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恒
摘 ? 要:近年來,東北地區楊樹栽培面積逐漸增加,不僅可以帶動經濟效益的提升,還有助于維護生態效益。在此情況下,為了促進東北地區楊樹的大面積種植,應合理采用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方式,為其后續發展夯實基礎。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2-0104-02 ? ? ? 中圖分類號: S763.7 ? ? ? 文獻標志碼: B
關鍵詞:楊樹;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楊樹屬于東北區域較為重要的樹木品種,歸屬于楊柳科,在實際生長過程中其抗性較強、遺傳性能好,適合廣泛栽培與種植。然而在楊樹實際生長過程中,經常會受到病蟲害因素的影響,導致生長速度與效果降低。針對此情況,提出幾點楊樹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建議,以供參考。
1 ? 楊樹栽培技術
1.1 ? 種苗的選擇與培育
楊樹栽培前,應選擇抗性較強且沒有病蟲害的種苗,根據當地實際狀況,合理地選擇種苗。采用無性繁殖方式,選擇1年生的楊樹枝條或苗木,截20 cm長度,用生根粉進行枝條下部的浸泡,時間為1 h。之后按照每行40 cm×50 cm的規格開展精耕細作工作,每株施加腐熟農家肥5 kg,并按照要求開展灌溉工作。
1.2 ? 造林密度的設計
在楊樹栽培種植方面,密度的設計直接決定樹木生長發育效果,所以在栽培方面應做好密度的控制工作,需要遵循定向培育的工作原則,例如,小莖的木材市場營銷前景可觀,價格很高,所以可先增加栽培密度,然后進行間伐,出售砍伐下來的樹枝,不僅可以提升經濟效益,還能根據林木的生長狀況正確控制密度。一般情況下,最初密度可以控制為4 m×5 m,5年之后輪伐。
1.3 ? 開展修枝與撫育工作
在楊樹栽培工作中,為了提升產量,應重視樹冠的保留,在1~3年時開展修剪工作,去除其中帶有病蟲害的枝葉,待樹干生長到10 cm時,應再次開展修剪工作。一般情況下,樹冠的留存高度為3 m,上部進行特殊修剪處理。與此同時,在苗株大枝修剪的工作中,應在秋季和冬季的時候開展,待楊樹苗株與地面距離為9 m時可停止修剪,保證獲取較為良好的無節良材。
2 ? 楊樹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2.1 ? 枯斑類型潰瘍病的防治
該病發生后,樹皮上會出現很多水漬狀斑點,且稍微隆起,用手按壓會產生濕潤感,之后會干縮成為微陷類型的圓斑,顏色為黑褐色。該病害多發生于春季,在5—6月時出現很多黑色的小點,屬于病菌分生孢子器。秋季出現病斑,生長病斑的區域皮層顏色為褐色,通常已經壞死。一般情況下,病害會發生在樹木的主干中下部分,嚴重時導致上部受到影響。此類病害多發生于楊樹的幼苗時期,發病率高,威脅面積大。
在枯斑類型病害防治的過程中,需要選擇抗菌性較高的品種,保證樹苗的優質性,并選擇較為合適的區域進行種植,加大幼苗管理力度。適當的時候可以采用生長劑促進根系的快速生長,使得根系更好地吸收營養與水分,提升樹木抗性。在化學防治方面,可以使用代森銨藥物進行防治處理,并將多菌靈與百菌清等作為主要的防治藥物,每株發病幼樹噴灑劑量控制在2 mL左右。
2.2 ? 腐爛病的防治
腐爛病又被稱為爛皮病,通常發生在楊樹的枝條上,發病后出現干腐與樹梢干枯的癥狀。腐爛病多發生于3~5年生的幼樹中,危害情況較為嚴重,每年秋季與春季屬于發病的高峰期,傳染性很強,會導致幼林出現大面積死亡,經濟損失較為嚴重。干腐類型的疾病主要發生在主干位置與枝葉的分叉位置,發病初期會出現暗褐色的斑塊,導致皮層的組織出現腐爛現象。待病斑水分消失之后,樹皮出現干縮下陷的現象,甚至會產生龜裂;在感染疾病后期,病變會呈現出針頭狀態的黑色物質,若不能合理處理,將會導致樹木的上部枯死。樹梢干枯類型疾病多發生在1~4年生的幼樹樹枝上,在發病初期顏色為暗灰色,癥狀不明顯,在病斑纏繞樹枝7 d以后,上部就會枯死[1]。
在防治工作中,應選擇抗性較高的樹苗與樹木品種,加大撫育管理工作力度,提升抗病性能。在發病之后,使用小刀劃破表皮,采用福美砷和多菌靈等藥物進行噴灑。若發病情況嚴重,每株發病樹木可以噴灑潰腐靈3 mL[2]。
2.3 ? 蟲害的防治
楊樹生長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地老虎、切根蟲、卷葉蛾等蟲害,嚴重影響楊樹的健康生長。在地下蟲防治的工作中,可以將20 kg米糠與0.5 kg甲胺磷均勻攪拌,之后設置在苗株周圍區域,達到良好的防治目的。在地上害蟲防治時,可以采用燈光誘殺的方式消滅害蟲,也可以噴灑敵百蟲藥物,預防蟲害對楊樹苗株生長所產生的影響[3]。
總之,在東北區域楊樹栽培與管理的工作中,應合
理使用栽培技術開展工作,正確選擇種植品種,做好苗木的繁育工作,并加大密度的管理力度,使得苗株生長符合要求。此后還需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結合病蟲害的發生特點與情況,采用藥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預防病蟲害對樹木生長造成的影響。
參考文獻:
[ 1 ] 楊麗霞.楊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花卉,2018,45(08):262-271.
[ 2 ] 吳海峰.試析楊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村科學實驗,2018,22(12):75-76.
[ 3 ] 王大威,張大霞.楊樹栽培種植高產技術要點[J].吉林農業,2018,33(22):81-90.
(收稿日期: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