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黃琴
摘要:為促進綠色養護發展,落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文章從選取綠色養護影響因素出發,運用系統工程學理論和方法,構建了綠色養護影響因素解釋結構模型,探討了各因素間的結構層次關系以及對綠色養護的影響程度,并提出了促進綠色養護發展的措施建議。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maintenance and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selec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green maintenance, and uses 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 constructs an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 for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green maintenance, explores the structural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ctors and the degree of impact on green maintena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maintenance.
關鍵詞:公路;綠色養護;影響因素;解釋結構模型(ISM)
Key words: highway;green maintenance;affecting factors;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
中圖分類號:U418;U415.1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1-0088-03
0? 引言
根據交通部網站發布的統計公報,截至2018年末,全國公路總里程達484.65萬公里,比上年增加7.31萬公里。其中,公路橋梁85.15萬座、5568.59萬米,比上年增加1.90萬座、342.97萬米,公路隧道17738處、1723.61萬米,增加1509處、195.10萬米,公路養護里程達475.78萬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98.2%。這一數據標志著我國公路、橋梁和隧道將由大規模建設期轉入養護期。
十九大以來,我國大力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標志著我國公路養護必將走上的“綠色養護”道路,要做好綠色養護管理,首先要在充分把握綠色養護的影響因素,以及各影響因素之間的聯系,而目前學術界對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文章通過綜合已有研究成果和行業專家意見,篩選提煉出影響綠色養護的主要因素,并構建綠色養護的解釋結構模型,來理清綠色養護影響因素間的結構層次關系,為綠色養護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1? 綠色養護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綠色養護的因素眾多,因素間又相互關聯、相互制約,該文通過總結綠色養護的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咨詢養護單位資深工程師意見,對綠色養護的影響因素進行了仔細的鑒別,得出綠色養護不僅受到觀念認識、管理水平的影響,同時也受到經濟成本及制度體系的影響,最終從這四個方面提取出影響綠色養護的17個主要因素(Si,i=1、2、…、17)。詳見表1。
2? 建立綠色養護影響因素分析模型
基于綠色養護影響因素眾多,且各因素間相互制約關聯,因此,文章擬采用1973年由美國華費爾開發的用于分析復雜社會經濟系統有關問題的解釋結構模型(ISM),構建綠色養護影響因素的解釋結構模型。該方法分為建立鄰接矩陣、建立可達矩陣、劃分層次級別、調整可達矩陣、構建解釋結構模型等5個步驟。
2.1 建立鄰接矩陣A
首先應充分了解系統的組成因素,并對系統因素進行明確,然后通過各因素兩兩比較,確定兩個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將兩因素之間關系的有無歸納為鄰接矩陣A。鄰接矩陣各元素的取值原則為:當因素Si與Sj之間存在直接影響關系時,則相應的矩陣元素aij為1,否則,aij為0。可表示為:
由此可得綠色養護影響因素的鄰接矩陣A。如圖1所示。
2.2 建立可達矩陣M
可達矩陣M中的元素mij=1表示因素Si到Sj之間存在可達路徑,即Si對Sj有作用關系(包括直接或間接關系);若mij=0,則表示因素Si到Sj之間不存在可達路徑,即Si對Sj無作用關系。
2.3 劃分層次級別
可達集為從影響因素Si出發可到達的全部影響因素的集合,即,在可達矩陣M中,因素Si所在行值為1的列所對應的所有因素集合,記為Y(Si);先行集為可以到達因素 Si 的全部因素的集合,即,在可達矩陣M中,因素Si所在列值為1的行所對應的所有因素集合,記為Z(Si)。
因此,通過可達矩陣M,可得綠色養護各影響因素的可達集Y以及先行集Z,如表2所示。
2.4 調整可達矩陣
將可達矩陣M中的各影響因素根據P1,P2,P3,…,Pn,從高到低進行有序排列,從而得到調整后的可達矩陣M(P)。可得綠色養護影響因素調整后的可達矩陣M(P)。如圖3所示。
2.5 構建解釋結構模型
根據調整后的可達矩陣M(P),用有向圖清晰地表達各要素之間的層次以及遞階關系,并將Si所代表的因素具體化,從而構建出綠色養護影響因素解釋結構模型。如圖4所示。
3? 綠色養護管理解釋結構模型分析
通過圖4可知,觀念認識、制度體系、管理水平、經濟成本這四個因素是最高級因素,是影響綠色養護最直接的因素,同時,它們均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不能反映影響綠色養護最根本的原因。
