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婷





作為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學“美麗中國”研究所所長、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四川大學)主任,蔡尚偉對成都有著不同于常人的希冀。這位被稱為“中國最年輕的傳媒博導”,一直以來參與了成都關于美麗鄉村建設的多項工作,以一顆拳拳赤子心,活躍在他為之奉獻一生的事業中。“每一座世界文化名城,都有其特定歷史階段的時代表達。”對于近日發布的2019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蔡尚偉對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著自己的理解,“縱貫千年文脈,成都的優雅從容始終未變。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其海納百川的性格,將使得成都完成一次次蛻變與新生。”
名城畫像,盡在未來
《產城》:近日,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聚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加快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其中“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如何解讀?塑造此品牌在此過程中有何戰略意義?
蔡尚偉:世界文化名城實際是成都對未來的一個偉大憧憬,在某種意義上甚至是整個成都發展歷史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成都這座城市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城市數千年長期延續著成都兩個字,從未中斷過。成都二字的內涵,是成為中心,而都實際是有影響力的中心城市,無論是政治上的首都、或經濟上或文化上的具有重大影響力輻射力的中心城市。所以成都這座城市的名稱,本身就蘊含了一種城市的理想和抱負。但客觀的說,雖然成都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十大古城之一,但非常遺憾的是成都從來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政權的中心區,即使是最有名的蜀漢政權,實際上也是三分天下之一。
但長期以來,成都一直是四川省的中心,在30年間,我們眼看著成都從一個省會城市,演變成上個世紀90年代西南地區的三中心兩樞紐,再到后來西部大開發的龍頭城市。直至今日,成都成為了國家中心城市,城市的能級不斷提升。去年9月,成都召開了世界文化名城建設大會,提出要建成獨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把打造世界文創名城、旅游名城、賽事名城和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的“三城三都”作為重要抓手,推進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三步走”戰略目標的實現,這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成都劍指世界城市的抱負與理想。
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是基于成都當下的城市發展階段與資源優勢所提出,但世界文化名城是一個非常宏偉、非常系統的目標。在建設周期之內,怎么樣讓宏大的愿景變得具體、變得充實、變得有內容、有特色,的確是頗費躊躇的一件事。所以經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醞釀,成都從眾多的選項中,精選“三城三都”作為具體抓手。
成都不管是自然資源稟賦,還是歷史文脈都是非常豐富的。但正因為這般豐富,在選擇具體抓手時,就面臨著容易駁雜、甚至相互競爭、難以形成系統優勢的狀況。比如成都到底建什么都,前前后后經歷了多次強有力的競爭,包括非遺之都、文學之都,詩歌之都。但從傳播的角度和集中資源的角度來看,不可能每一個選項都拿去實踐,所以如今的三城三都是考慮了這座城市自身的特色優勢,考慮了國家發展的需要,考慮了城市競爭的需要后所形成的戰略部署。
這六個方向,實際上代表了六個獨立的產業集群,但又同時作為相互有機統一的脈絡,行走于城市發展之中。這些城市發展的方位,每一個方向,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靠另外五個領域去支撐驅動。其中,“三城”體現了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城市思維,這也是今年以來城市融合發展思路的一個重要體現。而“三都”則優化了城市優勢,使得成都更具特色,在世界千萬座名城中脫穎而出。比如美食之都就是為了保住成都這一優勢地位,因為成都本就是全世界第二個、亞洲第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牌的美食之都。這一領域有段時間是被忽略了,甚至被拋棄了的。但我們覺得成都的美食不僅有著很硬的品牌基礎,也有著很雄厚的市場基礎。
如今,成都正在營造一種氛圍,營造一種信心,讓每一個成都人民看到未來,讓全國矚目這個地方,這相當于豎起了一個高高飄揚的大旗,帶領著人們以聚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為目標,以塑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為重要抓手,勇敢前行。
重塑天府文化標識
《產城》:在建設世界文化名城過程中,成都要推動天府文化走向世界,有何具體優勢與阻力?又如何將先天優勢轉化為發展動力?
