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燕 張黎
有相關研究指出,專利擁有量是醫院科研實力和技術創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衡量醫院技術創新的重要指標之一。近年來,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申請量猛增,為了解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工作的特征,筆者通過分析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本身及其轉讓的各項相關數據,找出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產出特征及成果轉化中存在的問題,并為改善河南省公立醫院科研活動質量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提出相應的對策。
專利現狀
本次數據統計采用知識產權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patviewer”檢索平臺(http://www.patviewer.com),利用該平臺檢索2008年至2018年河南省醫院10年專利信息數據,并且結合相關河南省科技統計年鑒數據、醫院收集數據,對河南省醫院專利數據按照專利申請、專利類型、法律狀態、專利權人等維度進行統計,以期反映河南省醫院專利活動的特征。
專利總體情況
專利申請總體情況。2008年至2018年,河南省公立醫院共申請專利6 632件。其中,實用新型4 080件,占比61.52%;發明申請1 939件,占比36.26%;外觀專利占比2.22%。從檢索結果顯示的申請年、公開年兩個統計數據來看,河南省公立醫院2008—2018年10年間,專利申請從2011年開始迅猛增長,增長速度在2013年和2014年達到了峰值,增長速度達到了一倍,2014年之后增長速度放緩。反觀專利公開年數據,僅2015年、2016年、2018年三年的專利公開量與當年申請量基本同步,其他各年申請量都遠少于當年專利申請量,這種情況可能與專利申請到公開可能存在一到兩年的延后期的特性有關(見圖1)。
專利法律狀態情況。對2008年至2018年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數據的法律狀態進行統計,可以看到在所有6 632件專利申請中,有效專利有2 456件,占所統計總量的37%,在審專利1 123件,占比17%,無效專利3 053件,占比46%(見圖2)。
專利權人情況
從所檢數據的專利權人統計中可以看出(圖3),專利權人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有專利申請1 837件(占比27.7%),占據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申請第一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935件(占比14.1%)專利申請排在第二位,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第一附屬醫院以718件(10.83%)件專利申請排于第三位。從專利申請前20位排名可以看出,排名前三的專利權人的專利申請遠大于其他專利權人,前三位專利權人專利申請量總體占比河南省公立醫院總申請量的51%以上,河南省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專利申請量是排名第二十位的專利權人的30倍以上,是第二位專利權人的兩倍。
IPC構成情況
根據檢索結果,從IPC大類分布情況、IPC運營情況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申請進行統計分析,以期能夠顯示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申請的技術特征和技術領域熱度信息。
IPC分布情況。結果顯示,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申請IPC大類分布主要分布在A61、5126、G01、B65、C12、B01、A47、A41、A63、B08、C07等幾個大類中,集中于醫學、器械、微生物、酶、遺傳等領域。其中A61(人類生活必需;醫學或獸醫學;衛生學;)共有5 126件專利申請,占總申請量的80.51%。按照現有分析結果對A61細分可以發現,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A61M、A61B、A61G、A61P、A61F、A61K等小類,其中A61P小類(化合物或藥物制劑的特定治療活性領域)專利數量占申請總量9.8%,其他A61M、A61B、A61G、A61F、A61K等小類專利申請數量占比70%以上,均為醫療器械、醫療輔助用品等(見表1)。
IPC運營情況。根據對河南省公立醫院十年專利運營數據(已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的統計,可以看出,近十年河南省公立醫院共計申請專利6 632項,附帶有運營數據的僅為137項,僅占專利申請總量的2.07%,其中轉讓135項,專利許可2項。結合IPC分類信息,可以看到,專利轉讓情況主要集中在A61大類下,其他類別專利轉讓、許可情況較少(見表2)。
