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紀新
? “我希望盡自己最大能力教好書,管理好班級,學生們慢慢長大成才,我就感到很欣慰了”。4月29日,筆者走進新邵縣坪上鎮中心小學,該校小學數學教師劉頌云對筆者這樣說。
劉頌云自1995年師范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分配到坪上鎮中心小學,25年來在自己喜愛的崗位上一直默默地耕耘,嘔心瀝血培育出了一批批優秀學子。可她卻不爭榮譽,看淡利益。見證她成長的是領導、同事的好口碑和學生一封封感恩的信件、賀卡。
把關課堂的放心人
“我把功夫下在課前,把質量放在課堂上,個性問題放在課后輔導中。”這是劉頌云一貫的教學風格。她認真鉆研教材、豐富教學手段,每一節課都要精打細磨。
? 有一次學校開展教學開放周活動,作為一名老教師,她仍然對課程進行反復推磨。最終,她以幽默風趣的言語、靈活有趣的互動、有張有弛的課堂引來師生陣陣稱贊。學校校長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劉頌云的課節節都是高效課、精品課,她當把關老師誰都放心。正是由于她敬業、樂業、專業,所帶班級的學科成績一直名列全鎮前茅,她也多次被評為坪上鎮優秀教師。
不良習慣的矯正師
學生肖鵬(化名),家庭條件優越,從小養成了以零食代替正餐的不良習慣,父母很是著急。劉頌云知道后,多次交流但是效果不大。劉頌云沒有放棄,感覺這孩子有點個性,得有點耐心才行。于是她利用班會課開展主題教育的機會,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通過觀看吃零食、不吃飯對身體產生危害的視頻,組織學生討論,并對肖鵬特別關注,一堂課下來,肖鵬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吃營養餐時,劉頌云與肖鵬一起走進食堂,陪他一起吃,期間不斷進行交流。
? 一個月的時間,肖鵬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肖鵬的爸爸媽媽感激她說:“劉老師,真是太謝謝你了,幫我們解決了一大心病。”
自卑心理的開導人
有一年,她的班上轉來一名叫黃浩(化名)的外地男生。他不善言談又顯孤獨。幾天的接觸,李老師很快了解到黃浩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并患有先天性的脊柱變形,奶奶經常還說一些難聽的話,他感覺不到家庭溫暖,人就孤僻起來。劉頌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已為人母的她經常找黃浩談心,喊他到家與孩子交流。一個學期后,黃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臉上開始露出了笑容,也主動與其他同學交流。
就這樣,她用自己的柔情、耐心、細心、熱心和用心為班上的學生點亮了一盞盞心燈,讓每一位孩子的心里溫暖如初。
? “教書育人是一項良心工程, 沒有愛心就不要從事教育。”這是她的教學格言。25個寒來暑往,也讓這位平凡但又不普通的小學數學老師多次榮獲坪上鎮師德標兵、縣優秀教師等諸多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