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年級口語課堂主要意義在于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為中高年級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要切實促進低年級英語口語課堂,課堂教學模式和活動尤為重要。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很好地貼合了教學材料,學生的特點以及我校的小班化教學模式,能有效地對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與反饋,從而促進低年級學生口語學習。本文從英語課堂教學實踐出發,研究如何運用角色扮演促進低年級學生口語學習。
【關鍵詞】角色扮演;口語課堂;評價
【作者簡介】李凡,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金隆小學。
一、引言
角色扮演是一種情景模擬活動,具有將枯燥的教學內容情景化,有趣化的特點。根據小學生生性活潑的特點,將角色扮演運用在課堂教學中,對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大的作用。我校實行小班化教學,班級人數控制在36人以內,角色扮演的運用為學生之間的交流創造了機會,促使學生將語言運用于實際交流中,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了孩子們空間,學生在角色扮演活動中鞏固操練所學知識,實現英語教學的基礎目標。小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極其豐富,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也增強了其創造性思維。另外,小學低年級口語評價,并不能像高年級一樣通過紙筆測試來評價學生的口語。角色扮演提供給授課教師一個很好的評價學生口語的手段。教師能根據學生在角色扮演的表現,即時針對學生的進行評價和反饋,能及時發現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中的問題,從而能讓老師更加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
二、教學實例研究
廣州版小學英語口語教材,教材內容一般包括:Let’s sing, let’s chant, let’s learn, let’s talk, project, story time。其中story time和let’s talk是最好運用角色扮演這一教學手段的。Let’s talk環節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訓練對話,創設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學生在聽說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學習知識。而story time角色多樣,故事趣味性強,適合小組內操作訓練。在其他教學階段,也可以充分運用角色扮演的手段。本文將從課堂教學前期準備、課堂教學以及課后反饋三個方面論述分析如何在口語課堂中利用角色扮演創設愛與活的課堂。
1.角色扮演前期準備。
(1)頭飾準備。本套教學材料有五個常見的動物角色: 袋鼠Koto, 猴子Andy, 兔子Amy, 大象Bobby, 獅子Mr Leo, 還有常見的女孩、男孩的角色。教師在學期初將課堂上需要用到的角色圖片展示給學生,并布置學生進行頭飾制作。在頭飾的輔助作用下,學生很快找準角色,知道自己要承擔什么,要做些什么。角色扮演的順利進行也依賴于學生們制作的英語頭飾。
(2)分組,講明規則。
我校一二年級實行小班化教學,班級人數控制在36人以內。課堂教學活動通常以小組形式進行開展。英語課堂上將學生分為六個小組,方便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例如,在進行故事表演時,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表現的機會。而小組內的學生互幫互助,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幫助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整個小組可以完整地完成故事表演。按照學生的座位編排,將全班分成以下A1A2,B1B2, C1C2六個小組,方便課堂操控。
2.課堂實施角色扮演活動。在課堂中要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必須要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水平。同時作為每個單元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本單元的語言知識點,角色扮演一般不適合在新授課進行,建議在復習課,也就是每個單元最后一節課來進行。角色表演文本根據教師的授課需要,可以選擇低年級《英語口語》let’s talk或story time部分,也可以選擇跟課文內容相當的繪本進行表演。
(1)熱身與復習——為學生做好語言支撐。在口語課堂中,做好前期的熱身和復習,才能為后續新授學習做好鋪墊。熱身環節為課堂常態環節,即每節課都進行的環節。單詞卡游戲(六人小組,一個學生讀單詞,其他五個學生拍出相應單詞,看誰反應快)幫助孩子們認讀單詞,為角色扮演 的語言輸出做好準備。熱身和復習環節從單詞到短語到句子,從學生集體到小組到個人學習層層遞進,每一步都有特定的目的,都為實現活潑的口語課堂以及角色扮演的有趣性做好準備。
(2)鞏固與發展——角色扮演。本環節為整節課中最重要的環節。學生通過前面的幾節課的學習,加上本節課的熱身和復習活動,已經熟悉文本。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程度在小組內選擇角色,進行模擬操練,這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語言操練和語言輸出。在最后表演故事環節,已經分好組的六個小組均要上臺表演,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行語言輸出。在整個角色扮演活動中,小組合作尤為重要。這也能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在整個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作為一個觀察者和協助者。
(3)評價與反饋。角色扮演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為學生創設一個運用口語的情景和平臺。另外一個作用是讓教師通過評價,及時了解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情況。因此,在進行角色扮演前,要讓學生知道教師評價的標準和評價的方式。評價的標準可以由師生共同制定,評價的方式可以有教師評,自評,小組評等方式。根據《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制定了常用的角色表演評價標準。在課堂上常用的評價標準如下,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修改和調整。
一、二年級的《英語口語》書本每學期分別有6個學習單元。建議在每個學習單元最后一課時進行角色表演活動。這樣既有利于檢測學生是否掌握了課堂知識,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語言輸出的平臺,提高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同時,這種持續性的評價活動,更有利于讓教師中肯地去評價學生,關注到學生個體。教師也能通過角色表演活動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能及時對課堂教學進行調整,促進學生對英語口語的學習。
三、結論
實踐證明,角色扮演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手段,為教學注入了生機,營造活潑愉悅的教學氛圍,實現學生愛學、活學的課堂效果。同樣,角色扮演為教師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提供了較好的事實根據。最后,教師在運用角色扮演這一教學手段時,應當注意巧妙處理教學材料,為學生做好語言輸入的鋪墊,掃除語言障礙,同時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才能在真正意義上促進低年級學生英語口語學習。
參考文獻:
[1]譚華靜.角色扮演:英語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載體[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29).
[2]錢彥麗.角色扮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理論與實踐,20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