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豹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高校必須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教育事業發展,堅定不移地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保持黨獨特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1944年毛澤東同志在修改《關于軍隊政治工作問題的報告》時,首次提出“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1981年,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又進一步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歷史和實踐不斷證明,統一的思想共識是黨的各項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必須責無旁貸地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解決時代發展帶來的新課題。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在逐漸改變國際社會中追隨者的地位而成為領跑者,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以中國為指向的各種形式特別是文化上的交流交融交鋒進一步加劇。與此同時,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階段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高校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陣地,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必須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根本,以“本”應變,以發展的眼光研究好解決好時代發展給高等教育帶來的新課題新任務,積極應對新挑戰新機遇。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各個部門都要負責任。共產黨應該管,青年團應該管,政府主管部門應該管,學校的校長教師更應該管。”教師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必須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肩負起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的神圣使命;必須牢固樹立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必須牢固樹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全面統籌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十大方面的育人功能,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提出了挑戰。必須以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等六個方面下功夫為根本,以堅持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頭腦、進教材,讓黨的創新理論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鮮亮底色為前提,以堅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為基礎,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增強親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改革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立足新時代,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不忘教育強國和立德樹人的初心,牢記人才培養的使命,確保高校始終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