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 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綜合改革是教育領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改革。為幫助大家全面學習、系統了解和準確把握湖南普通高考綜合改革的政策措施、程序規則等,湖南省教育廳組織有關專家和長期從事普通高考工作的有關同志,對《湖南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所涉及的有關問題,起草了政策解讀,供廣大考生、家長和教師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參閱。
現節選如下:
總體情況
我省《實施方案》的出臺過程如何?
? 答: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2014年9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并確定上海、浙江為首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2014年啟動改革,標志著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正式拉開帷幕。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啟動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
? 國務院《實施意見》出臺后,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把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作為促進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進行全面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省教育廳組織專門力量,認真學習領會國務院《實施意見》精神,積極借鑒第一批、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成功經驗,充分考慮我省原有高考模式、基礎教育發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學科專業布局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高考綜合改革方案。
我省高考綜合改革從哪一年開始實施?主要內容是什么?
? 答:根據教育部總體安排和我省向社會發布的《湖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有關規定,明確我省作為第三批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省份之一,自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即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 我省這次高考綜合改革是對高考招生制度的整體設計,是一次綜合、系統、全面的改革,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內容:一是深化統一高考改革,主要包括考試科目、考試安排、高考成績構成、選擇性考試科目選考要求、改進招生錄取方式等;二是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堅持基礎性,突出選擇性,主要包括考試科目、考試內容、考試組織、考試對象、考試安排、成績呈現等;三是健全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建立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四是推進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
? 從2021年開始,我省普通高校統一考試招生錄取將建立基于全國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機制,簡稱“兩依據、一參考”。
全國統一高考
全國統一考試科目有哪些?
? 答:自2021年起,6月份全國統一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個學科,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語科目考試由聽力和筆試兩個部分組成,只考一次,條件成熟時為考生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全國統一考試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
普通高校全國統一考試招生錄取的考生(文化)總成績是如何組成的?
? 答:考生高考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其中,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總成績。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科目中,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的1門科目,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總成績;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的2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轉換后的等級成績計入總成績,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考生確定選考科目時,為什么要在物理或歷史中選1門,在其余4門中選2門?
? 答:我省《實施方案》規定,考生在確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科目時,應在歷史和物理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這樣設置的主要考慮:一是滿足高校人才培養需要。高校、普通高中和學科專家普遍認為,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物理是自然科學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歷史是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高中階段學習物理或歷史科目是大學階段學習自然科學類專業或人文社科類專業以及其他交叉學科專業的重要基礎。二是符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實際。三是有利于學生個性化成長發展。高考綜合改革后,學生選科有12種組合,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更多機會。
? 同時,為了便于投檔錄取,普通高校在安排招生計劃時,將分物理和歷史兩個類別分別編制;在錄取時,也將按照選物理的考生和選歷史的考生這兩個序列分別排隊錄取。也就是說,同一名考生無法同時在物理和歷史兩個隊列中排隊錄取,因此考生只能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1門參加考試。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什么?
? 答: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的國家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以下簡稱“合格考”)和選擇性考試(以下簡稱“選擇考”)。合格考成績是學生畢業、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的主要依據,也是部分高校綜合評價錄取的參考;選擇考成績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以下簡稱“考生總成績”),是高考統一錄取的依據之一。
合格考包括哪些科目?內容范圍、考試對象是什么?
? 答:合格考覆蓋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所有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通用技術、信息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14門科目。合格考的考試內容范圍為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標準規定的必修內容。合格考的考試對象為普通高中在校學生。
合格考如何組織考試?成績如何呈現和運用?
? 答:合格考科目中,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9門科目由全省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閱卷、統一公布成績。合格考中的其他科目,全省統一制定方案,由各市州組織實施。全省統一組織的合格考每年組織1次,集中安排在高中二年級。
? 全省統一組織的合格考每門科目滿分均為100分,考試成績以“合格”或“不合格”呈現。合格考各科成績合格,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的和高職院校單獨招生錄取的主要依據。合格考成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也是部分高校綜合評價錄取的參考,以及普通高中學校課程管理和教學質量監測的重要參考依據。
選擇考包括哪些科目?內容范圍是什么?
? 答:選擇考的考試科目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學6門科目。選擇考的考試內容為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標準規定的相關內容。
選擇考科目選擇組合有哪些?
? 答:選擇考科目理論上有12種組合,考生須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普通高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辦學條件選擇,具體組合如下:
考生如何確定選擇考科目?選擇考科目什么時候確定?
