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輝
摘要:高等學校2019年1月1日起執行政府會計制度,在《高等學校政府會計實務》進入“磨合期”運行期間,發現存在諸多業務“疑點”,有待“更正調整”科目存在。定義科目運用不能只局限于平面考量,應具有多角度立體定位。基于這一認識,探討出會計科目運用恒等式的“近似直線型”簡化核算處理模式案例,以便減少“無效信息及無效工作量”帶來的繁瑣。以點帶面實現操作性應用推廣。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lemented the government accounting system from January 1, 2019. During the run-in oper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Government Account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were many "doubts" in the business, and the "correction adjustment" subjects were still in existence. The definition of subject application can not be limited to plane considerations, and should have multi-angle stereo positioning.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the "approximate linear" simplified accounting processing model of the accounting subject to reduce the cumbersomeness of "invalid information and invalid workload", to promote operational application.
關鍵詞:定位起點;理論認知;會計主體;簡化核算
Key words: positioning starting point;theoretical cognition;accounting subject;simplified accounting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1-0240-03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際市場經濟地位的確立與發展,圍繞市場經濟環境,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成人教育、橫向聯合”等比重逐年增進,校內獨立核算單位等諸多涉稅經營性業務快速增長,高校層面面臨管理會計核算管理下的財務會計核算、成本核算、績效評估,對上提供有效信息,對下滿足學校內部獨立核算單位實現融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市場定價”核算需要。要提升財務會計核算地位,就需要高校財會管理體系逐漸實現縱橫適度分離、相互銜接的融合完善。政府會計制度在高校的實施為高校今后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C財務會計+Y預算會計+G管理會計+T更正調整+B報表功能】相融合的集管理、核算于一體的特色政府會計基礎。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關于高等學校政府會計理論的基礎理論研究雖然比較扎實,但仍存在延伸空間。理論應用存在引申過程之中的認知不到位、處理過程留下疑問“待處理—等待調整”空白,需要及時研究處理方法。定位于《政府會計制度-ZF》是理論基礎。通過對基礎理論的正確認知與解讀,填補《高等學校政府會計實務-GX》理論應用空白。落腳點就是在高校單位建立健全鞏固完善《高校單位政府會計制度-DW》,規范<會計實務操作流程-ZN>,最終達到精準解讀、服務、宣傳到業務起點,“網上預約報銷手冊 -SN”,使報銷責任人、會計制單、會計審核中疑惑有出處,解答流暢,使業務起點的原始憑單審核合規、真實、有效精準。總的理念方向是沿著“供給側”解決問題的路線加以論述。
2? 研究的創新點分析
本著“辯證思想+理論分析=應用方法”的研究思路,通過“理論基礎+經驗認知+理念思考=預期研究成果”使會計人員對理論基礎的認知得以向實踐中延伸。沿著“理論解析+數理公式+因素分析+邏輯思維+理念自信”的研究主線,推導出統一及其簡化認知的預期研究成果,實現創新認知。梳理解決會計核算流程認知點的模糊問題,梳理模型“思維模式”。同時,在研究的過程之中使自己認知不斷提升,知識面通過進一步學習、查資料得到知識充電,面對現實定位,重塑了理念自信。《高等學校政府會計實務》會計理論理念認知空白得以完善并發揮對會計理論應用的指導作用。
首先,起點→C→Y→G→T→B→.是循環,起點可根據需要選擇,本文選擇Y理由:一是分析習慣;二是網上預約報銷流程理念;三是貨幣資金在資產結構排序第一位理念考量分析;四是收付實現制與貨幣結算工具相連;五是縱向聯系,即上級→Y→報銷人;橫向聯系,即→C →Y→報銷人;起點定位為→Y→G→T→B→→C→。
根據政府會計理論核算原則設計要求的“分離”推演環節性質:預算會計核算前置理念應該通過政府會計制度定義、定位確立。
