企業缺乏具體數據,1985年、1995年和2005年的數據為合并統計。④2005年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數據為2004年數據。有限責任公司不包括國有獨資公司。⑤2017年的數據為主營業務收入,不是工業總產值。

由表2可知,1985年個體經濟的工業總產值已經占到1.8%,最高時期為1995年比重上升至12.9%。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統計門檻越來越高,個體經濟的工業產值不再被納入統計范圍。1985年港澳臺商和外商投資企業工業總產值僅占到0.3%,之后迅速增長,到2005年達到31.7%,到2017年降為21.8%。私營企業是產出結構中變化最大的,1995年私營企業工業總產值比重僅有2.6%,到2017年這一數字已達到33.6%,占比超過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3強,為第一大產出類型。股份有限公司從1995年發軔,呈現出高開低走的狀況,其工業總產值占比從1995年的3.0%迅速增加到2000年的11.8%,2017年占比降為9.8%。相較之下,有限責任公司發端雖晚卻保持了良好的勢頭,2000年為5.3%,到2017年增長至25.9%,成為第二大產出類型。

非公有制經濟產出的增長引起公有制經濟產出的相對地位下降。公有制企業工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100%持續下降到2017年的23.8%,在產出中排在第三位。從公有制經濟內部看,1978年國有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占比為77.6%,到1995年降為34.0%,不到原來的1/2;而集體企業的工業總產值比重卻在持續增長,從1978年的22.4%增長到1995年的36.6%。1997年之后國有企業進行的改革重組和布局調整,使國有企業工業總產值在2000年上升至47.3%,而集體企業工業總產值占比下降到了13.9%。此后,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占比逐步下降,2017年分別降到23.4%和0.4%,集體企業的地位相比改革開放之初已經微乎其微。

(三)固定資產投資和資產總額的所有制結構變化

所有制結構變化也反映在固定資產投資上。1985—2017年,國有企業比重從66.3%下降到21.7%,集體企業比重從12.9%下降到1.2%,公有制經濟下降了56.3個百分點,占比僅為22.9%,已經不到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4。個體經濟的固定資產投資占比雖然在某段時期是上升的,但長期趨勢是下降的,從1985年的20.8%降至2017年的1.8%。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1995年投資占比分別達到3.4%和7.8%,到2017年分別為2.1%和1.8%。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資產投資占比1995年為4.3%,到2005年增至26.5%,到2010年迅速降為6.2%,到2017年又降為2.7%。有限責任公司和私營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占比增長較快,2010年二者分別為25.3%和21.8%,2017年增至33.0%和31.7%,位列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前兩位,國有企業則排在第三位。三者占到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86.4%,相比于1985年的固定資產投資結構發生了巨大改變。

資產總額同樣能反映所有制結構的變化。由表3可知,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也表現在其資產的增長。1985年非公有制工業企業資產總額占比已經達到1.4%,到1990年增加到3.2%。港澳臺商和外商投資企業資產總額占比1995年為15.2%,2005年增長到26.3%,2017年又下降至19.2%。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占比1995年為5.5%,2017年增長至14.9%。私營企業資產總額占比1995年僅為1.0%,到2017年則提高到21.6%,在資產總額的位次提高到第三位。有限責任公司位列第二,其資產總額占比2017年為28.8%,較2005年提高了11.6個百分點。國有企業資產總額依然排名第一,2017年占比為39.2%,雖然相較1978年降低了31.4個百分點。集體企業資產總額占比降幅最大,從1978年的29.4%降到2017年的0.4%。就所有制結構變化來說,已經有五種經濟類型的工業企業資產總額占比超過10%,改變了過去公有制單一的狀況。雖然公有制經濟在資產總額上還具有較大優勢,但占比總體呈現下降趨勢,特別是2000年以來下降幅度較大。

表3 1978—2017年工業企業資產總額比重變化 單位:%

注:①表3數據統計范圍與表2相同。②1995年之前對非公有制工業企業缺乏分類統計。③2005年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數據實為2004年數據。④2005年港澳臺商和外商投資企業僅有合并數據。

