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勤
習近平同志作為中國共產黨新一屆的領導人,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在繼承毛澤東、鄧小平等前任領導人的僑務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實踐,使新時期僑務思想得以不斷發展與創新。對當前習近平僑務思想進行梳理和研究,不僅能豐富黨的僑務思想,把黨的僑務理論提高到新的高度和階段,也能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在新時代背景下僑務事業的理論基礎,從而為做好我國的僑務工作提供經驗與啟示。文獻綜述是對當前某一研究領域的相關問題涉及的各種文獻進行系統地查閱和分析,以此來了解該領域研究狀況的過程。本文對習近平僑務思想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初步梳理,并加以簡要評述,以期更準確地把握其思想的發展脈絡及研究的動向。
對習近平僑務思想產生的理論淵源,學界提出了大致相同的觀點,認為其思想是以馬克思主義的統一戰線理論為指導,在繼承與發展黨的歷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僑務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張國雄(2015)認為,習近平僑務思想的“大局觀”是對鄧小平僑務工作要從國家大局出發、照顧國家大局、服務國家大局思想的繼承。李其榮(2017)認為,習近平僑務思想繼承了前任領導人的思想,包括華僑華人是中國大發展的獨特機遇,具有愛國情懷,要維護海外僑胞的合法權益等。李夕菲(2018)認為,習近平僑務思想受國家、家庭的影響,既繼承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領導同志的僑務思想,也繼承了其父親習仲勛的僑務思想。李忠壹(2019)認為,習近平的涉僑論述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為指導,與中國共產黨的僑務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關系。
學界對習近平僑務思想發展進程劃分的主要依據是其涉僑的重要論述,分為“兩個時期說”和“三個階段說”。
“兩個時期說”的代表人物有任貴祥、李忠壹。任貴祥(2018)認為,習近平關于僑務問題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大體可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時期是在閩浙滬擔任地方主要領導時期的有關論述;另一個時期是擔任中央主要領導職務后對僑務問題的繼續重視,由此形成了系統的僑務思想。李忠壹(2019)也大致從這兩個時期來劃分習近平關于僑務工作重要論述的歷史發展,第一階段為在重點僑區的工作實踐,第二階段為新時代的僑務工作實踐。
“三個階段說”的代表人物為李慧芬(2018),把習近平的“重要僑務論述”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長期僑鄉工作是其形成的實踐基礎,第二階段是在國家僑務政策的高度上對海外華僑華人的重視,第三階段是將海外華僑華人的命運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緊密聯系起來。
(一)習近平僑務思想的主要內容
習近平僑務思想的主要內容是研究其僑務思想的重點。從目前學界對習近平僑務思想的主要內容的研究情況來看,學者主要從其在僑務工作問題上的論述來看其僑務思想的具體內涵,分別從不同視角進行探討,形成了相對一致的觀點,但在具體表述上有所差異。
從習近平僑務思想的整體角度進行探析的有林琳、陳云云。林琳(2015)對習近平的僑務論述從五個方面來概括:一是高度評價華僑華人的歷史貢獻,二是對華僑華人與祖籍國的關系進行概括,三是闡述華僑華人對實現中國夢以及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作用,四是對華僑華人提出殷切的希望,五是對當前的僑務工作提出要求。陳云云(2017)認為,習近平僑務思想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引進僑資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強大動力,二是華裔人才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寶貴資源,三是海外僑胞是我國和平統一大業的重要推力,四是海外僑胞是我國走向世界的重要橋梁,五是維護僑益是我國僑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從習近平涉僑論述的繼承性和創新性的角度進行研究的有劉芳彬、李其榮。劉芳彬(2017)把習近平僑務思想的主要內容概括為五個方面:一是對海外僑胞與祖籍國關系的界定,二是對海外僑胞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作用的闡述,三是提出海外僑胞“融入和回饋當地社會”的新理念,四是對海外僑胞聯通中國與世界這一橋梁優勢的重視,五是提出“互惠合作”“同圓共享中國夢”。李其榮(2017)亦從繼承與創新的角度來把握習近平僑務思想的豐富內涵,認為其僑務思想的重要創新在于“根、魂、夢”思想的提出。
從習近平關于僑務工作重要論述的角度展開研究的有任貴祥(2018),從八個方面來解讀習近平僑務思想的內容,分別為:一是“大僑務”觀的思想;二是對“以人為本,為僑服務”的僑務工作宗旨的發展;三是對海外中華兒女與中華民族關系的概括;四是對華僑華人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的重要貢獻的贊揚;五是對華僑華人在改革開放中重要地位的肯定;六是華僑華人在實現中國夢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七是華僑華人作為傳播中華文化的橋梁作用;八是鼓勵華僑華人為居住國作貢獻。
