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倩
摘要:目的:探尋頜骨囊腫手術患者臨床有效的護理方法,以全程優質護理模式為例。方法:從我院2017年治療的頜骨囊腫手術患者中隨機抽取80例,采取雙盲篩選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接受常規護理及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抑郁及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上,我們應學習采用全程優質護理模式,以此來有效改善頜骨囊腫手術患者的負性心理情緒,優化其生活品質。
關鍵詞:頜骨囊腫手術;負性心理情緒;全程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2-005-02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whole course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40 patients with jaw cyst oper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ive nursing methods for patients with jaw cyst surgery, taking the whole cours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 as an example.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jaw cyst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17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double blind screening method. They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whole course quality nursing mode respectively, and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linically, we should learn to adopt the whole cours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egative psychological mood of patients with jaw cyst surgery, and optimiz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jaw cyst surgery; negative psychological emotion;Quality Nursing in the Whole Course
臨床上,頜骨囊腫手術患者術后往往出現吞咽困難的癥狀,有的甚至出現溝通障礙、顏面畸形等現象,使得患者出現負面性心理情緒,直接影響了臨床治療效果及術后康復[1]。然而,常規護理只是注重疾病自身的護理,忽略了患者的心理,并未滿足頜骨囊腫手術護理需求。鑒于此,本研究主張采用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并選取特定對象驗證其臨床有效性,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來自于我院2017年度治療的頜骨囊腫手術患者80例,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排除精神類疾病患者。其中男女比例為48:32,平均年齡為(35.4±2.8)歲。本研究采取雙盲篩選法將所選取的病例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相關資料之間差異較小,不會對本次研究結果造成影響(P>0.05)。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對患者的體征及并發癥情況予以密切關注,并如實記錄在冊,開展簡單的健康教育活動,引導患者認識到治療的必要性。觀察組則接受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具體操作為:
1.2.1術前護理
加強術前宣教:入院后,護理人員熱情主動地接待患者,并進行自我介紹,帶領患者參觀病房,并告知其相關管理制度,介紹病房病友等,引導患者能夠迅速融入到新角色中,緩解其緊張、焦慮、陌生等不良情緒。同時,告知患者注重保暖,避免感冒,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被感染。另外,基于患者的具體情況,耐心地講解疾病有關知識、治療方法、注意事項、配合要點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引導患者能夠全面地認識與了解疾病與手術;(2)術前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積極同患者溝通交流,全面評價其心理狀況,并實施針對性溝通方法,對于患者心理顧慮、不良情緒誘發因素等予以有效的心理疏導。同時,向患者重復強調手術安全性及手術醫生專業技能,可邀請手術后恢復良好的患者進行現身說法,從而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增強手術治療的自信心,積極配合臨床工作。
1.2.2術中護理
將患者安全地送到手術室后,手術室護理人員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室環境、相關器械、布局等。同時,注意手術室環境的創設,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協助患者擺好合理的手術體位。另外,手術室護理人員全程陪伴在患者左右,語言上鼓勵與安慰患者,并借助眼神、肢體動作給予患者鼓勵與信心,促使患者能夠在十分舒適的身心狀態下順利完成手術。
1.2.3術后護理
術后,患者窗口可能會出現輕微疼痛,可予以冰敷進行處理,冰敷時間控制在4h[2]。同時,護理人員細致地觀察手術切口情況,如果存在滲血、紅腫癥狀,應迅速通知醫生,并配合處理。如果出血量較大,應采用碘仿紗條對出血部位進行填塞。針對局部腫痛強烈的患者,應根據情況將紗條抽出,緩解囊腔被壓迫,并遵照醫囑指導服用抗生素,對體溫變化進行動態監測。
1.2.4出院指導
囑咐患者應加強口腔衛生,并發放出院指導書,其內容主要是藥物服用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項、主治醫生聯系方法及復診時間,并要求患者定期復查。
1.3觀察指標
針對兩組患者負性心理情緒的評價,本研究采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百分制,分值高于50分表明存在不良情緒,分數越高,證實不良情緒更嚴重。
1.4統計學分析
調查數據值以SPSS18.0統計學軟件給予處理,臨床觀察指標采取( )表示,經t檢驗,P<0.05代表有統計學差異(P<0.05)。
2結果
據統計得知,通過不同護理干預方案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頜骨囊腫手術是臨床一種常見的手術,術后患者常常出現溝通不暢、吞咽困難、顏面畸形等癥狀,患者極易出現負面性心理情緒,嚴重影響預后,所以頜骨囊腫手術患者接受針對性有效的護理尤為必要。本研究觀察組關注接受全程優質護理干預,從入院后便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使得患者不會出現孤單、陌生等情緒,同時手術成功的患者現身說法,消除了患者恐懼的心理,引導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疾病、手術有關知識,由于護理人員不可能隨時隨地陪伴在每一個患者的左右,讓患者及家長掌握一些必須的護理方法尤為關鍵。術后,加強并發癥的護理干預。另外,術前、術中與術后整個過程中,護理人員十分注重心理干預,對患者的所存在的心理問題予以有效解決,防范于未然。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充分證實了全程優質護理模式的臨床有效性,理應成為頜骨囊腫手術患者首選的護理方法。
參考文獻
[1]曲愛華, 郭艷麗. 頜骨囊腫摘除術的臨床護理研究[J]. 醫學信息,2015(30):136-137.
[2]梁淑玲, 姚兆友, 尹頌豪,等. 頜骨囊腫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5(19):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