(四)企業數量的所有制結構變化

所有制結構變化還體現在不同類型的企業數量變化上。根據《中國統計年鑒1996》,1995年外商投資企業注冊數已經達到233 564戶,注冊資本3 391億美元,產業涵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等領域。由表4可知,1996年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占比為2.2%,最高時的2004年為2.4%,之后降低到2017年的0.8%。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同樣如此,從1996年的2.0%增長到2001年2.7%,之后持續降低到2017年的0.7%。企業數量增長最快且變化最大的是私營企業,1996年私營企業數量占比僅為16.9%,到2017年已經提高到79.4%,私營企業個數為1 436萬,排名第一位,且數量遠超其他登記注冊類型的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數量從2004年起就排名第二位,占比為10.9%,到2017年又增至13.1%。公有制企業數量占比則持續下降,從1996年的73.9%降至2017年的1.6%,其中,集體企業數量占比下降最大,從1996年的57.1降至2017年0.9%,降低了56.2個百分點。

表4 1996—2017年按登記注冊類型的企業數量比重變化 單位:%

數據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普查中心的數據和相關年份《中國統計年鑒》計算得到。

注:①因缺乏相關準確數據未列入1996年之前的數據。②2004年和2008年的數據僅包含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需要強調,公有制經濟占比下降與公有制經濟特別是國有經濟總量增加質量提高同時發生。國有企業數量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非公有制經濟中小微企業數量的快速增加。根據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2001年末,50人以下的小企業248.5萬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數量的82.1%;年營業收入在100萬元以下的小企業183.1萬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的60.5 %。根據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2013年末,在第二和第三產業中,小微企業數量785萬個,占全部企業數量的95.6%。隨著商事制度改革的推進,2013年以來,小微企業數量進一步增多,占比進一步提高。此外,國有企業數量減少也是客觀事實。根據第一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1996年國有企業法人44.2萬個,集體企業法人150.1萬個,到2017年國有控股和集體控股企業分別下降為32.6萬個和25萬個,合計減少了136.7萬個。此外,國有企業輔業和辦社會職能被剝離也是國有企業產出占比下降的一個原因。

所有制結構的上述變化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中國GDP從2010年位居世界第二,工業增加值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到2017年,全球五百多種最重要的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種排名穩居世界第一位,這些產品包括生鐵、煤炭、粗鋼、造船、水泥、化纖、汽車和手機等。中國告別了短缺經濟,人均收入進入中上收入組中等國家行列,生產力落后的情況得到根本改變,中國改革發展進入了新時代。實現新時代的新任務,需要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新時代新目標繼續調整所有制結構,更好地發揮各種所有制經濟的作用。

改革實踐告訴我們,公有制經濟占比特別是企業數量占比不是影響其主體地位的決定性因素。在國有企業管理集中度較高和其他經濟成分分散的條件下,公有制經濟是否起到主體作用或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否起到主導作用或被其他經濟成分取代,不能只看一些指標在各種經濟成分中的占比,還要看主要指標的絕對值,起決定作用的是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分布領域、整體競爭力和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在推動創新發展、彌補其他所有制經濟不足等關系國家長遠發展方面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三、所有制結構創新的理念與關鍵舉措

所有制過于單一的弊端在改革開放前已經十分突出。改革伊始,黨和政府認識到,中國的生產力水平不高,不同地區和產業之間的差別很大,采用單一的公有制不能適應不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在所有制上不能搞一刀切,應該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允許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從制度層面理順了政府與各類市場主體的關系,通過放寬市場準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產業政策等改革,采取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引進外資、改革發展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促進各種經濟成分公平競爭等措施,推動了所有制結構向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的方向演進,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和制度框架。

