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琪 楊曉宇 馮宇 楊釩 徐志文 朱玲
摘要:為建立一種快速、準確檢測豬非典型性瘟病毒(APV)的方法,根據Genbank發布的APPVNS2基因序列,設計合成1對擴增后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為500bp的特異性引物。建立的R’T-PCR方法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偽狂犬病毒(PRV)和豬瘟病毒(CSFV)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該方法對APPV的最低檢岀量為1μl4.95×10拷貝,重復性試驗中組間、組內試驗結果均與預期相符。應用該方法對68份疑似患病的仔豬樣品進行檢測,陽性病料檢出率為7.35%。利用Mega7.0繪制APⅤ系統進化樹,對APPⅤ進行遺傳進化分析,結果顯示本試驗檢出的APPⅤ(SC株)與中國報道的APPV的親緣關系較近。建立的APPV RT-PCR檢測方法可用于APPV的臨床診斷及流行病學檢測。
關鍵詞:豬非典型性瘟病毒;RT-PCR;檢測
中圖分類號:S858281.3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440(2019)02-0357-06
仔豬先天性震顫(Congenital tremors,CT)會導致仔豬出生后數小時內出現骨骼肌雙側痙攣性收縮,妨礙仔豬站立、步行和尋找乳頭3,致使仔豬饑餓和初乳攝入不足,嚴重的可導致仔豬死亡。一般根據神經系統是否發生病變,將CT分為A型和B型,A型有明顯的大腦和脊柱的組織學損傷,B型無損傷45。A型又可分為A~A-V5種亞型,其中只有A-I型與AⅡ型具有傳染性。A-型一般認為是由豬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以小腦發育不全為特征67。AⅡ型的病因存在一定爭議,直到2015年,Hause等通過宏基因組測序發現了豬非典型性瘟病毒(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 virus,APPV)2016年,Arruda9確定APPV是A的病因。隨后,德國、荷蘭、奧地利等多個國家先后發現豬群存在APPV流行0。2017年,華南農業大學許古明等1首次發現中國豬群APPV的發生,這使中國獸醫學界展開了對APPV的研究。
APPⅤ屬于黃病毒科瘟病毒屬,該病毒屬還包括牛病毒性腹瀉病毒1型(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1,BVDV-1)和2型(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2BVDV-2)、豬瘟病毒(CSFV)和邊界病病毒(Borderdisease virus,BDV)及之后發現的其他瘟病毒(Ho[12]1-llke pestivirus APPV是基因組長約11kb的RNA病毒,包含上游5UTR、ORF和下游3UTR,ORF區編碼的蛋白質可分為4種結構蛋白(C、Ems、E1、E2)和8種非結構蛋白(Npro、P7、NS2、NS3、NS4A、NS4B、NS5A、NS5B)[14]。
RT-PCR檢測方法對樣品純度要求低,不用分離病毒及培養細胞,具有操作簡單快速、成本低、敏感性高等特點5,建立APPV的RT-PCR檢測方法對于國內豬非典型性瘟病毒的檢測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根據Gen bank發表的APPⅤ基因組序列,選擇APPV MS2基因,建立RT-PCR快速檢測方法,通過該方法對采自規模化豬場的疑似患病樣品進行檢測,并對其陽性樣品PCR產物進行基因測序和遺傳進化分析,為獸醫臨床診斷提供一種可靠的檢測方法。
1材料與方法
1.1 病毒和病料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virus,PRRSV)、偽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和豬瘟病毒(CSFV)均由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生物技術中心保存。病料(頜下淋巴結、小腦、腹股溝淋巴結等)采自四川省遂寧、邛崍、大邑、崇州、宜賓等地區的規模化養豬場。
1.2 主要試劑
5×Prime script buffer、Prime Script rt enzyme MixI、Oligo dT primer、Random 6 mers,RNase free dH2O、DL2000 DNA marker、Trizol、Taq Hs、10×Reaction buffer(Mg2+free)均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質粒提取試劑盒(Plasmid Kit I)購自Omega公司。
