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基 劉向宇
“是我的導師用執著育人的品 格和信念感染了我,讓我距離圓夢如此之近。我對導師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她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這是在前不久舉行的研究生畢業典禮上,遼寧省優秀畢業生張異殊的深情感言,在場的師生將雷鳴般的掌聲送給了師徒二人。那位碩士研究生導師,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黨務工作者、沈陽工程學院電力學院黨委書記王曉文。
校園中“最靚麗”的黨員教師
1988年從西安交通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后,王曉文來到沈陽工程學院,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將很多教師認為“最難上”、學生認為“最枯燥”的課程上成“學生最喜歡”的課,曾任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負責人、《供用電系統》精品課負責人等職,主講《電力系統分析》《供用電系統》《電力系統故障分析》等十余門專業課程,主編或參與編輯專業教材十余本,獲得“沈陽工程學院教學名師”“沈陽工程學院優秀共產黨員”“遼寧省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等20 多項榮譽稱號。王曉文以嚴謹的治學態度、精干高效的工作能力、春風化雨的師者風范和身正為范的黨員魅力贏得了一屆又一屆學生的愛戴,也獲得了各級組織的高度認可。全院師生無不對她贊賞有加,稱她是“校園中最靚麗的黨員教師”“自帶光環,不僅成果等身,而且榮譽等身”……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自擔任電力學院黨委書記以來,王曉文始終將“做深做實黨建工作,有效推動學院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各項中心工作”作為目標,找準做好黨務工作的“切入點”和“發力點”,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方向,抓實抓細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尤其是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帶領學院師生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實現專業文化教育與思政文化教育相結合、企業文化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學生黨員教育和專業中心工作相結合、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黨支部建設相結合,不斷探索施教新模式,創新學生黨員教育新載體,用堅強有力的黨建工作為學院高質量發展領航。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對于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理念,引導學生們形成正確的‘三觀,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王曉文始終把黨組織對黨員的要求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積極組織開展文化陣地建設。例如,大力弘揚雷鋒精神,通過設立“雷鋒精神宣傳墻”“學雷鋒圖書漂流閣”“雷鋒暖氣罩”“學雷鋒愛心衛生箱”“學雷鋒誠信水吧”等,把“雷鋒元素”送入學生宿舍,營造了“爭當新時代雷鋒”的良好氛圍。
學生們最敬愛的“黨員媽媽”
王曉文給大家的印象一直是“學術上嚴謹務實、生活中和藹可親”,無論是學院教師還是學生,都愿意和她聊天,她那和藹的態度、親切的語言、豐富的人生經歷總能給人帶來滿滿的正能量。大家一致認為,王曉文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亦師、亦母、亦友”。
2017 年,電力學院申報了省級校外實習基地項目,每年都有150余名學生赴鞍山地區參加實習,王曉文牽頭做了大量認真細致的工作。為了保證學生實習安全、學有所得,帶隊教師、實習學生黨員成立了“教工學生聯合黨支部”,每天的每個實習環節都有黨組織負責人和學生黨員的身影。“古人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外出實習的學生就好比我的孩子,怎能不牽掛?我要當好他們的精神支柱、堅強后盾!”王曉文經常與參加實習的師生通電話,時刻了解大家的生活和實習情況,及時幫助解決各種問題。雖然相距較遠,但王曉文的心卻與外出實習的師生們越貼越緊。
黑發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從教31 年,王曉文早已是桃李滿天下了。許多電力學院的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打算回報母校,資助一些真正生活困難、品學兼優的在校學生。于是,“黨員媽媽”王曉文成了搭建師兄弟結對幫扶橋梁的“不二人選”。王曉文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讓每個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得到幫助,成長成才路上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生活上結對幫扶,學習上也結對幫扶。電力學院的學生畢業后多數進入電力系統工作,王曉文經常組織國家電網入職考試成績優異的學生,為學弟學妹傳授學習經驗。同時,還要求學生黨員亮出身份,尤其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黨員要刻苦學習作表率、幫助同學共進步。
2013 級研究生申凱是個瘦高的大男孩,家庭條件一般。在一次學校組織的拔河比賽中,申凱拼盡了全力,和同學們一起為學院贏得了好成績。不料,賽后申凱開始肚子疼,細心的王曉文發現申凱臉色煞白,還不停地咳嗽,便趕緊“命令”他去醫院檢查一下。申凱本打算自己買點藥吃,可又不敢不聽像媽媽一樣的王老師的話,只好在師兄的陪伴下去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檢查治療。醫生拿到檢查結果后,表情立即嚴肅起來——由于拔河用力過度,申凱患上了嚴重的氣胸,必須馬上住院進行開胸手術治療,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馬上住院?開胸手術?手術費用是多少?家人在外地,銀行卡里沒有多少錢,也沒有醫療保險,這可咋辦呀?”申凱頓時慌了神。
申凱的師兄把病情及時通知了王曉文。王曉文立即和主治醫生進行了電話溝通,并聯系到申凱的母親,說明了情況,請她馬上趕往醫院。放下電話,王曉文急忙趕回家取出2 萬元,保證申凱盡快手術……
手術很順利,申凱的母親在電話里一遍又一遍地感謝王曉文,要專程到學校當面致謝。王曉文說:“這都是學校老師應該做的,何況我還是學院的黨委書記呢。您別過來,我下午沒課,會到醫院看望申凱!”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
一分春華,一分秋實。王曉文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一路成長,一路收獲,仍在不斷書寫一名黨員教師的新輝煌。
對話王曉文
《共產黨員》:對高校來說,立德樹人是根本任務,思想引領是堅強保證。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您將如何書寫“立德樹人”這份答卷?
王曉文:培養德才兼備、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新時代教育工作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我將和全院師生一道,將電力學院打造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切實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始終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放在教育工作首位,把“紅船精神”融入人才培養教育的全過程,引導學生牢固樹立“扎根人民學本領,學好本領為人民”的服務理念,并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