蔡尚偉:在人類歷史上,城市與文化的關系密不可分。城市是孕育和發展文化的載體,文化反過來塑造和傳承城市的精神。擁有世界半數以上的頂級時裝品牌和企業的米蘭,世界四大設計學院匯集于此,是全球設計師向往的時尚圣地,此外,倫敦、紐約……也是將自身的城市文化發展到極致,在全球配置文化資源,向全球輸出文化產品和服務。而擁有4500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十大古都,被稱為一座“有故事的城市”。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天府之國,涵育形成了自成一體的天府文化,既傳承了巴蜀文明的精髓,又發展形成了具有成都印記、成都符號、成都特質的文化體系。
而推動天府文化走向世界,依托的正是這樣的特色文化。如今,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成都元素有很多,比如熊貓資源、三國文化、農耕文化……這些天然的資源,是成都借由“三城三都”這一系列組合拳,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優勢。
據了解,成都將在全球30個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開展“南方絲路·熊貓之都”等營銷活動,塑造“游天府綠道·賞川西林盤”旅游新名片,打響“熊貓故鄉”等品牌,讓熊貓成為全球旅客的成都印象之一。而以三國演義為樞紐衍生出的文化系統三國文化,則是在整個東亞地區,包括東北亞、東南亞都具有國際影響的中國文化。成都在這一領域具有獨立的優勢,一旦三星堆和金沙聯合申遺成功,這一資源的分量將會在世界地位中大大加強。但從目前來看,因為成都和德陽并未形成成德一體化,三星堆和金沙沒有形成合力,再加之古蜀文化的精髓首先在于三星堆,使得成都的優勢并不突出。
另外成都的水文化,農耕文化,是成都歷史中的剛性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它沒有排他性的優勢,在世界范圍內并不能成為成都打造世界名城的重要推手。畢竟全世界范圍內,一提到鄉村,人們更多聯想的是法國鄉村、英國鄉村、美國鄉村,甚至說到鄉村音樂,都只有美國鄉村音樂。所以要和強手對話,擴大自身優勢,成都還需要進一步挖掘特色文化,塑造提升天府文化品牌,這對提升成都在全球范圍內的城市競爭力有重要作用。
城鄉二元壁壘尚存
《產城》:制約成都農村改革快速推進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要在鄉村振興中走在前列,成都應該如何結合鄉村本土優勢進行布局?
蔡尚偉:務農重本,國之大綱,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更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已經指明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四川時更是強調,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心任務,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業部有關方面與四川大學共建了“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四川大學)”,我們一直以“美麗鄉村”、三農問題為研究對象,關注鄉村改革建設的進程。在這么多年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我個人一直關注舊鄉建設,認為鄉村振興實際上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一脈相承的。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路線,實質上是沒有變的,只是新的時代背景賦予了它新的內涵,給了不同的重點。新農村也好,美麗鄉村也好,鄉村振興也好,實際上都是一家人。
因為川大地處成都,我們對成都的鄉村發展也的確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在成都,我們與多個鄉村展開了多次調研、相關的社會服務方面的合作,不斷深入,崇州的五星村、蒲江的明月村等都是常駐之地。當時我們就把全國各地的鄉村建設代表人物都帶入這些場景中,對成都的鄉村建設的成果進行推介。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成都鄉村振興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制度壁壘,這使得城鄉資源被過多地限制,無法真正有效的利用起來。
成都本身在城市流動了2000萬左右的人口,這些人口里包括了中國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企業、機構。如果能夠引導這樣的人和機構到周邊鄉村去,就會帶動更多的鄉村建設資源進入鄉村。但目前城鄉二元的壁壘仍然存在,想進去的資源需要載體、需要空間才能落地,但土地資源建設用地指標、建設經營用定性指標等與村民權益相關的考量頗多,使得城市資源向鄉村流動,到鄉村去發揮作用的通道并未完全打開。所以要在鄉村振興中走在前列,成都就應將城鄉資源深度融合,把整個成都變成一個非城非鄉的現代化新人居形態——田園都會,這也將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并且在這一方面,成都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因為城鄉這種關系,成都在全國可能真的是從歷史上就是經典的城鄉關系。成都過去是一個大農村,是農家樂的全國發源地,城鄉間并不完全是嚴格的等級或對立的關系。所以,成都的城鄉融合有很強、很深的歷史淵源,也有很強的現實基礎,那么如今順著這一路線發展都市田園城市是當下成都促進鄉村振興進一步發展的新選擇。
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產城》:成都2019年的重要工作安排是聚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中,打造幸福美麗新鄉村被放到了重要位置。作為正急速發展的中西部內陸城市,成都該如何選擇打造幸福美麗新鄉村的發展路徑?
蔡尚偉:鄉村振興實際上是在鄉村凋敝的大背景下提出來的,隨著中國城鎮化的進程不斷深入,鄉村價值失落,出現人才衰落、產業衰落、文化衰落……但聚集了2000萬左右人口的成都,其鄉村大多附著在城市的邊緣,總體上來說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區位優勢是非常明顯的。所以成都的鄉村振興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振興,并非從凋敝的鄉村走向走向復興的一個問題,而是一種鄉村發展再上臺階的問題,即從已經居于全國前列的鄉村發展,走上引領性的未來型的鄉村建設,為全國的鄉村振興做示范作用。要在建立世界文化名城的成都背景下考慮鄉村發展,應該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這樣的鄉村必定是要實現現代化的,無論是生活服務,還是公共設施,都應當具有一定的內涵和水平。具體來看,成都需要依托首位城市人才、資金、科技和信息等要素集聚優勢,聚焦土地、金融、技術、市場和信息等鄉村振興核心要素,把農村的要素資源通過市場化方式集聚盤活,對培育農村產業、繁榮農村市場、促進農村全面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其次,鄉村風貌一定是獨具韻味的,生態價值非常突出,景觀價值非常震撼。只有獨具鄉村優勢的,才能克服城市病,在城市化進程中超越城市,這是一種包含了城市文明和鄉村文明雙重優勢的新鄉村。此外,鄉村也應給更多人帶來身份感、認同感,而不像中國大部分的鄉村是給人帶來羞怯感、自卑感的鄉村,這對鄉村的時尚程度也提出了新要求。未來的成都新鄉村將繼續堅持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彰顯現代天府田園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