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欣
宋玉江是鼎豐探險的老板,一年里有6個月,他要在山上度過。2015年起,他開始帶隊攀登珠峰。除了珠峰,他的公司還提供瑪納斯魯峰(8163米)等高海拔山峰的攀登服務。這樣的戶外探險公司,在中國如今有一二十家。
在宋玉江的印象里,國內的商業登山真的發展起來,大概是2010年前后的事情。之前,所有7000米以上的山,行業里誰登了,大家都知道,總人數不超過一兩百人。后來,越來越多的新面孔涌進來。宋玉江估算,現在全中國7500米以上的山,一年有200多人攀登。
2010年,宋玉江還沒有開設正式的登山公司,正在新疆經營戶外店,那時已經是他第八年帶隊攀登慕士塔格峰(海拔7509米)。最早他帶的隊只有六七個人,到后來每年接待三四十人,到了2010年前后,最多一次他接待超過了100人。
宋玉江開始接觸登山是在199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跟烏魯木齊登山協會的人一起攀登新疆的博格達峰。當時國內很少有民間組織的攀登活動,器材也買不到。他們從國家登協收了一批舊器材,登山需要的冰爪、冰錐不夠,就找當地的鐵匠現打。
登上博格達峰后,2003年,宋玉江又登上慕士塔格峰,這之后陸續有人花錢找宋玉江帶隊,他在新疆成立一家戶外店,依托戶外店和自己的攀登經驗,組織民間商業攀登慕士塔格峰。

珠峰峰頂
那時,只要擁有一家法人單位,就可以組織登山,進山也不需要申請任何許可。一部分高海拔登山是旅行社在做,宋玉江記得當時旅行社做慕士塔格峰項目的費用是1.2萬元,宋玉江只收8000元。今年慕士塔格峰的平均收費是3.5萬元。15年之間,翻了近5倍。
隨著民間登山活動的萌發,國家政策也開始陸續建立起來。1997年,國家體委頒布了《國內登山管理辦法》。2000年初,國家體委召開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研討會,調整了中國登山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山探險由此逐步探索出社會化、商業化的路子。
1999年,著名登山家王勇峰、馬欣祥率先嘗試開展了兩次帶有商業性質、參加者完全自費的青海玉珠峰登山活動。同年,西藏登山學校成立。
2001年,西藏圣山探險公司成立,這是中國全新的高山探險商業操作模式。這個公司就是現在的西藏雅拉香波登山探險公司的前身。如今,雅拉香波是唯一有資格組織從珠峰北坡登頂的公司。所有想要從中國境內珠峰北坡登頂的人都要在前一年跟隨這個公司先爬一座8000米的山峰,才能在第二年開始攀爬珠峰。
而目前國內除了雅拉香波公司,其他中國商業登山公司開展的登珠峰項目都是從尼泊爾境內珠峰南坡出發的業務。
宋玉江說,尼泊爾為了保護自己的登山業,不允許外國人從事這方面業務,尼泊爾法律也不允許外國人或企業在尼泊爾成立獨資或合資的登山公司。這導致中國所有的戶外公司都必須與尼泊爾當地的登山公司“合作”。而這種所謂的合作形式在尼泊爾是沒有任何法律保障的。
“我們也不想總是處于不合法的狀態。”宋玉江覺得,目前中國探險公司與尼泊爾登山公司的“合作”,屬于打擦邊球。為此,他不久前與尼泊爾的登山公司在中國注冊了一個合資公司。雖然業務依然在尼泊爾,宋玉江也不確定這種方式是否能解決公司在尼泊爾當地的合法性問題,但總歸是正式一點。他覺得,畢竟在中國成立一個合資公司,對尼泊爾的合作方能有所制約,將來如果發生事故,在救援各方面或許能有所保障。
(于立薦自《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