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艷
摘 要:電化教學走進語文課堂,以其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特點,把學生從“厭學苦學”的迷惘中解脫出來,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課堂氣氛;綜合能力;激發情愫;思想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使得我們的教學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由于電化教學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所以深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喜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我,對電化教學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與大家分享如下:
一、電化教學能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電化教學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通過圖文、動畫、色彩及聲音等形式,能把枯燥無聲的語言文字幻化成為一幅幅有形有聲、有情有趣的圖畫,這些具體可感的畫面對學生而言,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也能營造一種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
如語文八年級課文《答謝中書書》,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小品文,課文主要是通過四季之景和晨昏之景的變化,來展現山川景色的壯美。內容雖短,但對于學生來說,光憑想象來領悟文中的美,課堂氣氛也很難活躍起來。再加上課文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就更顯得枯燥了。但是,如果運用多媒體課件,效果就不一樣了。我在教學時,采用配音示范朗讀,同時在屏幕上展示與課文內容對應的畫面。這些畫面,隨著朗讀的不斷變化,聲音從輕柔到愉悅,充滿著賞美景的得意之感。這樣一來,學生邊聽朗讀,邊欣賞色彩鮮明的畫面,感受到了山川景色的壯美,就很好地融入到學習此文的氛圍中了。
在這堂語文課中,我發現:電化教學能將學生的思維延伸到廣闊的空間,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為教學活動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
二、電化教學能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語文課堂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運用電化教學,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聽示范朗讀,可以訓練學生聽和讀的能力。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捕捉關鍵詞語,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然后自己再去讀課文,體會文中的情調。看幻燈圖片,可以讓學生復述畫面內容,或動筆描述畫面所展現的情景,從而訓練學生說和寫的能力。
如語文七年級課文《春》,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我在講授時,首先播放《春》的示范朗讀,讓學生閉上眼睛,帶著恬靜的心情,從聽覺上感受到春天的美。聽過之后,要求學生把聽到的內容說出來。(可提示,作者寫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接著自己再有聲有色地朗讀課文內容,體會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贊美之情。接著用投影在大屏幕上依次展示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并結合這幾幅圖研討課文所描寫的內容。最后,我再啟發學生,根據畫面內容并結合自己在春天中的親身感受,寫一篇小作文《我眼中的春》。
課后,我反思:在教學《春》這篇課文時,電化教學的運用,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在語文方面的綜合能力——聽說讀寫。
三、電化教學能激發情愫,產生寫作欲望
在語文課堂中,運用電化教學,我可以不受時令和學生生活環境的限制,把文中描繪的春天、冬日、雨中等情景展現出來,讓學生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感受春意盎然的春天,讓常居城市的學生,也能感受鄉村的清靜淳樸。這樣一來,學生的視野開闊了,就能充分拓展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尤其在作文教學中,電化教學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如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描寫家庭生活的文章,學生閱讀起來,感到親切動人,容易觸發聯想,誘發寫作愿望。由此,我在第二單元的作文教學中,把《秋天的懷念》《散步》《金色花》《荷葉母親》中既感人又生動有趣的細節描寫制作成課件,配樂展示在大屏幕上。先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們受到感染。然后,再激發學生,聯想到自己的家庭生活,尤其是父母之愛、手足之情。這樣,學生在鮮明的畫面的刺激下,思維的閘門被打開了,也就能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寫真話、訴真情”了。最后,我又把寫得好的作文,制作成課件,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來,師生一起品賞、玩味。這樣一來,就更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所以,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如果能適時、適度地運用電化教學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的智力活動呈現出最佳狀態,那么,原本枯燥的作文課就會充滿情趣,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電化教學能使思想教育更直接、形象
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寓思想教育于課堂,使思想教育貫穿于整個學校教育之中。學生往往討厭刻板的說教式教育,厭煩老師們的嚴肅面孔,那么電化教學的運用,能使這一教學模式得到改善。
如語文八年級課文《美麗的顏色》,我在貫穿課堂中的品德教育,是通過居里夫人的兩張相片來完成的。我在教學時,首先出示相片——年輕的居里夫人拿著裝有鐳的玻璃瓶,讓學生觀察相片所呈現的內容:居里夫人美,鐳也美! 然后,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文本的后半部分,因為后半部分三次出現了“美麗的顏色”,學生很自然地理解這是指鐳的顏色,是自然界中的美麗顏色。接著,我再讓學生關注文本的前半部分,因為這個部分的內容集中體現了居里夫婦的人格光輝。我采用學生自主批注的方法進行品讀,讀出了居里夫婦無私無畏、樂觀奉獻、堅韌頑強、互相扶持等品質。在課堂的最后,我再次出示了居里夫婦因為鐳射線而變得未老先衰的相片,與課堂開始出示的年輕的居里夫人的相片形成了強烈的對照,我問:“她還美麗嗎?”學生異口同聲地說“美”,讓我深受感動。是的,自動發光的不僅僅是鐳,還有居里夫婦的人格魅力,還有被這種人格美深深感染的可愛的學生!
就這樣,整個課堂的思想教育沒有一句說教式的語言,而是通過電化教學的運用來完成的,學生接受起來很直接、很形象。
結束語:
電化教學走進語文課堂,以其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特點,把學生從“厭學苦學”的迷惘中解脫了出來,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愿有更多的同仁參與到電化教學的研究中來,使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富有成效。
參考文獻:
[1]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踐[J]. 史煜杰.中國校外教育.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