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迎春
摘? 要:學生的健康成長包括身體和心靈的健康,在小學教育機制中,心理健康是重要的課程之一。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在不斷深入。本文分析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探究了如何利用家校合作來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和老師在小學生的心理培養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學校和家庭要實現緊密的聯合,才能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9-0008-01
家校合作實際上是當前許多學校教育采用的比較常見的方式,通過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相互配合、及時溝通,達到有效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當前小學生正處于心理心智發育的關鍵時期,有效的心理指導對其今后的人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1.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意義
心理教育在我國目前的教育機制中還是一項比較新的,還處于研究階段的課程,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說,也是比較陌生的課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依靠學校,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通力合作,才能達到明顯的效果。進行家校合作的教學模式是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質和特點的,小學生正處于渴望被家長和老師肯定的階段,通過老師和家長的積極溝通,能夠詳細的掌握學生心理各方面的狀態,有利于學生和家長聯合制定有效的方案來對學生潛在的不健康心理進行糾正和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成長心態。
2.家校合作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加強心理健康認知,提高家校合作意識
首先,家長和學校都要對小學生的成長狀態和特點有一個完整的、正確的認知,比如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都還不成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主觀判斷能力也不足,小學生的性格、習慣以及品行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堅定的意志是當前學校和家長必須認知到的問題[2]。當前,學校的問題就是過于重視學生知識和成績,家長的問題就是將學生的教育完全交給了學校,自己卻不參與其中。因此加強學校和家長的心理教育的認知是非常有必要的。然后,雙方要對合作的工作有一個正確的意識,當雙方都明確了自己的責任,能相互的來了解自己對學生不了解的方面,那家校合作的意識就產生了。具體舉例來說:學校可以組織定期的家長交流學習會,通過學校和家長的溝通、家長與家長的溝通來互相學習經驗和方法,同時家長和教師還可以通過交流來保持一致的教學目標,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邀請一些心理學的專家來對家長和老師進行統一的指導,教授更具有專業性的心理教育方法。
(2)加強師生、家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
在當前網絡信息和智能手機的發展之下,小學生中使用移動電子設備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許多小學生沉迷于網絡和電子游戲,缺少了與外界的溝通,在心理上很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因此,家長和老師要積極的去了解學生的行為動態,對于一些影響心理健康的行為要進行及時的溝通,比如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時,老師可以與學生一起玩,然后以真誠的語氣來對學生給與肯定,“你玩的真的很棒,你太聰明了”,從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然后再說,“你上次的作文寫得也很好哦”,從游戲轉到對學習的肯定中來,然后用婉轉的語氣來提醒學生,比如“如果句子再美一點就更好了”,從而使得學生愿意坦誠的與老師進行溝通。其實很多小學生通常是因為與家長缺乏溝通,而且想要在游戲中尋求成功又缺乏自制力才沉迷游戲。因此老師要認清學生的本質,以關心和肯定的語氣來加強溝通的效果。還可以組織學生和家長進行有關溝通的情景表演,比如用角色互換的方式來讓雙方都能感受到對方的心理,提高溝通效果。老師也可以積極的將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家長溝通,比如有些學生情緒不穩定,老師可以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里與家長的相處模式,從中找到問題所在,與家長一起來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
(3)開展師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除了老師和家長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還要加強學生對心理健康的培養意識。一方面,小學生很容易受到家長和老師行為的影響,會去模仿和學習,所以家長和老師要提高對學生的關注度,幫助學生能夠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另一方面,可以組織一些創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活動的互動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心理狀態。比如可以進行“你畫我猜”、“神奇傳聲筒”、“表演傳達室”等,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與活動,促進雙方之間的交流和親密關系。因為有些家長平常忙于工作,疏于與學生的溝通,從而產生隔閡,正好可以通過游戲互動來促進雙方的感情,還能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和重視程度。而老師可以扮演優秀的催化劑,還能打破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某些障礙,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以便老師能夠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
綜上所述,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引進家校合作的方式,是今后教學的一種重要模式,老師和家長都肩負著對學生的教育重任,發揮著不相上下的作用。所以,可以通過加強心理教育的意識、加強溝通、創建家校參與的教學活動等方式來推動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斷的吸取經驗教育,幫助小學生培養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楊紅.加強家校合作,促進小學心理健康教育[J].好家長,2017(69):26-28
[2]謝麗君.家校合作理念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都市家教月刊,2017(7):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