(一)改革開放初期(1978—1991年):變單一公有制為多種所有制

對所有制結構認知的改變始于對城鄉個體和私營經濟積極作用的重新認識。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社員自留地、家庭副業和集市貿易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亂加干涉。十一屆四中全會再次確認了這點,認為不能當作所謂資本主義尾巴割掉。1980年,中共中央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文件,其中提出“要繼續鼓勵社員發展家庭副業,以活躍繁榮農村經濟”。這就突破了農村集體所有制的限制,為農村個體經濟發展打開了大門。由于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產值快速增長,農村居民收入連年提高,恩格爾系數持續下降。個體經濟對農業發展的作用,促使社會各界重新認識個體經濟的積極作用,中央順應改革開放需要,及時肯定了個體經濟,認為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

經濟學界在充分討論和爭鳴的基礎上,認識到發展個體經濟是基于中國當時生產力水平作出的正確決策,體現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客觀要求。十二大報告指出,中國生產力總體水平很低又很不平衡,在很長時期內需要多種經濟形式同時并存。十二屆三中全會決定進行經濟體制改革,首次提出實行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的方針,并強調堅持多種經濟形式和經營方式的共同發展是長期方針。全會正式肯定了個體經濟和外資經濟,認為它們是社會主義的必要的有益的補充。這就突破了對個體經濟和外資經濟認識的局限性,此后的政策基調從限制發展轉變到支持發展。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的實際狀況,決定了中國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允許私營經濟的存在和發展。十三大的這個論述成為改革開放至今中國所有制結構調整的主要理論根據。股份制作為社會主義企業財產的一種組織方式也得到認可。公有制經濟本身不能局限于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二者聯合建立的企業以及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互相參股形成的企業也屬于公有制經濟。蔣一葦[23]對股份制有一段今天看來頗具前瞻性的論述:除少數特殊全民所有制企業外,公有制企業應實行資產由國有、企業集體和職工個人所有的混合制,形成國家、企業集體和職工個人三者的股份共有制。股份制的試行,使人們更清晰地看到國家對企業具有的雙重身份,從而為進一步改革國家與國有企業的關系奠定了邏輯基礎。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時期(1992—2011年):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

私有經濟等非公有經濟成分占比的持續增加,引起對姓“社”姓“資”問題的討論。對此爭論,鄧小平南方談話提出三個有利于的判斷標準。中國是在農業國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工業國,這是中國的國情所在,也是特色所在。改變落后的社會生產必須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破除束縛生產力發展的一切體制機制障礙,所有制結構調整成為實現這一任務的主要措施。鄧小平南方談話肯定了所有制結構的這種調整,把人們的思想和手腳從姓“社”姓“資”抽象爭論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為進一步改革開放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

鄧小平還對計劃與市場的關系進行了辯證分析,認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存在計劃和市場,二者只是經濟手段。這就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做屬于社會基本制度范疇的思想束縛,改變了以往對社會主義與市場關系的固化認知,改革公有制企業的實現形式使其與市場經濟兼容成為一個時代命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由此萌芽。十四大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基本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成為這一階段改革的目標。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框架,要為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創造條件。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得到制度化認可,不僅與公有制經濟長期并存,而且可以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十五大明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是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至此,經過改革開放近二十年的實踐和探索,終于明確表述并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實現了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理論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理論依據和脈絡更加清晰,在理論和實踐上形成了正確和切實可行的所有制結構調整方式。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這個基本經濟制度是黨帶領人民在改革開放實踐中確立的,突破了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對社會主義所有制的認識,即社會主義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達之上,經濟基礎必須是公有制,實行計劃經濟。但中國的社會主義是建立在落后生產力基礎上的,只有多種經濟形式并存才能與生產力水平和多層次的狀況相適應。無論是公有制經濟還是非公有制經濟,都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是解決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不可或缺的,二者并存共同發展是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規律的反映。十六大提出“兩個毫不動搖”,認為不同所有制經濟在市場競爭中各有優勢,可以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十六屆三中全會將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上升到發展生產力這一社會主義根本任務層面,提出非公有制經濟同樣是促進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所有制結構認識的這種突破,從理論上深化了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有力地促進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

