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玲
【摘要】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便是對閱讀的教學。語文閱讀穿插于整個教育過程,閱讀能力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提高學生的讀書熱情,形成一種優秀的讀書習慣,從而不斷滿足青少年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的需要。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學生的閱讀能力 培養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7-120-01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學到各個領域的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慢慢形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可見,閱讀對學生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甚而綜合能力就成為一個重要的內容。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現狀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而言,我國國民整體的閱讀水平較低,人均讀書量語文教學來說困難巨大,但又是不得不克服的一個難題。還好目前教育中應運而生了一些有助于小學生閱讀的新模式,其中最可圈可點的就屬“閱讀夢飛翔”項目了。
“閱讀夢飛翔”讀書活動是香港“閱讀夢飛翔”文化關懷慈善基金發起的一個社會公益項目,主要通過捐建中小學生圖書室和開展閱讀教育培訓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養成自覺學習、文明生活的良好習慣,最終實現下一擁有夢想,讓孩子們體驗閱讀的快樂。“書上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小學生們通過“閱讀夢飛翔”活動,可以更好的進行課前準備、課后收拾以及書籍整理、書包文具擺放等,也能培養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以及閱讀習慣。小學生們在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中,可以更好地激發閱讀興趣和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各方面綜合能力,掀起一股校園的讀書熱潮。
二、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的方法
(一)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實現快樂閱讀
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同時,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是小學生的主要心理特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激發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低年級小學生由于入學時間比較短,認識字的能力還有所欠缺,因此閱讀能力還比較低。如果老師一味的要求學生大量閱讀書籍,不僅無法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還會起到反作用,引起學生的排斥,讓學生認為讀書是一種壓力,從而逐漸地失去對語文閱讀的度去推薦學生應該閱讀的語文書籍,要有備選,而不是一板一眼地固定,只有真正貼近學生的內心,才能調動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使快樂閱讀的目的。
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懸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吸引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閱讀時主動去關注內容,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在“閱讀夢飛翔”項目中的體現就很明顯了。在上閱讀課之前,教師可以問學生:“你們想不想看到各種各樣的書籍呢?”這個問題會引起學生的興致,然后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帶去圖書館,讓學生按組開始自由選書,學生在選書過程中,老師提醒學生留意封面、并在書柜前翻一翻書籍里面的內容,確保借走的書籍是自己真的想看并且喜歡的。每組學生借好書籍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進行閱讀。10分鐘后,對自己所選書籍不滿意的同學可以進行最后一次換書。每組學生已選擇好自己喜歡的書籍,老師指導學生抽出圖書后面的借書卡,填好借書日期、姓名、借書證號可以填所在班級。學生填好后統一把借書卡交給本組的小組長,再由小組長交給圖書管理老師放入裝借書卡的盒子里。閱讀課結束后,學生不需要還書,直接把書帶回教室,以備中午午讀時間直接拿自己在圖書館借的書閱讀。這個就是“閱讀夢飛翔”項目給閱讀的積極影響。
(二)“讀+x”模式
1.讀看結合
小學生喜歡直觀的圖片動畫,如果教師能把一些小故事做成可愛的動畫,讓學生在看中閱讀,將枯燥的文字變得生動起來,這樣會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這種教育方式很有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制作一些PPT、小動畫等,讓學生在看中學,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大耳朵圖圖》這個動畫片中,每個“胡涂道理”,就可以讓學生思考,積累。
2.讀寫結合
閱讀有助于小學生積累詞匯、豐富語言,有利于學生寫作。多讀一些優秀的作品,可以讓學生提高寫作水平;而寫作有一定的提高以后,又可以促進學生更加主動地去閱讀。因此,讀與寫是互相促進、互相提高的關系。同時,在“閱讀夢飛翔”項目的引導下,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寫作比賽,通過比賽幫助學生互相交流,提高自己的閱讀寫作能力。最后送給給優勝獎的學生一本書,一個小小的獎勵會大大的提起學生的興趣。
3.讀聽結合
教師可以讓學生課下多讀一些小故事,然后每周用一節課讓學生們進行分享交流。學生通過繪聲繪色地講《亡羊補牢》、《揠苗助長》等故事,不僅有利于自己對課文以及成語的理解和掌握,還有利于吸引其他同學的閱讀興趣。學生聽生動活動的故事情節,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這樣聽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聽中樂、聽中學,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
4.讀演結合
教師在講一些人物角色特點鮮明的課文,如《大象的耳朵》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別扮演小兔子、小鹿、小馬、小老鼠還有大象的角色。經過扮演之后,學生能更好的掌握課文,并且這種靈活的方式也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可以在學習這篇課文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閱讀習慣。
結束語
閱讀能力是貫穿整個學習生涯必備的一種能力,從小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閱讀作為教學的關鍵部分,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促使學生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伏玉芳.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J].學周刊,2018(15):130-131.
[2]邵桂琳,虞姍姍.從閱讀能力培養的角度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33):62-63.
[3]陳明貴.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07):39-40.
[4]蔡文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283-284.
[5]王云.試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語文學刊,2013(2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