1.3 APPV引物設計與合成
根據Genbank發表的APⅤ基因組序列,選擇APPVNS2基因,應用NCB設計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上游引物序列為5′GAACTAAGACCAACACGGAT-3′,下游引物序列為5′-GAGGGTAGGAAGGGAAAG-3′,其預期擴增片段大小為500bp,稀釋為20μmo/L備用。
1.4 病毒RNA的提取及反轉錄
將疑似患非典型性豬瘟的樣品充分剪碎,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再加入適量生理鹽水保存于EP管中備用。采用Til法提取病料RNA,隨后用反轉錄試劑盒將提取的RNA反轉錄成CDNA。反轉錄體系(10.0):RNase free dH2O 3.51,5×Prime script buffer 2.0ul,Random 6 mers 0.5 ul,Oligo dT primer0.5 ul,Primer Script RT enzyme Mix 10.5 ulRNA模板3.0μ。產物于-20℃冰箱保存備用。
1.5 APPV的RT-PCR方法建立
PCR反應體系(25.0μl)為:eDNA2.0μl,10xReactionbuffer2.5μl,dNTPMix1.0μl,TaqHs0.5μl,上、下游引物各0.5μl,加ddH20至25.0μl。反應條件為:95.0C4min;95.0C30s,58.4C30s,72.0C30s,30個循環;72.0C7min。
1.5.1 Mg2+、TaqHs、dNTPMix用量的優化PCR反應體系總體積25.0μl保持不變,分別調整Mg2*、TaqHs、dNTPMix的用量,對反應體系進行優化。Mg2+用量依次為0.5μl、1.0μl、1.5μl、2.0μl、2.5μl和3.0μl,TaqHs用量依次為0.1μl、0.2μl0.3μl、0.4μl、0.5μl和0.6μl,dNTPMix用量依次為1.0μl、1.5μl、2.0μl、2.5μl、3.0μl和3.5μl。在單一變量的情況下,選取目的條帶擴增效果最好的試劑用量。
1.5.2 引物用量及退火溫度優化在Mg2*、TaqHs、dNTPMix用量優化的基礎上,分別改變引物用量(1.0 μl、1.5 μl、2.0 μl和2.5 μl)和退火溫度(52.0℃、52.7℃、54.0℃、55.9℃、58.4℃、60.3℃、61.4℃、和62.0℃、),進行PCR擴增,篩選最適引物用量和退火溫度。
1.5.3 RT-PCR的特異性試驗在上述優化條件下,應用建立的RT-PCR方法對APPV、PRRSV、PRV、CSFV進行特異性檢測,設陰性對照組,驗證該方法的特異性。
1.5.4 RT-PCR的敏感性試驗用質粒提取試劑盒提取APPV質粒,用核酸蛋白質儀測定所構建的陽性質粒濃度,計算出模板的拷貝數。在上述優化條件下,將模板進行倍比稀釋進行RT-PCR,以驗證本方法的敏感性。
1.5.5 RT-PCR的重復性試驗提取APPV陽性病料RNA,以反轉錄的產物為模板,應用建立的RT-PCR方法分別進行組間、組內重復性試驗,以驗證本方法的穩定性。
1.6 臨床樣品檢測及陽性樣品鑒定
將68份樣品病料充分剪碎,加入液氮研磨成粉末,再加入適量生理鹽水制得研磨液,-20℃、保存備用。Trizol法提取病料的RNA,隨后用反轉錄試劑盒將提取的RNA反轉錄成eDNA,然后用建立的RT-PCR方法進行APPV檢測,對檢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7 遺傳進化分析
應用Mega7.0軟件對獲得的陽性序列、GenBank公布的APPV基因序列和同是黃病毒科瘟病毒屬的BVDV-1、BVDV-2、BDV、CSFV等毒株基因序列共同繪制系統進化樹,分析APPV的遺傳與進化規律,豐富完善APPV流行病學資料。
2 結果
2.1 豬非典型性瘟病毒NS2基因的RT-PCR擴增
將疑似患病樣品處理后提取其RNA,用設計的引物進行RT-PCR反應。電泳結果顯示,本研究設計的引物擴增出1條約500 bp的條帶(圖1),與預期結果一致。
2.2 豬非典型性瘟病毒(APPV)RT-PCR檢測的優化反應條件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Mg2+、Taq Hs、dNTP Mix用量單一變量進行優化。結果顯示,當Mg*+、Taq Hs、dNTP Mix用量分別為2.5 μl、0.6 μl、1.0 μl時,擴增的條帶最為清晰(圖2、圖3、圖4)。
固定25μlPCR反應體系的其他條件不變,對引物用量和引物退火溫度進行優化。結果表明最佳引物用量為2.5 μl(圖5),最佳退火溫度為58.4℃(圖6)。
2.3 豬非典型性瘟病毒(APPV)RT-PCR檢測的特異性
對建立的APPVRT-PCR檢測方法的特異性進行試驗,結果表明建立的APPV RT-PCR檢測方法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偽狂犬病毒(PRV)和豬瘟病毒(CSFV)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圖7)。說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特異性強,與其他病原無交叉反應。
