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影響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經濟性的各種因素進行剖析,提供了各種解決方案,從而保障了項目的高效經濟運行。
關鍵詞:天然氣;分布式;經濟性
一、引言
目前我國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特別是在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污染防控重點區域和省級重點城市,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商業建筑的熱、冷負荷需求旺盛,而燃煤鍋爐熱效率低、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發展空間受限。因此通過建設包括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在內的清潔能源機組實現冷熱電聯供,不僅僅可以滿足新增供熱、供冷需求,替代分散燃煤鍋爐,有效降低分散供熱帶來的環境污染,而且想方設法提高分布式的盈利能力,努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同健康高效發展。
二、影響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經濟性的因素分析
(一)當地政府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的扶持政策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與常規燃煤機組比較,電和熱的成本確實高,但在能源不斷去煤化、或控制煤炭消耗量嚴格的地區,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高效分布式能源通過冷、熱、電三聯供等方式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負荷中心就近實現能源供應的現代能源供應方式,所以在目前我國上海、長沙、青島、廣東等多個城市制訂了針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鼓勵政策,為分布式能源提供了設備補貼、氣價優惠、市政工程優惠,以及上網電價補貼等的優惠政策。
(二)天然氣價格補貼的影響
獲得天然氣價格補貼或者獲取優惠價格將是決定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初期發展是否順利的重要因素,燃料費往往超過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費用的 50%以上,是最大支出。因此天然氣的價格高低對項目是否具有經濟性至關重要,天然氣價格稍稍走高,就將會使項目的回報期大大延長。由于體制及歷史原因,我國天然氣價格體系較為混亂,往往出現氣價高,導致其產出的電、冷、熱產品價格都較高,失去市場競爭力,特別是冬季出現“氣荒”,更是推高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的首要因素,不利于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推廣利用。如何獲得穩定的廉價氣源是擺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面前的重要間題。燃氣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項目的開展(上一輪漲價直接導致上海絕大多數潛在項目沒有了經濟性,某項目漲價前用戶lOMW裝機每年可贏利2000萬,漲價后虧損1500萬,導致項目擱淺)。
(三)供熱(冷)量和供熱(冷)價格的影響
燃機分布式項目實行“以熱定電”的政策,熱(冷)負荷是影響燃機項目上不上的唯一條件,同時穩定的工業熱(冷)負荷是項目建成后盈利情況的最關鍵因素之一,熱(冷)負荷,以某工程規劃建設兩臺LM2500+G4DLE“一拖一”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供熱量必須達到50T/H以上,對有些客戶如紡織、化工企業可以開發中、低壓蒸汽,為了防止工業熱負荷旁落,可以采取捆綁銷售的政策,實現中低壓蒸汽并存并供。供熱價格一般有當地物價部門核算確定,項目蒸汽價格無法獲得政府補貼而執行煤機價格。
(四)電價的影響
項目無法開展增量配網、微電網、電力直供等業務,電量只能被電網消納,電價又沒有獲得政府補貼,造成多發多虧。
(五)機組選型及設計的影響
機組選型及主要技術指標設計不合理,造成能耗較高,機組無法高效經濟運行。
(六)運行水平的影響
由于運行制度不健全,操作人員水平有限,操作不規范,造成機組非停等事故頻發,無能力保障機組高效安全運營,造成成本增加。
(七)設備管理維護的影響
設備性能的好壞對整個能源系統至關重要,設備的科學管理及可控在控是對機組的有力保障,正常設備維護管理制度缺失,定期工作不按時進行,維護不到位不仔細,造成設備壽命和出力下降,嚴重影響機組效益。
三、提高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經濟性的措施與途徑
(一)爭取和落實政府優惠政策
充分利用分布式綜合能源利用效率高、環保清潔等優勢,積極溝通與引導政府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的扶持政策,在天然氣、蒸汽、熱水、電價、設備投資、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補助和補貼,并爭取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二)與天然氣氣源單位建立合伙機制
努力抓好天然氣供應和氣價控制,天然氣價格將是決定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經營情況的重要因素,天然氣的正常供給特別是在冬季用氣緊張的情況下氣源的持續保障尤為重要,與天然氣氣源單位組建合資公司,充分發揮各目的優勢,揚長避短,合作共贏,爭取實施多氣源多通道供氣方式,保證氣量,平抑氣價。
(三)爭取充足的熱(冷)負荷
積極開拓熱(冷)市場,把供熱拓展作為分布式能源的“生命工程”“頭等大事”來對待,與熱用戶搞好關系,建立合作共贏機制,為保障整個項目的經濟效益,如為防止因天然氣價格的大幅上揚引起的成本增加,在熱(冷)供能合同上明確天然氣熱(冷)量、質、價及價格聯動機制,鎖定收益。
(四)創新優化商業模式
積極吸引政府、供氣、電網、用能企業參股,打造利益共同體。堅持“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商業模式,跟蹤增量配網、微電網、直供電試點,爭取電力直供。積極拓展水、氣等經營服務領域,開發綜合能源供應與服務示范項目。
(五)合理優化機組設計
根據電、熱(冷)負荷合理匹配機組,不斷優化各項經濟指標,使其安全高效環保經濟運行。
(六)努力降低運行維護成本
加強設備維護和技術監督,有效降低主機設備非停次數,提高機組可靠性和經濟性。發揮規模優勢,做好燃機設備長協統招管理工作。結合區域兄弟單位燃機配置情況,可以實施備品備件“聯儲聯備”方案。優選有資質的企業開展聯合檢修工作。推進“一廠多站、遠程集控、少人維護”的區域管控模式,嚴格執行定員管理規定。
(七)推進管控優化工作
積極開展數字化電廠、智能熱網建設,結合分布式能源特點,合理優化機構及人員配置,整合管理和生產力量,提高勞動效率。
(八)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特別是在實際工作中,運行人員的兩票三制,檢修人員的設備管理,現場工作人員的安全作業監督等制度的建立是對機組安全高效運營的有力保障。
經過上述措施的有效建立實施,天然氣能源項目定會發揮出較大優勢,運行經濟性大大提高,實現持久贏利。
四、小結
本文通過對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影響經濟性的眾多因素進行了剖析,并針對間題提出了解決方案,找到了解決虧損的途徑,提高了項目的盈利水平,從而基本確定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可持續高效發展之路,對類似項目具有重要的借鑒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林世平,李先瑞,陳斌,燃氣冷熱電分布式能源技術應用手冊(第一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4-4;268-269.
[2]詹曙光,余小琴,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政策研究與實務(第一版)[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8-11:17-18.
作者簡介:
付道禮,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山東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