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旭
時常在微信上看到一些關于退休的感言,大意是忽然輕松了,可以隨心所欲了。每次讀到這類文字,我總感到其中包含的某種目的——即希望別人看到他的豁達。這種強作的笑容后面,看到的是苦澀、惆悵甚至落寞。
真正的豁達,是用心甘情愿的態度,去過隨遇而安的生活。別人怎么看你,和你毫無關系;你要怎么活,也和別人毫無關系。
在我看來,最重要是學會接受“孤獨”,這首先體現在拒絕種種無聊的社交。獨處是一種自然的、適合每個人的生活狀態:它使你能重新享受原初的、最符合自己本性的快樂。
心理學家認為,在人群中,愚蠢往往會疊加。有不少聚會,不僅少不了一些你無法稱道的人,同時,還不允許呈現個性。在這樣的人群中,有個性的人為了迎合別人不得不扭曲、萎縮自己——達到與他人的投契。
睿智的交談屬于睿智者的聚會。但最終,讓一個人達到最完美和諧的只能是自己。
內心寧靜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有可能得到。在滾滾紅塵中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對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是一門人生的功課。
(摘自《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