2.4 豬非典型性瘟病毒(APPV)RT-PCR檢測的敏感性
采用建立的RT-PCR檢測方法對倍比稀釋后的APPV陽性質粒進行擴增,1%瓊脂糖電泳觀察。用NanoDrop測定6號APPV樣品檢出量為1 μl4.95x10*拷貝(圖8),表明該方法敏感性較強。
2.5 豬非典型性瘟病毒(APPV)RT-PCR檢測的重復性
對樣品中豬非典型性瘟病毒核酸分別進行組間、組內重復性試驗,結果均一致(圖9),表明本試驗方法的重復性較好。
2.6 建立的APPVRT-PCR檢測方法對臨床樣品的檢測應用
利用本試驗建立的RT-PCR檢測方法對68份疑似患病樣品進行檢測,共檢出陽性樣品5份,陽性檢出率為7.35%。將5份陽性樣品的PCR產物進行測序,測序結果證實目的條帶均為APPV NS2基因的特異性片段。測序分析結果與RT-PCR結果高度一致,進一步驗證了本試驗建立的檢測方法的特異性與準確性。
2.7 豬非典型性瘟病毒(APPV)遺傳進化分析
將檢出的臨床陽性樣品RT-PCR產物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測序。用Mega7.0軟件對APPV陽性樣品的基因序列和GenBank已發表的APPV基因序列,以及與APPV同科同屬的BVDV-1、BVDV-2、BDV、CSFV等基因序列進行遺傳進化分析。結果(圖10)表明,本研究中檢出的豬非典型性瘟病毒(SC株)NS2基因序列與所有APPV基因參考序列均處于同一分支,與其他APPV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2%以_上。SC株與中國報道的APPV的親緣關系較近,與國外報道的APPV的親緣關系較遠。且與CSFV、BDV及BVDV均不在同一分支內。
3 討論
豬非典型性瘟病毒(APPV)是中國最近幾年才檢測出的一種新病毒。人工感染試驗證實APPV是一種可以引起A-I型仔豬先天性震顫的病原9]。感染該病毒的仔豬四肢、頭部或全身出現有節奏的震顫[16],強烈的重復性震顫使仔豬無法尋找乳頭,導致仔豬母乳攝入不足,嚴重時會導致仔豬死亡。如果護理得當,大多數仔豬斷奶后震顫現象自行消失以。中國養豬業規模龐大,在受影響的養殖場中發現約1%~2%的流行率,由于養豬業的規模和100%淘汰率,AP-PV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8],促使我們為獸醫臨床診斷建立一種簡單快速的檢測方法。
本試驗根據GenBank中已發表的APPVNS2基因序列,設計了1對特異性引物并且成功建立了一種APPV的RT-PCR快速檢測方法。特異性試驗結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特異性地從樣品中檢測出APPV,而與PRRSV、PRV和CSFV等病原無交叉反應,具有較高的特異性。敏感性試驗結果表明,建立的RT-PCR檢測方法的最低檢出量為1 μl4.95x104拷貝。為驗證該方法的穩定性,本研究進行了組間、組內重復性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復性。對采自四川省遂寧、邛崍等地區的68份疑似患病樣品進行檢測,共有5份檢測結果為陽性,陽性檢出率為7.35%。同時,我們根據陽性產物測序結果利用Mega7.0繪制APPV的系統進化樹[17],發現本研究檢測的APPV SC株與其他APPV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2%以上,SC株與中國報道的APPV的親緣關系較近,并且國內大部分APPV分離株與國外分離株位于不同分支,表明國內的APPV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等與國外分離株可能有所區別。以上試驗結果均表明,本試驗研究建立的APPV RT-PCR檢測方法可應用于臨床APPV的診斷、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為今后開展APPV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技術手段,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ARRUDA B L,ARRUDA P H,MAGSTADT D R,et al.Identification of a divergent lineage porcine pestivirus in nursing pigletswith congenital tremors and reproduction of disease following experimental inoculation[J].PLoS ONE,2016,11(2):e0150104.
