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閣
摘 要:現階段,在我國社會快速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國家的經濟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教育工作也走上了最新的發展道路,教育信息化成為目前校園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校園教學的根本依據。而本文就是針對中學校園內部教育信息化的具體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在了解到發展瓶頸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對策,希望能夠為我國中學校園教學工作向信息化角度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中學
前言:中學校園內部教學工作的開展,直接影響到學生后期的成長和進步,所以校園教學工作也需要與時俱進,采用最為先進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學生提供最有價值和學習意義的知識內容。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能夠直接影響到校園整體的教學現狀,提高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本文就針對中學校園內部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提出科學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夠為中學教育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優缺點
在中學校園內部結合使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其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因為信息化時代的特點就是,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控制,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旦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的解決,緩解了教師的壓力,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因為互聯網包括萬象,信息技術中所涉及到的知識內容魚龍混雜,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中學生對于是非分辨的能力相對沒有完全形成,如果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會造成學生誤入歧途。
二、制約中學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瓶頸
(一)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不到位
在我國的中學校園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之中,有一部分教育的行政部門中領導人員,以及校園內部的管理人員,并沒有意識到教育信息化所具有的重要性特點。其中主要的表現:
一方面就是領導和相關人員僅僅關注的教育信息化,這一思想理念的布置下達了任務,但是卻沒有真正的落實到實處,教育行政的相關部門針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一般情況下都停留在口頭表述上,但是在具體的工作實施過程之中,對于信息化推進程度的速度比較緩慢,措施也不得當,還有一些根本性和關鍵性的問題長久以來都沒有解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另一方面就是僅僅關注到建設,但是,卻輕視了實際的信息化應用,信息化教育工作投入到實際的校園之中,需要相應的設備支持,而在實際的工作中,中學校園都會出現投入的比例失調,硬件投入比較大,在資源配置教師的培訓,以及平臺上投入的資金內容比較低,反過來再使用硬件資源的過程之中,很難有專業的人員對其進行利用,導致資源出現閑置現象利用率也比較低,這些都影響了教育信息化的良好發展。
(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不高
目前,教育信息化思想理念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大部分的教師在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以及教學工作上,其整體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實際課程實施的過程之中,對于課程的改革,以及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還有面對未來社會所需要的發展創新型人才培養上,其整體的需求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對于教育模式改革的促進,以及傳統方式的變更,還有教師專業發展上更是相對比較落后,這也完全不利于信息化教育工作的良好發展,至甚至導致教育信息化在引領和推動過程中,其具體的作用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中學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策略
(一)把數字化校園當做學校特色來建設
學校領導層面可以通過,對于校園內部的數字化建設,來實現教育的信息化發展水平,結合目前社會中所具有的實際狀況,這種校園建設對于中學教學工作實現信息化的來說,屬于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這種方法可以使社會上很多人都能夠感受到,信息化帶來的教育效果,也能夠使人們對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滿意。數字化的校園如果能夠真正的成功建設,就意味著校園教學工作走上信息化道路,已經發展到一個成熟的階段,所以還要求管理層面能夠考慮到信息化教學工作的高級方向,建設起數字化的校園,針對校園內部教學傳統的評價標準,主要就是以教學的質量,現階段想要把信息化融入到評價之中,就需要結合數字化的特點,不定時的向相關部門對校園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整體狀況進行匯報,相關部門也需要整理和出臺相應的政策,保證校園在建設的過程之中,能夠做有規則可以遵守,這些規則也包括校園內部的設施、現狀以及對于設施的應用情況的同時,當地的教育局也可以在盡可能多的幫助學校進行信息化建設,這樣才能夠保證信息化建設工作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二)發揮信息技術教研組的作用
在大多數中學校園進行網絡管理的都是教師,他們日常對于校園的網絡管理工作,都是從信息技術課堂開始的,并沒有真正的融入信息化教學內容,所以校園還需要針對教師的工作進行效率的提升,這樣才能夠實現信息化教學工作的水平。只有保障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才能夠提高現代化信息建設的整體效果,信息技術的相關教師,也需要客觀地認識到信息化教學工作的效果,明確信息技術在未來仍在發展中所占有的地位,保證信息技術能夠與其他教學工作共同發展和進步,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明確信息技術,所在的學科起到的作用。同時,教師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還需要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帶著興趣帶著問題進行知識的學習。教師也需要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不斷的鼓勵學生,讓學生針對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自己利用計算機解決一系列的問題,這樣才能夠把最新的教學方法融入到課堂之中,也能夠真正的讓信息化技術進入課堂,為學生帶來一定的便利。
結論:綜上所述,縱觀我國中學校長教學工作的具體開展情況能夠看出,中學校園中教師、學生、家長,甚至校園領導的思想都受到了傳統教學理念的進步,采用的也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這不僅僅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也不符合現代社會對于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所以在以上內容中本身針對中學校園內部教育信息化的具體開展策略進行分析,希望能夠有效的改善中學校園內部教學現狀,把信息化的思想理念和教學模式融入到校園教學工作之中,為中學校園內部教育工作帶來最新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深耕數字化教學教研 ?助推“教育+信息化”發展——訪深圳市濱海中學許厚筧老師[J].教育信息技術,2019(03):10-12.
[2]蔣瑜潔,屈南平.西部中學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與學科間差異研究——基于渝西A區與日本的數據對比[J].西部學刊,2019(04):88-90.
[3]王興,孫禎祥,韓俊,歷先光.教育公平視域下西部民族地區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分析與思考——以汶川縣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9):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