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甜芬
摘 要:本文針對學生英語閱讀薄弱的問題,以深入研究此次英語閱讀命題本身為出發點,從宏觀上總結英語閱讀部分的四大特點,分析導致學生英語閱讀薄弱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最后研究具體的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建議,提出以閱讀為基礎發散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觀點,希望能為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指明思路。
關鍵詞:閱讀策略培養;教學建議;自主思維
一、閱讀材料特點
中考英語閱讀板塊總體上符合課標要求,試題設計以穩為主,穩中有進。本文第一步工作是結合具體試題分析此次命題有哪些特點,為研究命題對今后教學策略的導向作用打下基礎。通過仔細剖析,本文總結出中考英語閱讀板塊具備以下特點:
1.選材真實,貼近生活。
試題設計均從學生理解、貼近生活實際的角度出發,選材真實、貼近生活、趣味性強、信息量豐富。有效避免學生考試過程中過于緊張,從試題中品味生活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用于生活的興趣。命題結構布置合理,注重語言材料知識性強,趣味性強的同時,又不乏教育意義,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跨文化的意識。
2.注重基礎,考察綜合能力
題干簡潔明了,試題不偏不怪,知識點覆蓋率高,突出基礎知識、重點知識考查,有利于引導學生擺脫題海。科學地檢測考生綜合使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注重考察學生在英語方面的綜合能力。
3.滲透情感,升華德育。
二、學生存在的問題
在歷年的英語考試中,學生閱讀存在問題的現實經常暴露出來,對其加以分析已刻不容緩。任何事物有果必有因,正確分析矛盾主因是解決矛盾的重要工作。導致學生閱讀薄弱這一問題的原因是紛繁復雜的,如何從這些紛繁復雜的原因中把握問題實質,是正確分析矛盾主因的關鍵。
1.基礎薄弱,心理畏懼
筆者曾對任教的三(7)(8)班80名學生設計了一次英語學習問卷調查,其中一項是:你認為你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哪一項最需要加強?在80份有效問卷中,52名學生(65%)認為閱讀為最需要加強的項目。分析其原因不難發現,在處于英語學習基礎階段的學生,其詞匯、語法、母語習慣等均在阻礙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提高,而歷次的考試后在閱讀上的失誤又進一步加劇了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畏懼。
隨著學習的深入,單詞的大量增加,學習難度的增大,學生中難免出現兩極分化。而初中英語教學又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轉折點,如何幫助學生把握英語的學習方法和規律,盡可能避免差距的加大是擺在初中教師眼前的重要課題,重視基礎是突破口之一。
2.題海戰術,而又不加以分析
題海戰術狹義上講是指為達成某一任務(多指考試或檢測),進行大量的、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做相關習題而并不考慮其質量與效率。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在尋求不到較好的教學方法時,少量教學工作者可能會拿起題海戰術“祭旗”。
誠然,題海戰術在應對考試之時,的確可以提供足夠的做題經驗與做題方式。但題海戰術是一個逐漸累積經驗的過程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當然取得這些效果的前提是要自己在題海戰術中多思考、多總結,這樣題海戰術才有效果。少數教師和學生在總結分析方面需要加強。
3、孤立學習,強調技巧
不可否認學生在閱讀中必須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養成好的閱讀習慣以提高閱讀能力。然而,少數教師過分重視對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指導,使學生養成技巧論的奴役者,短期內的確對提高閱讀得分有所幫助,但從長遠上看其影響并制約著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與提高。
英語閱讀教學不能孤立存在,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必須從多個角度去進行,不是單純得設置閱讀專課就能解決的。從宏觀上講,閱讀是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的綜合表現。
三、教學建議
在總結出英語閱讀命題特點和分析出導致學生閱讀薄弱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后,并不代表閱讀教學分析的任務就結束了。閱讀提高有待研究出具體的教學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根據以上分析成果,本文具體制定了以下教學建議,雖不全面,但根據筆者教學經驗,這些建議是有借鑒意義的。
1.重視基礎,樹立信心
從歷年的考試中可以發現,命題嚴格遵守教育部和考試中心的要求,堅持英語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在命題原則上把新課程理念融入到設題思路中,立足語篇,注重語境;重視基礎,強調運用,體現了語言能力、智力能力和社會閱歷的有機結合。重視基礎是重要原則之一。在加強學生英語基礎的同時,我們還要增強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自卑感是智力發展的最大障礙,會壓抑人的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使思維變得遲鈍,會在英語閱讀中造成畏懼心理。
2.教學趣味化,重視反思
考試的選材內容情景化、趣味化,考生考試過程中能有效擺脫考試的壓力。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只有達到這種境界的同學,才會認為學習也是一種樂趣,對學習如饑似渴。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益于培養世界意識。在教學中,筆者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
考后多年來的習慣是關注學生得了多少分,排名如何。然而我們忽視了學生的發展,我們應該花更多的經歷在學生在哪方面失分,哪些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有待加強,只有在不斷的總結中,才能經驗更豐富、處理方式更完善、教學思維更廣闊,
3.尋找突破口,因材施教
不可否認,即使是在英語學習初級階段的學生也由于各種復雜原因表現出細微的差距及個性,如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進行創造性學習是每一名教學工作者面臨的難題。在經歷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總結學生的特點,分類尋找突破口,因材施教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結論與展望
本文針對中考英語科目中反映出的學生閱讀技能薄弱問題,從 “解析試卷、總結原因、提出辦法” 三個角度分析解決矛盾。經過研究總結,筆者認為閱讀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光要靠學生這一主體思考著如何學習,教學工作者這一主體更應思考著如何教學。只有雙方共同努力,重視基礎,因材施教,才能打破“閱讀”這一紙老虎。
參考文獻
[1]王進軍.綜合英語教學原理? [M].廣東:中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
[2]張悅.發散思維教學在課堂上的應用 [J].北京:民主教學,2002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安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