[2]楊曉宇,徐雷,殷鑫歡,等.豬非典型性瘟病毒與豬流行性腹瀉病毒雙重PCR方法的建立與應用[J].江蘇農業學報,2018,34(5):1081-1086.
[3]PATTERSON DS,DONE J T,FOULKESJ A,et al.Neurochemistry of the spinal cord in congenital tremor of piglets(type AII)a spinal dysmyelimogenesis of infectious origin[J].Neurochem,1976,26:481-485.
[4]PATTERSON DS,SWEASEY D,BRUSH P J.Neurochemistry of the spinal cord in British Saddleback piglets affected with congenital tremor,type A-IV,a second form of hereditary cerebrospinal hypomyelinogenesis[J].J Neurochem,1973,21(2):397-406.
[5]BAUMGARTNER B G,BRENIG B.The role of proteolipid protei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genital tremors type A I:A review[J].Dtsch Tierarztl Wochenschr,1996,103(10):404-407.
[6]DE GROOF A,DEIJS M,GUELEN L,et al.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A possible cause of congenital tremor type A-II in new-borm piglets[J].Viruses,2016,8(10):271.
[7]DONEJ T,WOOLLEY J,UPCOTT D H,et al.Porcine congenital tremor type All:Spinal cord morphometry[J].Br Vet J,1986,142:145-150.
[8]YUANJ,HANZ,LIJ,et al.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 as a novel type of pestivirus in pigs in China[J].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2017,8:862.
[9]POSSATTI F,HEADLEY s A,LEME R A,et al.Viruses associated with congenital tremor and high lethality in piglets[J].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2018,65(2):331-337.
[10]POSTEL A,HANSMANN F,BAECHLEIN C,et al.Presence of 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APPV )genomes in new-born piglets correlates with congenital tremor[J].Sci Rep,2016,6:27735.
[11]許古明,葛士坤,張凱照,等.豬非典型瘟病毒的基因組特征分析及熒光定量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善醫科學,2017(11):1357-1362.
[12]MOSENA A CS,WEBER M N,DA CRUZ R A S,et al.Presence of 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 (APPV)in Brazilian pigs.[J].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2018,65(1):22-26.[13]BEER M,WERNIKE K,DRAGER C,et al.High prevalence of highly variable 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es found in Germany[J].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2017,64(5):22-26.
[14]ZHANG H,WEN W,HAO G,et al.Phylogenetic and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 in China.[J].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2018,65(1):202-204.
[15]夏文龍,余樹培,吳植,等.熒光定量RT-PCR檢測高致病性PRRSV接觸感染仔豬增殖動態[J].江蘇農業科學,2018,46(10):169-172.
[16]張文波,吳松松,鄧舜洲,等.一種新型仔豬先天性震顫及其病原的初步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2017,44(7):2147-2154.
[17]董安國,高琳,趙建邦,等.基于DNA序列的系統進化樹構建[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6(1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