? 答:科學合理確定選考科目主要是要結合自身興趣特長和優勢、普通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辦學條件進行選擇。
選擇考科目由學生在高中一年級學習結束后即可選擇,在高考報名時最終確定。高考報名前都可以更換所選科目,高考報名結束后不可以更改。但在實際操作時,建議慎重考慮。一是無論哪一學科的學習,隨著內容難度的增加,都可能會遇到困難,有時成績還會暫時下滑,這屬于正常現象;二是選科后,各學科就開始學習所選科目選擇性必修內容,如果一段時間后再更換學科,已經進行的課程很難補課。因此,建議學生選科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征求家長、老師的意見,科學選擇,盡量避免更換學科。
選擇考如何組織考試?成績如何呈現和運用?
? 答:選擇考由全省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組織閱卷、統一公布成績。選擇考從2021年開始實施,每年組織1次,時間安排在當年6月份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考試結束后進行。選擇考每科考試時長均為90分鐘,考試成績當年高考錄取有效。
選擇考科目中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以原始分呈現,直接計入考生總成績;再選科目成績按照等級賦分辦法轉換后的等級分呈現,并計入考生總成績。
為什么物理和歷史按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 答:我省《實施方案》確定,在錄取時選考物理的考生和選考歷史的考生將分別排隊錄取。因此,選擇物理(或歷史)的考生將使用同一物理(或歷史)試卷、考試群體相同,成績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為什么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考試成績要實行等級賦分?
? 答:首選科目相同的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根據個人興趣特長和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要求,選擇不同選考科目計入高考成績。由于再選科目中不同學科試題的難度差異不同,報考相應學科的考生群體也不同,選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因此,需要將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規則進行轉換得到等級分(轉換后考生選考科目成績排序不變),以解決選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問題。
等級賦分的規則是什么?
? 答: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考再選科目每科原始分為100分。轉換時以30分作為等級轉換的賦分起點,滿分100分。將每門選擇考再選科目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依次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為15%、35%、35%、13%和2%。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個分數區間,根據轉換公式計算,四舍五入得到考生轉換后的等級分。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內容有哪些?綜合素質檔案材料如何應用?
? 答: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分為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綜合素質檔案材料一是由普通高中學校用于學生教育。二是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參考。高等學校按照教育部規定,制定綜合素質檔案材料的具體使用辦法,把評價結果作為招生錄取的參考。
通過什么方式記錄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情況?
? 答:采用真實記錄方式,客觀記錄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各方面情況。普通高中學校通過湖南省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平臺,為每一名學生建立個人成長電子檔案。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記錄個人主要成長經歷及突出表現;按照省教育廳統一要求,學生在每學期末整理、遴選具有代表性的記錄材料形成評價記錄表;高中畢業時,根據評價系統原始記錄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生成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其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學分和體質健康測試成績等,由學校、教育行政部門等相關單位統一導入。
高中教育教學
為什么要實行選課走班?
? 答:實施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是普通高中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是適應高考綜合改革的舉措之一,是一項旨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擴大學生學習自主選擇權、滿足不同潛質學生學習需要的重要舉措,是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教學方式改革。
如何開展選課走班教學?
? 答:一是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開齊開足必修課程,創造條件開好選擇性必修課程,積極開發精品選修課程,努力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學校不得為了增加選擇考學科的課時而擠占其他非選擇考學科的課時。二是著力加強隊伍建設。通過購買服務、返聘優秀退休教師、探索“縣管校聘”等多種措施,緩解部分學科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加強教師培訓,加大對富余學科教師的轉崗培訓。三是著力改善辦學條件。通過新改擴建部分高中、嚴格執行招生計劃等措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加強智慧校園建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逐步實現選課、排課、管理、評價等管理活動智能化。四是著力加強選課指導。建立學生發展指導中心,指導學生進行合理選課。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共同指導學生合理選課,減少選課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學校不得強制學生選課。五是著力完善管理制度。探索與選課走班教學相適應的學校教學管理制度,構建行政班與教學班、班主任和導師制有機結合的班級管理制度。加強與選課走班教學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和質量監控,認真探索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評價的科學方法。
為什么要做好學生發展指導?主要內容是什么?
? 答:做好學生發展指導工作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認識自我、學會選擇、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實現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有利于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普通高中綜合育人水平,實現多樣化特色化發展。
? 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主要包括學業指導、生活指導、生涯指導。一是學業指導。主要包括學習觀、學習方法、選課、考試等。二是生活指導。主要包括理想信念、自我認知、文明禮儀、生活保健、心理調適、閑暇利用和人際關系等。三是生涯指導。主要包括升學指導、職業定向和生涯規劃等。
如何做好學生發展指導?
? 答:一是構建特色課程體系。二是建立專業教師隊伍。三是開展多元主題活動。四是拓展豐富職業體驗。五是應用科學評價系統。
普通高校統一招生錄取
錄取方式有什么變化?
