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意識,發展其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課堂教學是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教學方式之一。本文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實例,探討了如何巧用課堂資源,讓英語場景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語言意識和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課堂資源;英語場景;語言運用能力
【作者簡介】張瑜,常熟市東南實驗小學。
一、引言
語言學習需要良好的載體,新教材中的板塊更好的呈現了有情有景的場面,有完整的情節,有鮮活的情感,清晰的邏輯和豐富的語言表達,更好的為語言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生的語言學習應該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獲取的,在情景互動中自行建構的。學生的語言學習和操練只有一定量的積累,才能有一定質的變化。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我們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表達,讓學生插上思維的翅膀,去思索、去探究。
二、踐行:巧用課堂資源,綻放思維火花——讓英語場景在教學中快樂路演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英語課標承擔著培養學生基礎英語素養和發展思維能力的任務。 一節課是否高效的標志應該看學生是否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
1.由表及里,挖掘文本留白——綻放“一花一世界”的精彩。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問題,竭立挖掘故事留白,引發學生在思維和想象中走進故事深處,使他們逐漸發現故事中隱藏的情節和內容以及更為深刻的內涵,并主動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交流。
(1)多維思考,合理推斷——想象結局。案例6A 《Unit 2 What a day! 》提出問題: The children were hungry and wet. What happened next? 學生發揮想象,給出了一些獨到的答案:
S:They went home at once.
S:They went to the snack bar to have lunch.
S:They bought some umbrellas…
看似幾句簡單的語句,但通過學生的語言組織再演繹出來,效果甚好。教學的過程已經不再是一種告訴學生書本知識,而是給學生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發揮想象的機會,老師能聽到更精彩的回答。在教學中,采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自主發展,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實踐能力。
(2)深度體驗與揣摩——延伸課堂。案例5A 《Unit 1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講述了金發女孩來到樹林里,闖進了三只熊的家里。給學生留下了無限的想象。
1)編寫一個新的小短劇:有學生這樣設計: 金發女孩和三只熊有一天又碰面了,金發女孩感覺很不好意思,就向三只熊道歉:
Goldilocks: I’m sorry. I should not go into your house.
Bears: That’s all right. We are kind. We like making friends. Don’t be afraid.
Goldilocks: Thank you. We are god friends now. T: Oh, I like this ending. They become good friends. The next day, goldilocks’ new friends go to visit goldilocks’ house. What will happen to them ? Discuss in groups to make a new dialogue.
2)要求學生設計一張Goldilocks 房子或者是其中某一間房間的圖片,根據圖片介紹:Welcome to my home. This is my … There is/ There are… Do you like my…?
學生選擇了其中一間房子來介紹:
Welcome to my home. My house is small but nice. There are four rooms. This is my sitting room. There is a new sofa. Let’s have a rest. There is a bookcase. There are many books on it . Because I like reading. There is a cake in the fridge. There are many sweets on the table. Help yourself!
學生發揮想象,根據自己喜好設計Goldilocks 房子或者是其中某一間房間的圖片,描述并介紹,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環境中感受英語學習的魅力,獲得知識。故事留白,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寬度。使學生又自己的個性化的視角去解讀文本,超越文本,領悟文本內涵。
2.由答引問,培養問題意識——走進“一枝獨秀”到“滿園春色”的蛻變。“學生的提問能力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學習能力(黃碧華,2011), 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全面展示他們理解文本的獨特視角和個性體驗,也能鍛煉和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同時對學生進行提問的示范和提問技巧的滲透,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案例5A《 Unit 2 A new student 》 這一部分主要是練習一般疑問句Is there a…? Are there any..? How many..? 的句型用法。首先要求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讀一讀問題,找一找并說說問題的答案。當然,在學生回答時要求以完整的句子回答,訓練學生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在生生問答環節中,要求學生在提出問題后,自主選擇同學回答。以下是部分學生的回答(給出相關詞匯: 書柜bookcase 植物plant 一個,另一個one.. the other..)