公路養護人員的思想素質、綠色養護管理體系完善度、專業配置和人才結構的合理性、公路養護材料工藝設備使用先進性水平、資源再生利用產業鏈健全度共五個因素為第二級別因素,雖然均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但由于這五個因素均對綠色養護有明顯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仍是關鍵性因素。
養護單位對綠色養護的重視程度、綠色養護行業考核指標的完善度、公路養護管理人員的技術能力、行業內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發展水平是第三級別因素,通過第一、二級別因素間接影響公路綠色養護,其中公路養護管理人員的技術能力是影響公路綠色養護的根本因素,養護單位對綠色養護的重視程度、綠色養護行業考核指標的完善度、行業內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發展水平雖然對綠色養護也存在較大影響,但均受后續因素影響,是影響公路綠色養護的中間因素。
綠色循環理念推廣程度、養護市場監管力度、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程度、政府激勵政策力度是第四級別因素,是影響公路綠色養護的根本因素,通過多層次因素作用于綠色養護,其中養護市場監管力度與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程度相互影響。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程度高低會導致養護市場監管力度的強弱(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程度高,則市場養護市場監管力度將增強;否則,反之),從而影響綠色養護的發展,所以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程度也是影響公路綠色養護的關鍵因素之一。
4? 促進綠色養護發展的措施建議
如何有效促進綠色養護的發展是研究的最終目的,基于綠色養護影響因素模型的分析,通過對各層級因素間關系的研究,對于我們有以下啟示:
4.1 從改變養護理念方面促進綠色養護發展
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養護單位工作人員,應將“綠色養護”的理念深深植入腦海,從而制定可行的綠色養護管理體系,積極研究、引入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落到實處。
4.2 從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方面促進綠色養護發展
科學全面的綠色養護相關法律法規是推動綠色養護發展的關鍵以及根本因素,只有建立健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綠色養護行業考核指標,才能從政策上削弱養護成本的約束,引導養護單位以及參與各方共同推動綠色養護的發展。
4.3 從完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方面促進綠色養護發展
資源的循環利用是實現綠色養護的有效途徑,而目前我國資源回收利用體系不完善,公路養護過程中資源的回收利用程度低,應進一步完善相關體系,積極推動路面再生技術的推廣應用、廢舊橡膠的利用以及垃圾分類處理等。
5? 結論
研究分析公路綠色養護的影響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是推進綠色養護發展的前提與基礎,文章利用解釋結構模型(ISM),對提煉出的17個綠色養護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①綠色養護是未來公路養護的必然趨勢,著力于綠色養護的推廣應用不僅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實現,同時從長遠來看,也將會給養護管理單位以及人民群眾帶來眾多益處。
②文章篩選提煉出17個綠色養護影響因素,并針對綠色養護影響因素繁多,相互關系復雜的特點,引入解釋結構模型(ISM)對綠色養護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定性分析要素之間的關系,并通過矩陣形式進行定量描述,最終構建綠色養護影響因素間的多級遞階結構模型,為充分考慮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以及綠色養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③文章明確了制約綠色養護的直接因素、關鍵因素、根本因素等,為確定各影響因素的權重,建立綠色養護評價指標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④文章從改變養護理念、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健全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等三個方面提出了促進綠色養護發展的措施建議,對實際綠色養護工作的開展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席小平.淺談公路綠色環保養護[J].科技視界,2016.
[2]張波.尋找綠色養護之路[J].中國公路,2015.
[3]段玉.路面綠色養護新理念及運營模式探索[J].中國公路段玉,2017(11).
[4]周俊廣.高速公路綠色養護技術探討[A].中國公路學會養護與管理分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9.
[5]王婷婷.公路瀝青路面不同預養護方式的綠色評價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
[6]張丹.綠色施工推廣策略及評價體系研究[D].重慶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