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的共同精神和集體意識的儀式化表現,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傳承和人類文化生態的建構中具有重要意義。但在當下文化和經濟綜合環境影響下,非遺也面臨著現實的發展困境。非遺需要尋求新的傳播和發展途徑,如果讓非遺同動漫產業相結合,促進非遺文化與動漫符號、形象與產品間的轉化,將能開辟一方新天地。
動漫是一種形象表現的符號,具有親和力、感染力等特點,與觀眾心靈相通并成為一種跨越國界的共通語言。動漫對于非遺的生存意義,就在于動漫能夠拓展無限大的創意空間。動漫可以從精神主題、形象譜系和審美訴求三個方面開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具體途徑。非遺與動漫的融合與轉化,是一種藝術上的再創造,它不是二者的簡單相加和重疊,而是通過創造性的藝術形式,讓動漫和非遺雙向互動、共贏共生地生存和發展。本文重點探討如何以創意為紐帶,實現非遺文化與動漫實物產品間的轉化。
一、非遺文化元素與動漫實物產品間轉化的途徑闡釋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表述為“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由此可見,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包括無形的“實踐、表演、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包括了這些無形事物的有形載體一一“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無形的文化及其有形載體是密不可分的。基于對這些基本概念的認識和理解,我們便可以拓開更廣闊的融合轉化思路。
在當下的實踐探索中,不少地方也開始以創意為橋梁,通過動漫創作,以動畫、漫畫等動漫文化產品為表現形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傳統民間文化向動漫語言的轉化。非遺也成為現代動漫作品中的表現內容,逐漸成為以動漫作品為載體的動漫符號,也建立起了與動漫產業之間的關聯。這一轉化趨勢在實踐中得到了印證。2006年的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國家文物局舉辦首屆中國文化遺產動漫大賽掀起了數字動漫結合中國文化遺產創意之潮流。此后的幾年間,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數字動漫作品層出不窮。如云南大學推出的三維動畫《納西族》,生動地再現和解讀了東巴文化中已瀕臨消失的文化場景;安徽的動畫系列片《淮南子》揭示了傳統文化中獨特的思想意蘊與人文精神;中國美術學院的《戲曲百集》反映了我國多種戲曲文化等。
非遺與動漫轉化的產業鏈中,真正的起點是創意。而創意也貫穿著整個產業鏈的始終,在創意指導下創作出來的動畫、漫畫等動漫作品是對創意最直接、最具體的展現。通過動漫創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以多種形態成為動漫作品的表現內容,通過動漫美術設計、音樂設計、故事設計和動漫類型,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被表達為不同的動漫影像、造型。
從動漫產業鏈的角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動漫產業化可以概括為以下兩種模式。其一是從非遺到動漫的視角,表現為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創意的起點,創作出非遺題材的動漫作品,然后通過對動漫符號的開發利用,使凝聚在其中的非遺文化獲得傳播和傳承;其二是從動漫到非遺的視角,表現為在普通動漫產業鏈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動漫衍生實物產品和動漫衍生行業的環節,作為動漫符號的載體參與到動漫產業的延伸和傳播之中。
二、從非遺到動漫:普通衍生實物產品的開發方式
非遺通常以文化產品為媒介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而動漫的衍生產品也是凝結了動漫符號的文化消費品。學者周憲在其著作《視覺文化的轉向》(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105頁)中指出,“消費品也是一個充滿了價值、意義和等級位置區分性的標志物。人們擁有、使用和展示這些物品,也就是認可并傳遞物品所具有的意義、價值和區分性。”所以,從傳播的角度來說,這些作為消費品的衍生實物產品實際上是動漫符號的傳播載體,消費者對動漫衍生實物產品的購買也是一種動漫符號的傳播過程。簡單舉例來說,載有“灰太狼”圖案的手表,是喜羊羊系列動漫作品眾多衍生產品之一,同時也是傳播喜羊羊動漫文化的載體之一。
從非遺到動漫的視角來看,非遺可以作為文化資源和創意來源。此時,非遺文化元素成為動漫作品的表現內容。這能夠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到動漫產業鏈中,也能以動漫形象和衍生品傳播的方式傳承和傳播非遺文化。非遺題材的動漫作品,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動漫轉化,凝結融合在動漫符號之中。對非遺題材的動漫作品進行產業開發的普通衍生產品,承載著非遺文化的動漫符號,每一個非遺題材的衍生產品都成為非遺的傳播載體。動漫消費者對這些產品的消費行為,既促進了非遺的傳播也使非遺文化以動漫產品為載體悄無聲息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
對于非遺動漫的產業化開發而言,衍生產品的開發使凝結在動漫創意和動漫符號中的非遺具有了更加多元化的載體,豐富了非遺文化產品的表現形式和向受眾的展現方式。以象棋為例,象棋是我國列入國家級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象棋王》是由動漫企業鴻鷹世界與中國棋王胡榮華協作共同打造的象棋題材動畫片,講述了一個叫“無悔”的小學六年級學生為實現自己“象棋王”的理想勇敢奮斗的故事。該片使象棋的諸多文化元素融入動畫角色、動畫劇情、動畫道具等內容中,創作出凝結了象棋文化的動漫符號和內容。在衍生品的開發環節,印有《象棋王》角色形象的服飾和文具、以動漫中的道具開發的玩具等普通實物衍生產品,既是承載著《象棋王》動漫符號的文化商品,也是象棋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元素的傳播載體。這類文化商品不僅向消費者傳播動漫文化,也傳播著非遺文化。
作者簡介:
臧國超,女,工程碩士,講師,現供職于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