專利產出特征分析
根據統計結果,可以看出,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產出具備較為明顯的特征,不同醫院個體間的差異也很明顯,這些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工作良好,專利產出呈階段性分布
河南省公立醫院2008—2018年10年間,專利活動整體狀況良好,專利申請量和公開量都以平均20%的增長率逐年增長,這表明河南省公立醫院對科研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逐年增長,科研工作者對專利工作的認識也在逐年增加。從數據統計結果中可以看到,可以將河南省近十年專利工作分為三個增長階段進行考量。第一階段(2008—2010年),專利工作平穩期,這階段河南省醫院專利申請量和公開量幾近平穩;第二階段(2011—2015年),這階段可以視為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快速增長區,這階段醫院專利快速增長原因可能是因為受到大環境影響,此期間,國家、省級知識產權戰略規劃,知識產權保護政策頻出,給全國各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工作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開展環境;第三階段(2016—2018年),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產出趨近平穩。
河南省公立醫院在專利活動存在很大差異
統計結果顯示,河南省公立醫院在專利活動中個體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主要體現在專利產出量和專利產出質量上。從專利權人排名情況可以看出,排名前10的專利權人中,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占到了6個,這6個醫院的專利申請量占到了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申請總量的80%以上,排名第一位的專利權人的專利申請是排名第十的專利權人申請量的近20倍。反觀專利申請類型構成,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占比要遠遠大于其他專利權人,專利權人為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發明專利申請占比都在25%以上,而普通醫院專利申請都以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為主,發明專利占比很少。在附屬醫院中,發明專利占比也不盡相同,以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例,其專利申請中發明申請占比近50%,遠高于其他專利權人。這種情況可能是源于以下兩種原因:(1)科研資源限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隸屬于大專院校,其人才儲備、科研條件和科研環境等條件都遠遠高于其他醫院,比如,各個醫科大學都有自身的基礎研究學科,有專屬自身的技術研究實驗室、重點研究實驗室等,這些先決條件就決定了其在科研工作上要領先于其他醫院;(2)考評制度約束,這個考評制度包含了職稱晉級制度和科研人員考評制度。在醫院職工的職稱評定上,專利可以作為科研成果的一種類型,用在評審資料中,這就造成今年專利量大增。在人員考評制度上,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與普通公立醫院存在著些許差異,附屬醫院員工除了醫院正常工作外,還可能承擔著大學規定的科研任務量,這就導致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專利申請要高于普通公立醫院。
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生命周期短,專利轉化率低
據近十年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申請的法律狀態統計結果顯示,河南省公立醫院近10年的專利申請中無效專利占了46%,有效專利僅占到37%。在對篩選出來的無效專利數據進行統計,實用新型占到了72%,發明公布占到21%,發明授權6.52%,外觀設計占比0.48%,無效專利的主要構成為實用新型和發明公開,并且在對專利信息數據的失效時間進行詳覽統計,發現近八成的專利申請都是在公開后三個月左右法律狀態無效的。這種情況表明,專利權人的專利申請大多數都是在提交申請,信息公開后未繳納專利年費,導致專利無效。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轉化率較低,許可轉讓的專利僅占近10年申請量的2%,遠遠低于高校專利7%轉化率,這說明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產出含金量不高,現有研究與市場需求脫節嚴重。
