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慧敏
摘 ? 要:當前,我國生態林業發展正處于嚴峻時期,面臨著各種問題,在此形勢下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思想體制、制度、所有制結構等方面進行創新,從而實現變革林業生產關系和解放林業生產力的目標。鑒于此,針對建設林業生態進行深入剖析和探究,為促進生態林業建設提供意見。
關鍵詞:生態林業;建設方略;經營方略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2-0006-02 ? ? ? 中圖分類號: F326.2 ? ? ? 文獻標志碼: A
從1998年開始,我國進行了大規模的生態保護和建設,在林業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隨著新時期的來臨,林業面臨著各種問題、挑戰和要求。因此,需做到以現代林業經營理論為指導,借鑒經濟學家的一些研究成果,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措施。
1 ? 當前生態林業發展的概況
1.1 ? 生態林業的現狀
1.1.1 ? 生態林業水土流失嚴重
據資料統計: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已經達356萬km2,約占國土面積的1/3,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億t,每年流失土壤養分相當于4 000萬t標準化肥,并以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積1萬km2的速度發展。20世紀50年代,長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積為36 km2,到了90年代已經上升到56萬km2[1]。這些駭人聽聞的數字背后透露出生態林業中水土流失的嚴重,對我國這樣的林業大國而言,更是一個災難。
1.1.2 ? 土地沙化嚴重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沙化極為嚴重的國家,共擁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其中有886.67 km2農田以及66 666.67 km2的草場受到風沙的襲擊,而我國就有60%以上貧困縣處在這樣的風沙地段。
1.1.3 ? 濕地萎縮嚴重
隨著人們一味地追求經濟的發展,各種活動接連出現,濕地的開墾和改造、泥沙堆積的現象接踵而至,在沿海或城市的周邊都出現了大面積萎縮。
1.1.4 ? 生物多樣性銳減
相關資料顯示,已經有640個世界性瀕臨危險的物種存在,而我國竟然占有156種[2]。在外來物種的入侵、不健全的自然網絡、人為干擾因素等情況下,促使生態系統以及關鍵物種棲息地沒有得到全面的保護。
1.2 ? 當前林業面臨的問題
1.2.1 ? 生態林業系統運行不足,資金渠道不通暢和投資效率過低
因為西部大開發,構架開始對“六大林業”進行整合,確立了以大工程帶動大發展的跨越式發展道路。由此看出,國家加大了對林業的投資力度。但細究起來,現行林業資金方面的運行,嚴重影響了林業資金建設中的使用效率。
1.2.2 ? 缺少地類規劃
由于大規模的砍伐活動,我國的生態林業遭受到了破壞,在發展中具有盲目性,從而促使土地資源存在稀缺性和生態功能中的差異性,從客觀角度上說就是進行地類規劃[3]。
2 ? 更好地經營生態林業的相關舉措
2.1 ? 規劃地類,分類經營
林業的地類規劃是在分析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與社會等因素的時候,對不同地類林業發展的主導功能進行研究。生態經濟學原理是指導林業的地類規劃,研究對象就是小區域的生態系統,對不同區域里的不同物質、能量和功能進行地類分工,并在其中找出相應的規律。
分類經營是現代林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需要建立在地類規劃的基礎之上,按照林業中的主導功能和要求開展具體區分工作。同時,按照各類特點和規律,確定林業的經營體制和模式,實現森林運營。
2.2 ? 協調統籌,區別對待
林業之所以實施“地類規劃、分類經營”,其目的是便于區別對待林業經營管理。實現商品性林業,就需要實現市場的資源要素分配,體現在民間資本的吸收,從而展現出林業用地上所具有的積極作用[4]。而公益性用地則不同,為了顯現“公共產品”這一特性,需要注重國家方面的直接投資和大力投資。生態林業要做到統籌,需要建立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注意將生態林業和高效農業之間的關系處理好,以確保林業實務性產品不斷地發展。
2.3 ? 政策優化,發展產業化
2.3.1 ? 生態林業基金制度的建立
要建立生態林業基金制度,就需要擴大生態營林的資金來源。生態林業的建設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任重而道遠。想要擴張和運行,則需不斷完善生態林業建設,并且提供資金的投資源泉[5]。目前,我國森林生態效益中的補償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森林生態的效益補償資金和一些地方的森林生態補償資金。
2.3.2 ? 投資方式的改善
提高國家財政營林投資效率,是實施生態營林“效用購買”的前提條件。據調查,很多專家一直以來都認為,在生態公益林建設領域中,應該以建立財政投入為主,吸引和鼓勵社會多種經濟成分下的人們,積極地參與多層次投入機制和多元化社會融資機制。對生態營林實施政府或政府代理的生態營林“效用購買”,并在營林期內實施“合同管理”。
3 ? 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在合理利用生態林業資源的基礎上,才能強化并對其循環利用,成為相關部門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對于當今社會而言,生態林業治理是一項長遠且必須開展的工作,為了進一步促進生態林業資源的利用效率,必須利用經濟、政治以及其他措施來進行有關工作,不同的部門和個人都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參考文獻:
[ 1 ] 張婷婷.林業生態經濟體系建設分析[J].黑龍江科學,2018,9(22):154-155.
[ 2 ] 穆璀鴻.生態林業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今后建設重點—以隆德縣為例[J].江西農業,2018(22):99.
[ 3 ] 趙禮.新形式下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J].綠色科技,2018(21):137-138.
[ 4 ] 王淑東.淺談現代生態林業的構建[J].山西農經,2018(21):62.
[ 5 ] 黎平,曾玉林,陳建成.論我國生態林業建設方略[J].綠色中國,2005(01):29-31.
(收稿日期: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