起點定位為Y預算會計。據此建立提出有序逐梯次、依從流程式“核算原則”,即有“核算遵從實現制原則理念”認知。從而梳理出高校實務GX【Y收付實現制+C權責發生制+T更正調整+G管理會計】模型為基礎起點劃分原則定性定位特點與區別的核算原則認知。據高校實務GX核算原則認知,設計單位政府會計制度DW【Y收付實現制+C權責發生制+T更正調整+G管理會計】的執行認知。執行單位會計制度DW的【設計范例運用說明:H公務卡結算+W往來款結算】,引入“N高校實例”做對比分析。供大家探討,實現“設計范例定型應用推廣”。
3? 理論基礎研究點定性定位分析與應用認知
3.1 理論定性定位分析推演
政府會計ZF遵循【D期初資金結存+B本年資金結存-B本年預算支出=M年資金結余】特色模型分解定性定位。
→實務GX執行→
【D期初資金結存+ B預算收入-B預算支出=M年資金結存】→
【D期初資金結存+ B結算收入工具-B結算支出工具=M資金結余】→【D +[ B貨幣+信用暫付結算工具] -[ B貨幣+信用暫存結算工具]=M】
【[ B貨幣+信用暫付結算工具] -[ B貨幣+信用暫存結算工具]】→
【[ B貨幣+暫付結算工具] -[ B貨幣+信用暫存結算工具]】→
【[ B貨幣+往來結算工具]-[ B貨幣+往來結算工具]】→
預算會計的本質在于鑰匙開關:結算工具的設計、定性定位問題。
3.2 預算會計結算工具定性定位分析推演
實務GX執行→【[ B貨幣+往來結算工具]】→
3.2.1 設計方案1-1
[ B貨幣工具] =【[單位現金]】+【1其他貨幣資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2其他貨幣資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銀行存款—現金結算平臺]】+【[零余額賬戶]+[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公務卡結算平臺]】+【[其他貨幣資金]: [財政應返還額度]+3[其他貨幣資金—備用金]】
3.2.2 設計方案2-1
融合量:[往來結算工具運用]= [依據判定條件客觀標準:財務會計可以確認費用;支付期限在年度內結算。以上兩條同時成立。預算會計可做業務處理,否則,轉入財務會計獨立結算,以此實現:預算會計—“待處理量減少至0”,使“確認處理增加”,從而脫離“預算會計/收入/支出”“財務會計/收入/費用”。就是當實際收付時定義為屬于“純粹的財務會計獨立的權責往來結算—實現權責虛擬貨幣化與經營無關的結算性質“應收賬款—預算-其他應收款---M單位”“融合一次性完成”。原理相同,其他略過。同時因“融合一次性完成”也同步成就此筆業務“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下一步“結算分離”。理論上“融合量”等量轉化為“分離量”;同理可逆,即“分離量”=“融合量”,平衡不變。
3.2.3 設計方案2-2
分離量: 設計方案1-1之否則轉入財務會計獨立結算。業務處理:財務會計:借:應收賬款—預算-應收賬款--(憑單號+費用描述)---M單位”。或結算時,財務提供附件說明、記賬憑單號,“分離量”=“融合量”,平衡不變。
3.3 本質原理來源于期初原來的理論核算收支平衡體系
【[債務性暫存]+[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債權性暫付]】→【[債務性暫存]+[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余]+[債權性暫付]】→【[債務暫存]+[預算收入]-[預算支出]=[資金結存]+[債權暫付]】→應用消元法做適當的分離來轉化:
【[資金結存] -[ [預算收入]-[預算支出]]= [債權暫付]-[債務暫存]=0】
【[資金結存] -[預算結余]= [債權暫付]-[債務暫存]=0】
→→應用增員法做適當的融合回遷:將【[債權暫付]-[債務暫存]=0】用嵌入式納入“資產負債表”財務會計核算內總體體現→
【[應收賬款—銷貨款] +[[應收賬款--債權暫付]]= [應收賬款]】
【[應付賬款—購貨款] +[[應付賬款--債務暫存]]= [應付賬款]】
從而實現【[債權暫付]-[債務暫存]=0】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獨立性”與數據上的“對應性”。
作為密鑰統領:【[債權暫付]-[債務暫存]=0】用來解決《高等學校政府會計實務-GX》中所提出的“待處理”誤區認知,使科目運用合理化,從而用制度去引領統一實現。
3.4 預算會計
【遵從原則】→定位→《高等學校政府會計實務-GX》→[假設條件選擇]→
①假設2018年執行收付實現制標準M1
②假設2019年執行收付實現制標準M2
③假設2019年執行預算范圍調整后增減變動X
①=②時,“M1預算會計科目處理= M2科目處理”
GX【Y收付實現制+C權責發生制+G管理會計】模型是政府會計實施的最簡化理論基礎,即起始點定位:上年[財務報表數據+簡單更正調整]→執行2019.1.1→【財務報表+{資金結存-資金結余}】→【財務報表+{0}】→[貨幣資金]≠[資金結存]→[ZF18年末資金結存]= [單位期初賬面19資金結存]→ “動用資金結存科目令”視為為“單位核算控制指標”自主行為,日常只與[原始單據業務相關聯]不要考慮“財務會計指標”。→②+③= M2+X。
(1)【遵從原則】+【動用資金結存科目令】=【預算會計核算分錄】
【預算會計核算分錄】←同步→【輔助賬控制】
(2)【原始憑單】+【結算工具】=【財務會計分錄】
總之,【預算會計】↑分離↓使得【財務會計】→獨立自主。為“成本核算”做好準備[成本核算→輔助賬同步變更設計為: “三雙”模式。輔助賬的“核算是獨立單位內部成本核算管理單位,具有會計主體假設性質(是非法人會計主體)”,此時,目前糾結的項目下借款紅字歸集等沖紅問題一并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