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心理學家弗拉雅爾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元認知理論。隨著該理論的出現和不斷發展,關于閱讀理解能力的研究也在不斷發展和延伸。研究者越來越意識到元認知策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本文旨在參考其他學者進行的元認知與閱讀理解能力的實證研究,對元認知監控、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知識對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進行了分別闡述,論述了三者與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之間的關系,并給出相關的教學建議,即如何將元認知三成分結合起來,應用到大學生閱讀理解策略的培訓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元認知監控;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楊薇,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基金項目】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和改革項目“創新創業融入應用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立項文號:粵教高函[2016]236號);質量工程項目“外語教育產學研協同創新創業研究”(CJ2018030)。
一、引言
弗拉雅爾(1979)認為,元認知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元認知監控、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知識包括:1.對認知主體的知識(人的知識)如在閱讀活動中,讀者對自己的語言能力等方面的認識;2.對認知策略的知識,包括有關認知策略運用的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3.對認知對象和任務的知識,如在閱讀活動中對閱讀目的、任務及材料特點的認識。元認知監控,是指認識主體以當前的認知活動為對象,不斷進行一系列積極的監測、控制和調節活動、結果檢驗、自我評價和適時采取補救措施等。元認知體驗是認知主體所意識到的情感體驗或認知體驗。學術界將元認知體驗分成三個階段:認知活動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元認知體驗。關于任務的把握程度的體驗普遍被認為認知體驗的初期體驗。認知活動的中期體驗主要表現在對目前學習過程的體驗,對遇到困難和障礙的體驗;認知活動后期體驗是關于做事效率是否達到預期效果以及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收獲等方面的體驗。
二、元認知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影響
1.元認知知識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影響。紀康麗(2002)通過對大一學生進行閱讀元認知策略培訓來提高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元認知知識。結果表明:學生對元認知策略普遍持肯定態度。孟悅(2004)通過對大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策略的培訓,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整體理解水平和閱讀速度。學生對策略持認同態度。高勤(2005)在中國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閱讀的實證研究中發現“英語閱讀信心”和“英語閱讀效率”兩方面的知識與英語閱讀策略的使用密切相關。張彥君(2004)通過學習者訓練采用課堂上“元認知策略培訓”和課后簽署學習者合同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她指出學習過程中注意及時反思自己的思維路徑,確定和調整思維方向,以保證思維活動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經常進行這樣的反思,并用以調節和指導自己的學習行為,就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元認知水平。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差別很大,但是都能體現元認知知識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2.元認知監控對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影響。Baker和Brown (1984)指出閱讀理解包括所有的元認知技巧和活動。他們給出9項與閱讀相關的監控活動:(1)確定閱讀目標;(2)根據不同的目的調整閱讀方法和策略;(3)研究閱讀重點;(4)了解閱讀材料和結構;(5)利用已有知識以對新內容更好地理解;(6)了解篇章內部關系;(7)對閱讀過程進行評價;(8)解決閱讀中出現的問題;(9)根據合適的標準評價自己的閱讀理解水平。
文秋芳(1993)發現,提高能力最好的辦法是通過自己不斷探索和反復試驗,在自我嘗試自我探索過程正是主觀能動性的體現。而自我監控是學習者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自我發展,實現學習目標的基本條件。可見,只有提高監控水平,才能有效控制認知活動,才能更好地發揮元認知策略,從而提升元認知能力和閱讀水平。
3.元認知體驗對提高閱讀能力的影響。胡學文(2002)提出外語閱讀過程的相互作用模式 ,當模式合成器加工出來的 “ 最可能的解釋” 與讀者最初產生的圖式知識不相矛盾時 , 預期便可證實。反之讀者會產生心理徘徊,以為調用了錯誤的圖式,從而進行回讀或是后面的閱讀中進一步判斷前面的推理。讀者會借助元認知體驗不斷取 消原來 的圖式 、采用 新 的 圖式知識進行補充、修改和完善。元認知體驗在閱讀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唐琳妍(2006)發現,元認知體驗可以激活相關的元認知知識,使長時記憶中的動態的調節過程和靜態的元認知知識銜接起來。朱厚敏(2007)認為隨著閱讀的進行,閱讀體驗也在相應地發生改變,積極的元認知體驗會激發讀者的認知熱情和潛能,從而提高認知加工的效率。
三、小結
主體元認知知識的豐富性,體驗的深刻性和監控的主觀能動性是直接影響到主體使用策略的有效性和自覺性。筆者發現,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者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三者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同時在閱讀理解的提高層面,三者功能的充分發揮是缺一不可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策略的效果發揮,從而直接影響預期目標的達成。如果三個方面能在閱讀教學中能得到有效地結合和利用,那么將對閱讀教學產生深遠意義的影響。
四、教學建議
對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教師應該用激情引起學生的共鳴,個人興趣是以主體特點和心理品質為轉移的,但它也可以通過外在條件作用下加以培養形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應展現自己的激情與活力。
教師應在閱讀活動進行前適當導入與閱讀材料相關的一些背景知識,幫助學生熟悉閱讀主題,降低閱讀障礙。
在英語教學初期,老師的監督尤為重要。在劉宇晶(2013)的相關性研究中顯示,元認知監控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其監督和引導下,學生能清楚每一步需要做什么并且能夠自我監控。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將策略教學作為教學中的一部分,有意識,有組織地長期對學生進行策略方面的訓練,促使學生意識到策略的重要性和使用性。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過程中應注意閱讀策略的引導。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學生,尤其是成年學生閱讀習慣已經養成,很難改變,閱讀能力低下的學生喜歡按照逐字逐句進行閱讀,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注重策略方法的引導和監控。
在英語閱讀結束后,要引導學生聯系學習任務、目標、回憶和思考自己的學習過程,想一想自己在閱讀過程中使用了哪些策略和方法,讓學生自我評價閱讀過程中的長處和有哪些可以汲取的教訓,采用何種補救措施等。鼓勵學生撰寫閱讀周記和心得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反思意識。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元認知監控、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知識對大學生閱讀水平有巨大的影響。教師應深入研究三個要素和其他相關因素是如何影響閱讀能力的問題,以期能盡早實現提高閱讀教學水平,從而最終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目標。
參考文獻:
[1]Flavell,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4).
[2]Baker L,Brown A L Metacognitive skills and reading. In:P.D.Pearson ed.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J].New York:Longman, 1984:353.
[3]文秋芳.英語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3).
[4]唐琳妍.試論元認知體驗在閱讀活動中的作用[J].長沙大學學報, 2016(1).
[5]朱厚敏.論英語閱讀中的元認知體驗[J].教學與管理,2007(11).
[6]紀康麗.外語學習中元認知策略的培訓[J].外語界,2002(3):14-20.
[7]張彥君.通過學習者訓練培養學習者自主性的實驗[J].外語界, 2004(1):54-61.
[8]劉宇晶.元認知監控在大學英語專業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創新教育,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