從習近平“大僑務”工作格局的角度進行研究。習近平在1995年擔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的時候在《“大僑務”觀念的確立》一文中提出“大僑務”觀,文章從五個方面對“大僑務”觀進行具體闡述,分別是在工作的力量上、工作的內容上、工作的對象上、工作的范圍上以及工作的方式上,從這五個方面的轉變以達“小僑務”向“大僑務”的發展。學界對“大僑務”觀進行研究主要圍繞其產生的背景,以及當前僑務工作如何展開來探討。白雪(2015)從華僑、華人數量激增、分布地域廣,新華僑、華人和華裔新生代逐步成為僑務工作拓展的對象,華僑華人經濟科技實力進一步增強,華僑華人更加融入當地社會,僑胞民族自豪感和中華文化認同感增強這五個方面來談“大僑務”觀產生的背景。李海峰(2012)從當前如何拓展僑務工作的角度指出,海外僑胞是全國各地共同享有的寶貴資源,只有樹立“大僑務”觀念,打破省籍地域局限,真正認識并充分發揮僑務工作的巨大優勢,才能釋放出它蘊藏的巨大潛力;僑務工作對象多元,涉及領域和地域廣闊,只有堅持“大僑務”觀念,以開放的理念,整合協調社會各方面資源共同辦僑務,僑務工作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寬廣。
(二)習近平僑務思想的構成體系及相互關系
李其榮(2017)認為,習近平的僑務論述由“奉獻論”“愛國論”“機遇論”“創新論”“紐帶論”“優勢論”“大僑務論”這六大體系構成。李慧芬(2018)認為,“根、魂、夢”是習近平重要僑務論述的核心,“根、魂、夢”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對海外華僑華人與中國關系的新論述,它不僅是做好僑務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更是實現中國夢的理論指南。李忠壹(2019)認為,馬克思統一戰線思想是習近平關于僑務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基礎,核心是關于人(僑胞)的思想,人是理論邏輯的起點和歸宿。
關于習近平僑務思想特征的研究,林琳(2015)認為,習近平的僑務思想具有時代性、深刻性、前瞻性、互利性、雙向性的特點。任貴祥(2018)認為,由于習近平長期豐富的僑務工作經驗使其上通僑理下接地氣,體現了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特點。
關于習近平僑務思想意義的研究,陳云云(2017)認為,習近平僑務思想是新時期黨的僑務理論發展的新高度、新階段,也是新形勢下提高我國僑務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根本保障和理論指南。張國雄(2015)認為,僑務論述作為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的內容之一,學習體會他的僑務思想對今天開展僑務工作和僑鄉文化研究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于習近平僑務思想對當今僑務工作啟示的研究,張國雄(2017)從“中國方案”對僑務工作轉變的新要求角度,認為僑務工作的領域必須擴展,從原本更多地傾向于國內大局向兼顧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方向轉變。吳桂韓(2018)從新理念、新舉措、新本領三個方面分別闡述了如何推動新時代僑務工作有新氣象新作為。李紹玲(2017)從弘揚中華文化、推進和諧僑社建設、為僑服務、立足合作共贏這幾個方面來談海外僑務工作新局面的構建。
總體來說,目前學界對習近平僑務思想的規范性學理研究始于中共十八大,學者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對習近平僑務思想進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討,在具體的思想內涵、形成發展及其特征的梳理上大體達成了諸多共識,形成了一定的高度,取得了不少富有價值的成果,體現出一定的學術水平及不同的學術觀察視角,為進一步研究、撰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應該指出,目前的研究受篇幅的限制只涉及思想的各方面,未針對某一具體思想進行深入研究。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僑務思想的論述及內涵上,對其僑務思想的形成條件、特點、意義、評價等研究較少,而研究背景也主要集中在國內,國際的研究背景視角較少,這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綜上所述,對習近平僑務思想,學術界已經進行了較為詳盡的探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對習近平僑務思想進行進一步的拓展研究。一是從歷任黨中央領導人一脈相承的僑務思想的角度,將習近平的僑務思想置于中共黨史來展開。習近平的僑務思想是對我國歷任黨中央領導人僑務思想的繼承,結合新時代的新形勢進行發展、創新,只有厘清傳承與發展的關系,才能賦予習近平僑務思想更深厚的內涵。二是從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具體僑務工作的實踐的角度來展開,理論聯系實際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之一,從實踐的視角來研究習近平僑務思想的具體內涵具有的現實價值。三是從國際背景這一研究視角來展開,將習近平僑務思想放置于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及海外華僑華人的生活狀況等方面的背景下,對其僑務思想的研究將更具代表性,為世界其他各國的僑務工作提供經驗借鑒。
【本文系華僑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培育計劃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華裔新生代文化認同與文化傳承建構研究——以華僑大學華裔新生代為例”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