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韜 戴彬瑩 宋文昊 趙婧璇
摘要:在此活動中,我們主要的目的是去幫助重慶農村地區脫離貧困狀態。我們了解到當地居民收入微薄,生意做不起來,教育環境差,公共設施落后等許多不利因素。為了解決當地的主要問題,我們決定在前往當地并在其商業上做文章——我們決定舉辦一年一度的臍橙節。根據我們的設想,臍橙節會為當地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比如:吸引外來人口的流入,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解決人口老齡化等。這個項目可能會帶動一整片的經濟發展,建立起了更好的交通樞紐,形成良性循環,這對中國的內地扶貧計劃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農村家庭收支;貧困;產業扶貧
一、正文
這個活動的大致計劃。
1.通過網絡了解當地(貧困地區)的各種發展水平等。
2.前往當地的一些特定的地點,如:醫院,人民廣場等。
3.走訪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村子:長凼村和九盤村。
通過網絡,我們初步了解到了貧困地區的一些現狀,有四個主要方面。
1.惡劣的教育環境,匱乏的教育資源。
2.不完善的基建。
3.未得到好發展的商業。
4.人口外流/老齡化。
我們首先去的是人民醫院,調查對象涵蓋了從青少年到老年群體。我們主要調查的向題是關于人們自身在農村的情況,如:你在哪工作和定居以及人們對于農村許多方面的一些看法;如:您認為耕地是一種職業嗎?
我們將收集的資料做了一些小總結,進一步得知了當地人民對此的一個態度以及更多關于貧困地區的信息,比如醫保的情況等。
我們之后去了在當地發展算是好的長凼村,走訪了一共八戶人家,其中有六戶人家給我們提供了有效信息,其中做酒賣酒和耕田的家庭占多數。采訪九盤村的情況就有些坎坷了,由于基建不完善的緣故,我們將近在36'C的烈日之下走了一個小時。采訪的家庭中,除了一家是村醫,其余四家都是耕地為主。這也符合我們的推斷。次日做了數據報告。
我們采訪的第一家是做酒的鄭家,他們家共有四口人,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他們在長凼村屬于小康家庭,在采訪過程中我們得知他們對面正在建的房子是他們父母和叔伯一起住的,新蓋的二樓在除政府資助的錢外其余大部分出資來自他家,并且老鄭的父親還患病基本每年都得花2萬左右在看病上。學雜費在他們家的開銷中只占50/n(1萬元左右),也就是說平均一個孩子一年只花5000元在學費,校服,書本,文具等學習用品上。這說明雖然父母望子成龍可當地的教學水平匱乏,如學校并未要求學生購買課外書增加孩子對世界的認知。
緊接著我們采訪了李女士家,她家一共五口人,卻沒什么地。一畝多的地被拿去開發旅游業——花海了。這家人再次體現了當地人對教育認知的不夠,她家三個小孩初中畢業后就出去打工了。她家算是雙職工家庭,丈夫在縣城開摩托車賺錢,而她在村里的小學做廚師。盡管他們的收入并不高,不過開銷也不大,大部分就在柴米油鹽上,而且孩子們都有工作了,所以也不需要二老操心。
在李女士家得知花海的信息后,我們一路往花海的方向走去,在路途中我們采訪了第三家——郭家。郭老先生今年82歲了,和妻子夏天回來避暑,其余時間都在縣城與孩子們住一起。二老的主要收入是保險和租出去成為花海的地。與另外兩家不同的是他已經有孫子了。我們在采訪時中得知他的孫子大學畢業現在是個公務員,可能因為在縣城生活眼界較廣,郭老并沒有像我們采訪的別家覺得上大學沒用而是非常驕傲自己有個上了大學的孫子。
二、結論
根據我們所調查的數據和所寫的分析,我們對這些現象和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總結。
1.經濟狀況
根據我們所調查的數據來看,很少的農民家庭一年以來最多可以攢下七八萬,然而絕大部分農民家庭只能最多攢下兩三萬甚至收支平衡。我們認為有四點主要原因影響著村民和當地的經濟發展。第一,他們生產的產品并不為大多數人所知,并且他們只能依靠中間商來把商品轉賣到市場上,所以他們只能得到很低的生產成本價錢。第二,生產同一產品的農戶之間并沒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村中的農民絕大多數都是單干的,然而這種營銷模式會限制他們出口產品的區域大小和接受產品的群眾數量,所以無論是長凼村還是九盤村,村民所銷售的土豆,梨或者是其他產品只能在奉節縣或者是重慶銷售。第三,當地的地形因素對于村民來說也是一個潛在的問題。山路地形崎嶇復雜,沒有鐵路和能夠承受貨車來回運輸的公路使這兩個村沒有辦法將大量的產品運輸出去。第四,落后的經濟作物生產方式歸根于落后的生產技術。缺乏先進技術是由于村中資金不足和很多農民不愿意去接受新技術,只愿意用原始的方法去耕作。總的來說,兩村經濟發展落后的原因是源于各個方面的,但是發展潛能是非常大的。并且我們能夠看到政府近年來的幫助已經讓這兩個村莊逐漸轉型,脫離貧窮,這對村民家庭的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2.基礎設施
兩個村莊都沒有基本的醫療保障,村里人若要看病還需要乘車到縣城里面。據我們所知,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老年人,所以他們并不方便去縣城,只能讓子女從縣城買藥然后帶回村里。村中的教育設施也非常的匱乏。往往他們只有一所小學,村里的孩子要上高中都要去縣城,然而很多家庭的父母要在村里干活所以無法照料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此外,村莊并沒有快遞和WIFI的接入,所以在運輸產品或者是村民購買產品都會產生一些不便。并且高昂的流量費用讓很多農民要在一個月交很多錢。
3.受教育狀況
根據我們的對村民普遍受教育的調查來看,村民受教育的水平是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而呈上升趨勢。一般來講,村中年老的村民基本上只上過小學和初中,中年人的話我們并沒有遇見一位上過大學的人,他們最多只是上過高中。相比之下,村中的25歲以下的年輕人都上過大學或者大專,并且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支持他們去上大學的。我們認為村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歸因于家庭經濟的發展和父母思想的轉變以及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4.臍橙節的優勢和限制
臍橙節的優勢是讓村民在舉辦節日吸引全國各地顧客的同時也是減少了中間商的賺差價,并且在活動期間也可以讓營銷不同產品的村民相互合作,互利共贏。這樣,在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村民和村民之間的溝通。但是限制是舉辦這樣的節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預期效果并不一定達到我們所期望的。但是這樣不斷地宣傳和經過一兩次的實踐之后,我們相信臍橙節一定會得到全國人民的認可。
作者簡介:
陳宏韜,Randolph-Macon Academy,美國;
戴彬瑩,Hampton Roads Academy,美國;
宋文昊,鄭州第九中學,河南鄭州;
趙婧璇,太原市同心外國語學校,山西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