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本刊記者

隨著社會發展,我國民眾的預期壽命及整體健康水平都在不斷提高。但伴隨工業化、城鎮化及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國民健康也面臨許多新問題、新挑戰。
為積極有效應對當前突出的健康問題,自2018年6月以來,國務院組建工作小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會同教育部、體育總局等多個部門研究制定健康中國行動有關文件,突出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思想,旨在推動轉變理念,加強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讓每個人承擔起健康的第一責任,動員各方共同參與,普及健康知識,加強早期干預,延長健康壽命。
一、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要求,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要求。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健康,2016年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了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并多次強調要以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李克強總理多次對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針對健康影響因素,加大干預力度,抓好預防保健,并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有關工作作出部署。孫春蘭副總理多次專題研究,作出工作安排。
二、落實預防為主方針,統籌解決當前人民健康突出問題的要求。新中國成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已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然而,人民健康還面臨新的挑戰,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居民生產生活方式和疾病譜不斷發生變化,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四類慢性病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偏低,吸煙、酗酒、缺乏鍛煉、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問題日益突出。此外,一些重點人群有著亟待解決的健康問題,如出生缺陷和兒童早期發展問題、中小學生的近視和肥胖問題、老年人的慢性病問題等。
三、順應國際趨勢,履行國際承諾的重大舉措。從國際衛生與健康發展趨勢看,健康已經處于人類發展的突出位置,既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球發展議程的重要內容。順應國際趨勢,積極參與全球健康發展新變革,發揮我國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繼承和發揚愛國衛生運動優良傳統,需要實施新時期全民健康促進行動,向全世界展示健康促進的中國方案,為全球健康促進貢獻中國智慧。
7月15日,《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為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規劃新的“施工圖”。《意見》高度凝練了健康中國行動的核心內容,明確了健康中國行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從干預健康影響因素、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等三方面提出實施15項行動,并對組織實施做出部署。《健康中國行動》是《意見》中提出的15項行動的目標、指標、任務和職責分工的具體細化。
一、轉變理念,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意見》提出,健康中國行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改革創新,貫徹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強化政府、社會、個人責任,加快推動衛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普及健康知識,引導群眾建立正確健康觀,加強疾病的早期干預意識,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延長健康壽命,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設健康中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一以貫之,實施十年全民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行動。《意見》是國家層面指導未來十余年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的文件,分別提出了健康中國行動到2022年和2030年的總體目標。到2022年,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重點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地方病、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殘和死亡風險逐步降低,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顯著改善。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得到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水平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實現。
三、靶向施策,明確實施15項專項行動。《意見》從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煙、心理健康等方面綜合施策,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意見》關注婦幼、中小學生、勞動者、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意見》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四類慢性病以及傳染病、地方病,加強重大疾病防控。有關專項行動也對殘疾預防和康復服務、貧困地區居民健康促進提出了相關措施。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今天,百姓健康被提升到國家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除了按國務院文件精神,落實好15個重大專項行動外,更重要的是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尤其要調動廣大青少年和社會組織的積極性,開展形式活潑、豐富多彩的群體活動。總之,最大限度地讓每位公民都能不缺席,全都融入其中,才能體現“健康中國行動”的全民參與、全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