? 答:從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依據全國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其中,高校錄取將按選考物理、選考歷史兩個類別來分列招生計劃、分別劃線、分別投檔錄取。考生以“院校專業組”方式填報志愿,一個“院校專業組”為一個志愿單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統一錄取模式。
新高考志愿填報方式有什么變化?
? 答:自2021年起,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采用“院校專業組”的志愿填報方式。志愿填報及投檔的基本單位由“院校”改變為“院校專業組”。“院校專業組”由招生院校根據不同專業(含專業或大類)的選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養需要設置,是志愿填報與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一所高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科目要求須相同。
? 同一高校的不同“院校專業組”之間互無關聯,符合填報資格的考生可以填報某所高校的1個“院校專業組”,也可以填報同一所高校的多個不同的“院校專業組”;既可以連續填報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專業組”,也可以間隔填報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專業組”。
考生須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填報志愿。各招生類型具體可填報的志愿數量將另行公布。
什么是分段填報志愿、分段錄取?
? 答:據初步設計,我省非提前批平行志愿錄取擬實行分段填報志愿、分段錄取。根據實際參考人數的一定比例, 按照考生總成績,從高到低分三段填報志愿和錄取。例如,按高考成績前20%、60%、90%分成三段(實際分段情況以最終公布的文件為準)。第一段考生先填報志愿,隨即投檔錄取;剩余計劃重新公布,未被錄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報志愿后,再進行投檔錄取。以此類推。第三段志愿填報和錄取后,如仍有院校專業未完成計劃的,實行征集志愿。
分段填報志愿和分段錄取的優勢在哪?
? 答:我省2021年合并錄取批次后,如繼續實行現行集中填報志愿模式,考生就只有一次填報志愿和錄取的機會(不含提前批和征集志愿),考生志愿填報及錄取的風險加大,可能出現考生特別是高分考生因一次填報志愿失誤而落榜的情況。實行分段填報志愿和錄取,可以使每一段的考生選報高校的定位更加合理,填報志愿更有針對性,可以有效降低考生志愿填報風險。
高校招生專業對選考科目有何要求?
? 答:高校結合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認真研究本校專業人才培養對高中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對每個具體專業提出選考科目要求。首先確定物理或歷史科目要求;然后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和生物學科目中分專業提出1至2門科目要求或不限科目要求。如某高校的某專業首選科目要求為“物理”,再選科目不限,則表示考生3門選擇性考試中只要選考物理就可報考該專業,對2門再選科目沒有要求。我省將匯總各招生高校所提的選考科目要求后,及時提供給考生參考。
高校招生計劃如何編制?
? 答:高校將嚴格按照之前公布的本校擬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并根據人才培養要求,按照“物理學科類”和“歷史學科類”兩類,按院校專業組方式編制招生計劃,各院校專業組的計劃將具體編制到組內各專業。
高等職業院校分類考試招生
什么是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
? 答: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是高職院校招生的主要形式,是與普通高考相對分開的。我省根據實際建立了以高職(專科)單獨招生、普通高校對口招生和五年制招生相結合的高等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體系。其中,高職(高專)院校單獨招生(簡稱高職單招)為主要形式,高職單招規模占高職(高專)院校招生計劃總數一半以上。
高職單招與普通高考招生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 答:高職單招與普通高考都是高等院校考試招生的主要方式,二者既有聯系,也有區別。無論是參加高職單招,還是參加普通高考,都需要參加高考報名并取得資格;通過高職單招錄取和通過普通高考錄取的學生,畢業證書效力完全相同。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考試時間不同。高職單招安排在春季進行,普通高考統一安排在夏季進行。二是考試方式不同。高職單招由招生院校按“文化素質+職業技能”方式組織考試;普通高考實行統一考試,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全國統一考試科目和全省統一考試的3門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組成。三是招生院校不同。高職單招的招生院校為全省高等職業院校和高等專科學校;普通高考招生院校為所有在湘招生的普通高校。
高職單招主要考什么內容?普通高校對口升學主要考什么?這兩種類型招生的志愿填報及錄取模式有什么變化?
? 答:高職單招考試由招生院校單獨組織,根據教育部統一規定,高職單招的考試內容有“文化素質+職業技能”兩部分組成。其中,對于普通高中學生,文化素質成績可由學生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替代,職業技能主要考察學生通用基礎知識和職業適應性測試等內容;對于中職學生,文化素質測試由學校單獨組織,主要考察高中階段語文、數學、外語等基礎知識,職業技能主要考察學生專業基礎知識或專業技能。
? 普通高校對口升學按照“3+X”模式組織考試,分專業門類,由全省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錄取,考試時間與普通高考同時進行。考試內容為語文、數學、英語3門基礎知識及1門專業理論,滿分為750分。
? 高職單招和普通高校對口招生考試的志愿填報及錄取模式與現在的相同,其中對口招生分本科和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