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ps
小王子:我有一個秘密打死我也不能說。當我說給你聽時,是不是意味著我渴望你探聽這個你不知道的秘密?人類的大腦很多時候確實不可理喻。也許,我知道的那個秘密真的只是一句話——“打死我也不能說”。
小豬佩奇跟她的好朋友小羊蘇西成立了一個“秘密俱樂部”。“秘密俱樂部”的人要說出秘密的詞語相互識別,他們在一起分享秘密,做秘密的事。小狗丹尼、小馬佩德羅、小貓坎蒂等陸續加入,甚至連羊媽媽、豬媽媽和豬爸爸都成了秘密俱樂部的成員。當他們意識到此間并無秘密可守,紛紛笑倒在地上。
小孩子喜歡秘密,只是喜歡秘密的形式。他們可以把任何小事封為“秘密”再做分享,以此把自己和朋友緊緊聯系在一起。成年人也做同樣的事,只是他們比小孩更當真:分享秘密的人無疑是親密的同盟軍,而秘密的指向則是他者,是疏隔的人,不被待見的人,是同盟軍又恨又怕的人。在一圈人當中,動態地存在著許多小豬佩奇和小羊蘇西一樣的“秘密俱樂部”。人們因為分享著不同的秘密也分享著不同的同盟軍和敵人,忙著享受忠誠和遭遇背叛;到頭來,誰也并沒有跟誰更親近,某些本來是秘密的事情也成了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識。可惜成年人太計較,只記得自己吃的虧,不能像小豬佩奇和她的小伙伴們,以紛紛笑倒在地上作為結局。
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你能保守秘密嗎”,就表明有一個秘密馬上要從他嘴邊溜出來了。會這樣問的人已經清楚地證明了自己不是能保守秘密的人,所以他如果夠理智,就不該指望對方會做得比他好。
秘密傳遞鏈由做出承諾和打破承諾構成,就算明知是虛情假意,也要做足戲份才可以。所以“交淺言深”招人忌,被迫向泛泛之交做出承諾負起責任,只是因為對方意想不到地扔出一個秘密。秘密有一種奇怪的心理作用:如果一個人必須保守某個秘密,這秘密就會像一團火燒得他坐立不安,直到他告訴別人為止。但他又極不愿意讓人知道他是這個秘密的泄露者,泄密者的身份必須是秘密——這當然也跟別的秘密一樣守不住。在日常生活,一個人即使不愛搬弄是非,也要付出不少精力把自己腦子里保存的秘密和牽連人等分門別類,防止惹出麻煩。社會性動物必須有巨大的腦容量才夠處理社會性問題。
寓言故事里說,希臘國王邁達斯判定牧神潘的樂器演奏優于太陽神阿波羅,被阿波羅懲罰,把他的耳朵變成了驢耳朵。邁達斯從此整天戴著頭巾,但又不得不理發,因此嚴禁他的理發師說出去,如果泄露,―定殺頭。理發師不敢對人講,但又忍不住不講,后來終于找了個樹洞一吐為快。未幾,整片森林里的樹葉都在沙沙地說“國王長了驢耳朵”,理發師當然被殺了頭,所有人也都知道了國王長著驢耳朵。如果這故事的讀者是電腦,它可能完全無法理解國王的理發師為什么被危險的秘密憋得難受。人類的大腦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可理喻的。
司志政摘自《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