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6月21日,承載著多少人回憶的《千與千尋》正式上映了。那場夢境般的經歷、那條帥氣溫柔的小白龍、那個無臉怪、那個勇敢的少女,在這個夏天,來了。
這是一場長達18年的等待,但值得。
有意思的是《千與千尋》中的配樂就叫《那個夏天》,也譯為One Summers Day,原名為《あの夏へ》。“那一個生命/是能夠回去的地方/是在我指尖永不消逝的夏日陽光”,連歌詞都充盈著夏天的滋味。
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宮崎駿的動漫,都特別有“夏天”的感覺。清風、流水、綠草、藍天白云、蟬鳴、西瓜……夏天的氣息,一切都剛剛好。
宮崎駿是出了名的工作狂、細節控,總是有著驚人的創作激情和好像永遠用不完的精力,這樣的追求讓他筆下的每一幀畫面都細致考究到幾乎完美。而宮崎駿的動漫,幾乎每一部都有夏天的影子。
比如,《龍貓》里,大片大片的綠色,草地、森林點綴著黃色、紅色、白色的小花兒,車站那場酣暢淋漓的大雨,微風下隨風晃動的毛毛,老式的壓水井咕嚕咕嚕冒出來的水,隔著屏幕都感覺到清涼。
《懸崖上的金魚姬》撲面而來大海的氣息,碧藍的天空和海浪相結合下,可愛純真的小波妞穿著鮮艷的紅裙子,點綴在夢幻的海底世界,總有度假的感覺。
《借物小人艾莉緹》在百花盛開的花園里與男主人公告別后,坐著葉片“帆船”,順流而下的畫面;《天空之城》隨風翱翔的唯美背景;《千與千尋》里花田、靜謐的夜空……夏之氣息就是這樣的吧。
有人說,《龍貓》是我們每個人童年都做過的一場美夢。在夾雜著青草氣息的河邊奔跑,清爽如風,讓人就像是穿梭回了盛夏的兒時時光。
我想,宮崎駿的動漫,一部一部串聯起來的,就是一個獨立的夢幻世界。純美的畫面,勇敢的主人公,天馬行空的想象……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看見的是不一樣的故事和世界。
就像《千與千尋》,有人看到千尋的獨立勇敢,有人看到無臉怪的虛無,有人看到小白龍的付出,有人看見成人世界與孩子世界的不同。
就像《懸崖上的金魚姬》,有人看見五歲孩子的純真,有人看見所有人的包容,有人看到我們失去的灑脫和純粹。
就像《側耳傾聽》里,所有關于青春期的困惑、迷茫、懵懂、夢想,這里都能尋找到共鳴。就像《魔女宅急便》,騎著掃把飛翔在天空,是多少人共同的幻想啊!
宮崎駿總能通過一個個“童話”,來告訴不同時期的我們,漸漸成長中失去的力量。
“不要在意外表,內心才是重要的。”“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么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們一定會先大笑,然后放聲痛哭,最后掛著淚,微笑著睡去。”
宮崎駿的動漫基本都是大師久石讓配樂,每一首幾乎都是經典。久石讓是日本電影配樂史上最受人崇敬的人之一,七度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樂獎。宮崎駿也說過,聽他的音樂就像是在療傷,就像是在天堂!
《千與千尋》的配樂是久石讓的杰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簡單遙遠舒緩的鋼琴音符彌漫在小鎮里,從簡單的鋼琴樂開始,慢慢變得復雜,層次感隨著畫面的演變,孤獨的小島、遙遠的列車、蒼茫的海面,也不斷地遞進變化著。
最耳熟能詳的可能就是《天空之城》了吧,小提琴如夢如幻略帶憂傷的曲調,隨著絕美的天空之城緩慢上升,那個孤獨的機器人,摘下一朵小花兒,這個恰如其分的配樂,顯得無比深邃和悠遠,縹緲中夾著憂傷。
相較而言,《龍貓》的配樂顯得歡樂多了,鮮明跳躍的節奏,曲風簡約明朗,仿佛跟著音樂你也能跟著那只胖龍貓去冒險一樣愉悅。
久石讓說:“認識宮崎駿是我一輩子最高興的事。”宮崎駿說:“實在沒有比認識久石讓更幸運的事了。”可以說,三十年來,久石讓與宮崎駿的無間配合,也是電影與音樂相互成就的典范。當動畫電影伴隨那些熟悉的樂曲呈現在眼前,或許我們都會相信,夢想與美好,并不那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