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富
如今的商業形態都有些不務正業。譬如某大型燒烤店,在顧客享受美食的同時,居然會播放勁爆音樂,一群女員工就在巷道中起勁兒地跳舞。很多人都看不慣這種營銷行為,紛紛留言說就算店家免費,自己也不會去消費。可是我們看現場的視頻,店內根本沒有空位,那些食客似乎還很享受這樣的氛圍,一些人還主動拍攝視頻發朋友圈。一處亂鬧嚷嚷的燒烤店,沒聽說菜品有多好吃,卻靠著這種另類的營銷儼然成為網紅,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其實,普通人眼中的“不務正業”,在時下的商業圈已經成為了一股潮流,業界人士稱之為跨界融合,目的是滿足消費者新的消費需求。
時代變了,消費者角色變了,新生活方式不一樣了,消費新需求、新習慣就隨之而來了,與此相對應的就是新商業邏輯的誕生。它要求我們根據消費者的生活場景,發現消費者需要什么,就組織并提供什么樣的產品。場景在哪里,營銷的鏡頭就應該追蹤到哪里。人的生活,其實就是不同的場景切換,消費發生在特定場景中。很多時候,人們喜歡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所處的場景,以及場景中自己浸潤的情緒。
用戶購買產品是為了解決問題和滿足需求。需求按強度分為強、中、弱三級。強需求是痛點(用戶因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而痛苦)、中需求是癢點(對用戶來說,問題不大不小,解決更好,不解決也會淡忘)、弱需求是盲點(用戶不認為這是問題或認為問題解決成本太高,此類需求在沉睡)。需求按形態分為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質被滿足會產生一定的愉悅感,精神被滿足則會產生價值感、成就感。如果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時被滿足,用戶就獲得了最佳解決方案和良好的品牌體驗。
在新商業時代,我們必須重視場景的價值。因為場景能給用戶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和良好的品牌體驗。在物質滿足層面,場景可以刺激盲點,強化產品價值,喚醒用戶沉睡的需求。消除癢點,需求立即被滿足,產生一定的愉悅感。解決痛點,“產品是最佳解決方案”,提供超級愉悅感。在精神滿足層面,場景可以提供品牌識別點,改變用戶認知,實現情感、情緒、情誼的表達。提供甜點(新體驗),好玩有趣,引發免費傳播。提供尖叫點(超爽體驗),滿足價值感與成就感,獲得高口碑、新推薦。
同時,場景已成為移動互聯時代的競爭戰略抓手。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世界技術進步驅動,中國市場具有產品供大于求、渠道分散、消費漂移、產品與營銷同質化嚴重、市場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等特點,所以流量和轉型成為眾多企業的超級痛點。消費升級,“注重體驗,愿意為體驗買單”成為新的消費需求。再加上“90后”“00后”成為消費的主力軍,消費主權崛起,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日新月異,這一切都在倒逼商業變革。在這個背景下,爭搶C端、搶奪流量成為商業營銷的主流做法。
要想讓你的產品暢銷,又給用戶絕佳體驗,一定要掌握場景方法論。我們可以從“道”“法”“術”三個層面來理解場景方法論。如果用大樹來比喻,道就是樹干與樹根,法就是樹枝,術就是樹葉。場景營銷把碎片化的人、貨、場連接起來,通過場景體驗,放大了產品價值,吸引了客流,奠定了產品的暢銷與長銷的基礎,為品牌構建核心競爭力,幫產品確立在產業鏈中的重要位置。這是場景營銷的普適性原理,也是場景方法論的“道”。“法”是執行層面的,主要是方法、流程和輔助工具。“術”是場景踐行的具體技巧。
深入洞察“生產、流通、零售與消費”四個環節已經發生的活色生香的具體場景,尋找機會點,并結合產品、用戶、品牌、產業、文化,以嫁接、復制、用戶參與、疊加的方法制造新場景。
場景制造有四種方法,分別是場景嫁接、場景參與、場景復制和場景疊加。
場景嫁接是指將相關的場景需求、文化情感、角色符號嫁接到產品上(包裝、造型)、應用程序上以及品牌活動上,給用戶新的價值點體驗。實體產品和虛擬產品都在做場景嫁接,江小白表達瓶、可口可樂昵稱瓶是實體產品的場景嫁接。場景嫁接的目的是將產品做成超級連接器,獲得更多的流量入口和客戶黏性。
場景參與是指借助場景道具,設計好玩有價值的營銷活動,邀請用戶參與,將選擇權交給用戶,一起創造新產品、新玩法、新文案,勾引用戶為品牌做貢獻。李渡酒讓顧客親手調配一瓶好酒,奧利奧倡導用戶發明新吃法,“鹿晗發射衛星,邀請粉絲寫愿望”,都是勾引用戶制造新場景的優秀案例,用戶為品牌做貢獻,品牌為用戶做貢獻。
場景復制就是將生活化、專有化、儀式化的原生場景復制到特定的產品、渠道或者空間中去。大悅城、K11、盒馬鮮生是將生活化的場景復制到商業的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APP)上,而孩子王、星光珠寶則將儀式化的場景復制到實體空間中去。澳門永利則把專有化的場景復制到實體空間中去。
場景疊加是指場景的追蹤與設置。圍繞用戶的生活、消費、社交,從線上到線下設置場景,從場景點到場景流,給予用戶最飽滿的場景體驗。
在場景大行其道的年代,單一的場景體驗已經失去魅力。必須借助場景流來爭奪客戶和消耗客戶的時間,讓客戶形成體驗習慣,乃至上癮。重視場景營銷,是數字時代催生的結果,從蘋果體驗商店到網紅奶茶鋪……場景成為新營銷的強效抓手。場景構建和提升是未來所有企業應具備的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