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駿
如果認為中國與拉美國家的關系只是單純的其樂融融,可能就忽視了當前拉美國家對華關系變奏的風險。
截至2019年4月底,拉美共有19個國家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即《關于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其中委內瑞拉、智利、厄瓜多爾、秘魯屬“全面戰略伙伴”。
中國在拉美的另3個“全面戰略伙伴”,是巴西(2012年)、墨西哥(2013年)和阿根廷(2014年)。阿根廷總統馬克里曾出席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但阿根廷距離中國遙遠,近來又遭遇經濟困境,因此尚未大規模參與“一帶一路”項目。
如果說“全面戰略伙伴”是“朋友圈”的重要指標,那么過去一年拉美數國大選的結果,導致中國在當地的“朋友圈”亟待重建。其中,又以墨西哥和巴西最為棘手。
美國“鷹派”高官近期頻頻對拉美事務發聲: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暗示,不僅要迫使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下臺,還要在尼加拉瓜和古巴實現政權更迭。早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曾稱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為“苛政的三駕馬車”。
《美墨加協定》不太可能按照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原本爭取的時間表,在今夏結束前獲得美國國會批準,甚至可能被永久擱置。
博爾頓在談及委內瑞拉局勢時稱,美方不會容忍“敵對外國勢力”干涉西半球事務。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道:“拉美事務不是某一個國家的專屬,拉美地區也不是某一個國家的后院?!边@一變化顯示美、中、拉三邊關系已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中國務必“步步為營”沉著應對。

2018年12月13日,智利政府在圣地亞哥舉辦百輛比亞迪電動大巴交付儀式,智利總統皮涅拉(中)體驗乘坐比亞迪電動大巴。這是中國車企在海外最大規模的單批次純電動大巴車隊投放。
過去10年來,中國與拉美雙邊貿易快速增長,2017年達到2440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該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目前,拉美是中國第二大對外投資目的地,中國是拉美第三大投資來源國。
成立于1959年的泛美開發銀行(IDB)是成立最早和最大的區域性、多邊開發銀行,其宗旨為“集中各成員國的力量,為拉美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計劃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在世界范圍內都有很大影響力。
中國在2009年1月正式成為IDB第48個會員國。為慶祝中國加入該銀行10周年,IDB理事會2019年年會原本預訂于3月下旬在成都舉行。但在3月22日,該行決定更換地點,理由是北京拒絕向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瓜伊多的代表豪斯曼發放簽證。
中方只是拒絕讓一個討論經濟問題的國際會議變相成為其他國家的政治工具。對泛美開發銀行決定取消成都年會中方“深表遺憾”,并表示“相信與泛美行和廣大拉美國家的合作不會受到干擾”。但美國副總統彭斯借機在《邁阿密先驅報》上撰文煽動說,這將是IDB“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年會主辦國拒絕邀請一位代表的情況”。
對于IDB在年會召開前不到一周決定更換地點,《經濟學人》的評論算是相當中肯:“讓IDB遠離中國恐難讓中國遠離拉美。”但滑稽的是,《經濟學人》認為反正馬杜羅政府也撐不了多久了,屆時豪斯曼可以邀請IDB和中國的代表到加拉加斯共商大計。
新加坡全球戰略咨詢公司Future Map的創始人、也是《聯通:描繪全球文明的未來》等多書的作者帕拉格·康納認為:“中國發起了一場基礎設施競賽,越來越多的大國希望參與亞洲互聯互通的建設。這意味著,‘一帶一路無論以什么名義實施,都將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p>
可以說,拉美國家當前的“對華關系變奏”,只是圍繞長期趨勢的一次有限波動。正如IDB行長莫雷諾近日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所說,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促進拉美地區互聯互通和區域貿易增長,中拉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擁有廣闊合作空間。
(沈悠薦自《南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