對策建議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制定醫院科研戰略
不同類型醫院在接受的科研經費投入、自身的人力資本、醫院的學術積累上都有著很大的差異性,這些差異可能導致醫院的專利產出質量、專利管理工作質量和專利轉化質量。有學者從波特基本戰略理論出發,構建了科研組織的四種競爭戰略模式:精益化戰略、平臺化戰略、卓越化戰略和邊緣化戰略。這四種戰略就是根據科研組織的智力資本水平的高低都不盡相同而構建的,不同類型的醫院應該結合自身智力資本水平合理的選擇適合自身的科研戰略,才能更好地促進醫院的科研發展。醫院科研戰略的制定是一個系統化的工作,整個工作貫徹醫院管理全流程,這就對管理者和科技工作人員提出了新要求,管理者需要提高自身的認識,確保戰略制定和戰略執行路徑的通暢,科技工作人員需要定期參與專項培訓,提高自身工作素養,確保戰略執行工作的精準完成。
完善專利管理制度,提高專利產出質量
引入科技服務機構,建立完整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目前河南省僅有極少數公立醫院設立專門的專利管理部門、制定有專門知識產權管理制度,這也是導致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工作千差萬別的根本原因。統計數據結果顯示,河南省公立醫院現階段專利管理工作中僅專利代理工作為職業的專利代理人輔助完成,其他工作都是自身摸索進行,在此可以建議醫院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有條件地建立自己的專利管理部門,條件不允許的,可以引入科技服務機構,做專利或者科技工作托管服務工作,這樣就可以將專利工作規范化,提高專利工作質量。
加大科研人員激勵力度,改變科研成果獎勵模式。醫院應當完善科研人員獎勵制度,加大獎勵力度,激勵醫院科技工作者創新熱情。醫院可以根據自身科技工作實際情況,量身制定適合自身的科技獎勵制度,可以縮減專利申請資助,加大專利授權后的補助金額,增加專利授權后的年費補貼制度,加大專利轉化后對發明人得獎勵數額,科學設置科技成果產出各個環節的補助措施。一方面激勵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另一方面改善因專利申請量巨大而后期專利權維護不到位的缺失。
建立完善的人員培訓制度,提高人員工作素養。醫院應該加大科研人員培訓力度,定期開展專項培訓,提高人員工作技能,確保醫院專利工作的穩步開展。一方面開展針對全院的培訓宣傳活動,整體提高工作人員對專利工作的認識;另一方面開展專項培訓,聘請專業人員來院開展培訓,或者定期選派科技人員參加專業技能培訓,以提高醫院專利管理工作人員工作素養,確保醫院專利工作的順暢開展。
探索公立醫院科研協作機制,搭建成果轉化平臺
探索公立醫院科研協作機制,提高個體創新能力。因為各醫院獲得的科研資助、科研人員素質、醫院的學術積累都不盡相同,所以就造成了在科研成果的產出上不同醫院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科研發展水平不平衡。為了解決這種情況,可以加強醫院間的協同創新,水平高的醫院發揮其科研優勢,與普通醫院在各個領域開展合作,發展“強強聯合”“強弱合作”模式,水平高的醫院發揮“傳幫帶”作用,與其他醫院協同創新,共同進步。
搭建成果轉化平臺,提高醫院專利轉化率。(1)醫院自身建立專利專題數據庫,依托醫院自身信息平臺,開辟專項展示空間,集中推送展示專利項目;(2)在醫療系統內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通過行政管理部門或者行業協會搭建共享平臺,形成河南省醫院與醫院之間的專利信息共享機制,實現成果內部消化;(3)構建合理有效的委托開發機制,探索建立完善政府主導的基礎研究、醫院需求的定向研發等多種委托開發模式,實現研發需求精準化;(4)尋求科技中介力量介入,與科技中介機構聯合建立專利轉化隊伍,利用中介機構的市場信息,確保企業需求信息的準確性,與醫藥/器械企業直接對接,形成需求對需求的轉化模式,提高專利轉化效率。
結 論
河南省公立醫院所呈現出來的專利工作狀況,遠不能適應目前全球日益復雜的知識產權經濟環境。河南省公立醫院有著優質的科研資源、人才和大量的資金投入,卻不能形成良性的專利產出機制,極大程度上導致資源閑置,也反映醫院無形資產管理上的缺失。這就需要河南省公立醫院盡快根據自身條件,建立有效的專利管理制度、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提高無形資產管理意識、完善無形資產管理制度,以提高無形資產利用率,避免資源浪費。
作者簡介:尼燕(1968—),女,碩士,河南省人民醫院正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醫院財務管理、運營管理、支付制度等;張黎(1990—),女,本科,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會計師,研究方向:醫院財務管理。
基金項目:本研究為河南省知識產權軟科學項目“河南省公立醫院及科研事業單位專利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90106008)”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