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
摘 ? 要:油松移植對移植苗成活率的影響較大,且直接關系移植成活后的生長態勢與樹形。近年來,在綠化環境和生態環境重要性逐漸突顯的背景下,油松不僅能夠增強城市綠化效果,還能對自然災害進行抵抗,使城市生態環境得以改善。將油松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闡述了移植和栽培管理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2-0065-02 ? ? ? 中圖分類號: S791.254 ? ? ? 文獻標志碼: B
關鍵詞:油松;移植;栽培管理技術
油松原產地為中國,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且分布十分廣泛,屬于北方地區常見的造林樹種,在營造水保林和用材林中發揮重要作用。油松的根系發達且耐腐朽性強,所以也被應用于建筑物與家具中,具有較高的綜合利用價值。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油松移植與栽培管理技術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 油松移植栽培過程
1.1 ? 樹齡和樹形
油松樹齡會直接影響種子質量與產量,若樹齡較小,將難以遺傳后代,難以區分林木質量;若樹齡較大,會增加經營管理難度,難以改良種子,對其遺傳品質產生不利影響[1]。一般情況下,油松最理想的移植時間是20~30年,此時的樹種性狀可以突顯出來,為林分與樹種管理提供必要幫助。在選擇樹形方面,盡量以優美樹形和一致性規格林木為主,及時修剪死枝與不良枝,確保其美觀。
1.2 ? 起苗
在起苗過程中,要求攜帶土坨,且規格越大,實際的成活率就會越高,成活后的生長態勢也可觀。另外,結合攜帶土坨的具體規格,選擇其直徑外圍位置,向下垂直挖掘20 cm深度,隨后斜向內進行開挖處理,以免土坨裂根或開散。同時,要剪短多余根部,不允許鏟或刨,而且用力不宜過大。對土坨進行捆綁的目的是確保其完整性,避免植株過度喪失水分,進一步優化植株成活率。其中,需使用草繩纏繞苗木根頸部位一圈,打結后選擇垂直樹干方向,纏繞土坨周圍,并且水平纏繞3~5圈即可。為有效規避散坨問題的發生,特別是土質相對較軟的情況,要盡量少纏繞草繩。如果土質相對堅硬,則需要多纏繞幾圈草繩。
1.3 ? 運輸
在運輸油松的過程中,若運輸距離較短,一般不會出現問題。而在長時間的運輸過程中,要求裝車的順序合理,并對樹形進行保護。而且,應盡可能選擇陰天或夜間出行,在裝車以后使用篷布與草簾進行遮陰處理。盡量將運輸的時間控制在24 h內,避免對移植的成活率產生不利影響[2]。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運輸的過程中,要持續澆水。如果樹苗的高度不超過3.5 m,需采用人工處理方式,若高度稍高,可選擇工具車進行處理。
2 ? 油松栽后管理技術
移植油松后,需采取科學合理的栽后管理技術,才能改善油松的生長發育效果。
2.1 ? 移植季節
油松大苗在任意時間都可以移植,盡量選擇春季與秋季。若油松正處于發育旺期,則不宜進行移植,主要原因是此時油松植株所需水分量較大,一旦挪動根系,將致使樹體喪失過多水分,影響移植后的成活率。
2.2 ? 選擇良種基地
2.2.1 ? 油松樹體管理
在樹體管理的過程中,應針對其母樹修剪與整形處理,確保樹形更加優美。重點將樹體多余枝芽以及病蟲枝剔除,不斷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使得生長關系得到有效調節。其中,截頂是十分關鍵的技術方式,能夠提高樹體開花以及坐果率,為提升油松實際產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截去部分應為成樹高的1/3左右[3]。
2.2.2 ? 土壤管理
具體指的是針對種植土壤實施水肥管理。其中,油松良種基地就是生產優良油松種子的基地,在樹體生長與發育的過程中,所需營養物質量較大。只有具備較高的水肥條件,才能促進油松樹種的正常生長,不斷增強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在油松移植并成活以后,需在生長期每間隔2個月澆1次水,將施肥次數控制在2~3次,盡量選擇早春時節土壤解凍以后進行。
2.2.3 ? 花粉管理
油松屬于雌雄同株樹種,花粉實際數量與傳粉的方式都會對種子產量以及質量帶來影響。而在栽培管理技術應用期間,因無性系來源存在差異,或者雌雄花期不遇等,都會影響花期。為此,需強調花粉管理的重要性。
2.2.4 ? 病蟲害防治管理
在油松種植期間,病蟲害的防治需踐行及時發現的基本原則[4]。一旦發現病蟲害,必須及時采用藥物加以防治。在冬季,可以將石硫合劑涂在樹干或者噴施在樹干之上,對蟲卵與蛹進行消滅處理。
3 ? 結束語
綜上所述,油松是我國分布相對廣泛的樹種,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尤其是在城市化建設和園林綠化中,對油松的應用愈加頻繁。而油松也憑借其自身的優良特性,被廣泛應用于其他領域中。
為此,油松種植與栽培十分關鍵,特別是移植與栽培管理技術,必須要結合油松種植的實際情況,對油松樹體、土壤、花粉、病蟲害防治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以保證油松正常生長,提高移植后成活率,充分發揮其價值與作用。
參考文獻:
[ 1 ] 黃其山,秦向民,李俊,等.油松移植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4(07):134.
[ 2 ] 華濤.淺述油松移植與栽培管理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6,36(04):183.
[ 3 ] 翁科.油松大苗移植及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園藝,2017(16):48.
[ 4 ] 張海峰.油松大苗移植及栽培管理技術[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2):179.
(收稿日期: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