這一階段對公有制實現形式和主體地位認識的深化極大地促進了民營經濟發展。十五大指出,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也是公有制經濟的組成部分,這種認識豐富了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擴展了公有制的內涵。呂政[24]從理論上闡述了所有制和所有制實現形式的區別,認為與所有制相比,所有制實現形式更具有可變性和靈活性,中國國有企業改革是探索公有制新的實現形式。上述分析從理論上解答了一些人對國有企業進行公司制改造的擔憂,使人們認識到國有資本采取公司制企業組織形式可以集中更多的非國有資本,間接實現了國有資本功能的擴張,帶動和影響更多層次的經濟發展,國有經濟也間接增強了控制力。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如何體現也需要重新界定,十四大和十五大對此進行了積極探索,得出了重要結論: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在這個前提下,可以在國有經濟比重降低的情況下不削弱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這既考慮了量的因素也考慮了質的因素,沒有一定的量難以保證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單純追求量也很難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

對公有制的重新界定和對國有經濟的新認識為此后國有企業改革和民營經濟大發展鋪平了道路。在此基礎上,十六大提出探索國有企業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十七大提出要通過公司制改革,將國有企業推向市場,加強競爭,以此保持公有制經濟的活力。周叔蓮[25]指出,本階段國有企業改革取得巨大成績,但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金碚[26]認為,需要深化改革和再定位。

(三)全面深化改革時期(2012年至今):加強公平競爭制度建設,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十八大以來,改革進入全面深化的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重申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多次強調“兩個毫不動搖”,并指出二者不是對立的而是有機統一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與非公有制經濟形成錯位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這就把非公有制經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緊密聯系起來,實現了非公有制經濟地位的又一次提升,為構建各種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的制度奠定了理論基礎。

將市場資源配置作用的基礎性提升為決定性,進一步確立了各類所有制企業都需要在市場競爭中實現優勝劣汰的理念。這就需要厘清政府和企業的邊界,構筑公平競爭的環境。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允許各類市場主體平等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堅決制止影響市場公平競爭的不合理行為。為此,中央建立了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微觀管理和直接干預明顯減少,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顯著增強。全面改革工商登記、注冊資本等商事制度,全國推行“證照分離”改革,簡化企業設立程序,企業開辦時間縮短1/3以上。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進一步放寬并更加制度化,一批民營企業進入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和市政公用等領域,社會資本紛紛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落實公平競爭的重要措施?;旌纤兄平洕粌H是公有資本之間的聯合,還包括公有資本與非公有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經濟形態。國有資本出資占100%的國有企業,只能按國有資本出資數額發揮作用。采取混合所有制形式,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都可以推動比其出資數額更多的資本量,從而放大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功能,既有利于公有制企業占比降低的情況下鞏固其主體地位,也有利于民營企業克服市場準入障礙以及管理和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因此,張卓元[27]與黃速建[28]認為,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改革開放的必然產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成為新時期發展和壯大公有制經濟的必由路徑,也是新時代深化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新方向。

四、新時代促進所有制結構創新和民營經濟發展的著力點

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和生產力發展的新要求,必然引致各種經濟成分在國民經濟中的功能地位和比例關系發生變化。與公有制經濟適合承擔社會目標和公共利益不同,民營經濟與市場需求貼合緊密,更強調追求經濟目標和私人利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猶如中國經濟的兩翼,在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中缺一不可。只有處理好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與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使各種所有制成分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和功能布局更趨合理,既能堅持和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又能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成分的健康發展,才是新時代所有制結構調整必須遵循的原則。

(一)加強產權保護和公平競爭制度建設,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充分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所有制經濟都必須接受市場競爭的洗禮和檢驗。迄今為止的理論探索和實踐經驗表明,事先很難確定所有制結構的最優標準和公有制為主體的最低占比。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充分發展,產權保護和公平競爭是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制度。經過持續調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有制形成了一體多元的有機整體,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得到了較快發展。各種所有制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完善產權和公平競爭制度,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及合法利益,平等獲取稀缺生產要素和市場準入的權利,促進各種所有制企業的公平競爭。在政策層面,迫切需要解決產業政策與競爭政策的沖突,治理地方保護,加快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落實非公有制經濟在市場準入、資源要素和政府服務等方面與公有制經濟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推動非公有制經濟以獨資、參股和控股等多種形式進入能源、環保、金融、交通、健康和教育等領域。在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領域,嚴格進行公平競爭審查,確保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參與。在項目核準、融資貸款、政策支持等方面解決非公有制經濟受到不合理歧視、約束和限制等,實現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公平競爭。