(1) How many ball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What are they? There are two balls. One is a football. The other is a basketball.
(2)How many books are there on the teachers’ desk? What colour?There are two books. One is red, the other is green.
3.Is there a bookcase in the classroom?
Yes, there is. There is a bookcase in the classroom.
4.Are there any books in the bookcase?
Yes, there are. There are many books in the bookcase.
5.Is there a basketball beside the football?
Yes, there is. There is a basketball beside the football.
教師先就教材中的問題讓學生來回答,接著讓學生自主提問自主問答。給予學生自己提出個性化的問題以及代表自己的觀點答案。這一環節中,教師由“帶著問題走向學生”轉變為“帶著學生走向問題”,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形成多維開放的動態課堂。
3.由圖述文,凸顯亮點思維——敲開兒童直接智慧的“秘妙”之門。Cartoon time 板塊圖文并茂,內容幽默風趣,文中的插圖是幫助學生復述故事的好資源。
首先我給出表格的形式,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故事的大概。從表格中可以概括故事的大意。其次結合圖文,展開一系列的活動。
(1)Copy 不走樣——Every where, I can copy! 整個單元中學生對于Cartoon time 興趣點最高。學生喜歡那些可愛的小動物,有趣的圖片和幽默的卡通故事情節。小學生都喜歡模仿動畫里的夸張的語言,動作和表情,每到這一環節學生都爭先恐后,躍躍欲試。我首先在課件上呈現打亂順序的圖片,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排序,同時注意配音過程中人物語氣的變化。
(2)舞臺夢想秀——I believe, I can show! 在圖片的幫助下,學生可以選取自己喜歡的角色去扮演,使學生在動畫表演中運用語言。首先讓學生關注這一板塊的語境,結合人物的一些細節描寫。最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選取自己喜歡的角色扮演。利用插圖,表演動畫故事,妙趣橫生。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用英語,說英語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Cartoon time,就是學生展示自我,鍛煉口語能力的“舞臺夢想秀”。
(3)大家來奇思妙想——Wonderful ideas, I can get! Billy is too fat. Billy: Oh, I can’t get out! 故事到這里,結束了。但學生的思維還在延伸,他們會想,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有學生這樣說到:
Billy 最后是怎么出門的呢?At last, how does Billy get out?
他去野餐了嗎?Does Billy have a picnic with them?
他會減肥嗎? Does he want to lose weight?
他還會經常看電視和吃東西嗎? Does he want to watch TV and eat a lot?
他以后知道要健康飲食嗎? Does he want to keep healthy?
學生張開了思維的翅膀,向更遠更深的方向飛去,個性化的想法脫穎而出。
想對Billy 說:(根據學生的內容,已修改過)
Hello , Billy! At weekends, you shouldn’t always watch TV and eat a lot. Watching TV is bad for your eyes. If you eat too much ,you will be fat. It’s not good for your health. Sometimes we can do some sports. We can play football and basketball. We can swim. Please “Love life, love sports”!
新教材中的插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資源,我們教師要把這種有效的教學資源轉化為課堂資源,讓課堂更具魅力,讓學生的思維更廣更寬。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合理,有效地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教材插圖,使教學資源真正為學生所用。
三、結束語
巧用課堂資源,綻放思維火花——讓英語場景在教學中快樂路演:把英語學習時光的動與靜,嵌入神秘的隧道,吸引每個兒童有瞭望世界的開闊視野。讓兒童在英語學習中擁有最美的姿態,讓生命在此刻靜悄悄地綻放。將課堂真正還給兒童,我們才能看到課堂背后的生命價值,才能“遇見”兒童,讓兒童與教材資源、生活場景“深度”遇見。
參考文獻:
[1]馮偉.小學英語微型語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 2015.
[2]周敏.利用插圖提高Cartoon time板塊教學實效的效果[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5.
[3]陳劍.小學高年級故事教學中有效提問的設計與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5.
[4]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M].牛津小學英語4B,5A,6A.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