(二)繼續調整國有經濟分布格局,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市場空間

根據國有經濟功能定位調整其分布格局,是發揮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各自優勢,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重要途徑。在國有經濟需要保持控制力和影響力的領域,主要是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服務國家戰略和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的關鍵領域,不能和不具備引入競爭條件的行業壟斷環節,私人利益與公共目標存在沖突且現有制度沒有完善到能夠有效地使私人利益服務公共利益的領域,積極探索發展國有經濟和混合所有制經濟,大幅度提高民營經濟在航空、航天、武器裝備和軍民融合等先進制造業和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的占比。在上述領域,國有資本應該重視發揮投資運營平臺作用,采取股權投資和增資擴股等方式吸收民間資本進入。推進市場準入法治化,制定民間資本投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鼓勵支持民間資本平等進入清單外所有行業和領域。嚴格執行企業投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定期調整公布企業投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投資負面清單外項目,嚴禁各級政府以規范性文件、會議紀要和歧視性招標公告等形式,擅自設置或提高非公有制經濟準入門檻。把吸收公有制經濟參股和參加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造作為非公有制經濟轉型提升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新一輪擴大開放中,注意避免給民營企業在資質資格獲取、招投標和權益保護等方面造成事實上的歧視?;趪野踩彤a業安全,應以負面清單形式對外資進入進行限制,內外資的市場準入領域和要求可以存在差異。對于外資具有優勢可能實施壟斷行為的金融保險、教育醫療、專業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裝備、高技術制造業,先向民營經濟開放,放寬這些領域市場準入的資本、業績和資質要求。堅決糾正一些地區為了引進和爭奪外資給予外資企業特殊優惠待遇,造成內外資企業準入不平等的問題。

(三)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提高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水平

政商關系是影響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許多民營企業與政府沒有建立正常的政商關系,不少民營企業家謀求通過與政府官員個人關系來獲得支持,這不僅催生了商業賄賂等腐敗問題,而且使企業偏離了通過管理和創新實現發展的正確軌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建立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糾正了一個時期以來對政商關系的錯誤認識,為政商關系調整和發展指出了原則和方向。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應該是建立在制度化、法治化基礎上的服務與被服務關系。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與企業家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理想信念和根本目標不存在沖突,但職責分工不同。政府領導干部要信任和支持企業家,確保政府高效率開展政務服務,積極作為、靠前服務,主動了解企業訴求并幫助解決困難,使非公有制企業充分享有市場經營的自主權和獲得感。尤其要解決好一些黨政干部不愿與企業家聯系交往、不敢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對其正當要求置若罔聞等問題。企業家也要信任和支持政府工作,嚴守法律、合法經營、勤勞致富,主動表達訴求、積極建言獻策、勇于擔當責任。政府和企業都要構建反腐新機制,不搞官商勾結,恪守法治底線,建設廉潔互信、各盡其責、共謀發展的新型政商文化,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最終確立,還要求民營企業積極吸納現代企業治理元素,克服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和局限性。引導具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利用外部資本和人才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和創造力,解決資本規模小、人才缺乏、研發能力不強、成本優勢弱化等問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戰略提升。

猜你喜歡
經濟企業發展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1亚洲精品|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欧美精品1区2区|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欧美无专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看|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澳门av无码| 中文字幕 91|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国产爽妇精品| 国产精品浪潮Av| 啪啪啪亚洲无码| 国产一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美女被操91视频|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久视频免费精品6|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99久久性生片| 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第一色|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免费看美女毛片|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h视频在线播放| 自拍偷拍欧美|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国产黄在线观看| www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欧美成人二区|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第三页|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国产91线观看| 久久午夜影院|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亚洲AV人人澡人人双人|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91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国产69精品久久|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