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珞
摘 要:近年來小微企業的突發事件被頻頻報導,而小微企業承擔著拉動國家內需,提供就業崗位,增強國家實力的重大職責,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受到黨和人民的高度重視。本文在這樣的背景下,對突發事件的概念、特點以及演變過程進行介紹,并分析了我國小微企業應急管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本文提出了做好小微企業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建議,從主體責任、風險管理以及應急隊伍建設三個角度提出了優化小微企業應急管理體系工作的建議。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為企業做好應急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問題;建議
近年來,社會經濟、科技飛速發展,尤其是網絡媒體的強大,使得信息的傳播十分迅速。近年來小微企業的突發事件被頻頻報導,而小微企業承擔著拉動國家內需,提供就業崗位,增強國家實力的重大職責,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受到黨和人民的高度重視。企業要結合已有的經驗教訓,認真審視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構建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維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提升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促進企業環境的和諧與穩定。
一、突發事件的概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結合已有的特點總結和小微企業群體的特殊性,本人認為小微企業突發事件特點如下:(1)破壞性大。由于小微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當遭遇突發事件時,可能對企業員工產生一些心理方面的影響。同時,突發事件也會對企業的運營秩序等造成影響。(2)隱蔽性。很多突發事件事前存在隱患,但是很難被發現,或者被發現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3)社會關注度高。社會的發展使得新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百姓身邊的一舉一動都格外受到關注。(4)不確定性。由于事情發生比較突然,各個企業應對的方式不太一樣使得事情的發生和發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5)緊迫性。小微企業的突發事件影響和破壞力大,因此事件發生后必須馬山進行處理和控制,以免造成更大的影響。
二、突發事件發展演變過程
突發事件的演變是指突發事件在發展的過程中發生了質變,造成新的突發事件發生。由于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廣大的網絡群體成為事件演變的主體,在這其中新媒體加速了突發事件的蔓延過程,成為突發事件演變過程的間接載體。事件演變的前奏一般認為是初始的突發事件信息的傳播,也被認為是誘發主客體行為的邏輯起點,事件發生過程中的主客體行為是其受到初始事件信息的刺激而產生的反應。事件演變是事件信息、主客體的心理及其行為共同作用的結果。基于事件的刺激,主體的行為信息從少部分積極分子的行為逐步擴散到其他客體,行為信息又經過各類新媒體的傳播,主客體之間產生相互影響,使得主客體之間產生行為的趨同。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傳遞和擴散是這種行為擴散過程的基點。在這之后,后者根據之前的行為以及自身的信息接受加工,以此作為自己后續行為的引導,指導自己的行為。經過多次的傳遞和不斷地擴散,會有更多的接受到信息,而后面接受到的信息被層層加工并且加入到初始時間的互動中。這種層層的傳遞和擴散使得后面的行為容易發生變異而導致突發事件的演變。
三、小微企業應急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小微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能力不高,主要表現在:
(一)缺乏適合的應急管理制度
國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為企業應對突發事件提供了宏觀指導,但是一些企業缺乏適合本企實際的應急管理制度。尤其是小微企業,在發生突發事件時,只能采取臨時應急措施,不利于妥善解決突發事件,也可能導致后續問題。此外,應急管理體系薄弱的形式有:忽視制度建設、制度措施不完善、不配套、制度制定程序不合理、現有制度未落實等。
(二)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缺乏充分的認識
目前,小微企業的應急管理意識有所提高,但對應急管理的認識不夠深入,不認識應急管理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應急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許多企業認為應急管理主要是事后的,尚未形成預防意識。
(三)應急預案不合理
企業在制定應急預案的同時,缺乏可操作性和科學性。計劃的編制沒有得到充分的調查和論證,開發完成后計劃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計劃已經形成。
(四)干預能力不強
小微企業對突發事件的干預能力不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企業的主體責任,未形成從上至下的安全理念及安全責任意識。(2)企業專業知識不足,專業化程度低。(3)制度建設不完善。(4)沒有形成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體系。
四、做好小微企業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的建議
(一)加強企業主體責任建設
企業是應對突發事件的責任主體,責任主體如何落實主體責任,主要分為四個方面。一是充分認識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重要性。加強和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賦予企業應盡的安全義務,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的有效途徑,是推動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的有力舉措。二是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企業負責人作為第一責任人,應當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制度。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和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制定相關安全生產制度,完善崗位職責,簽訂安全責任書。三是加大安全經費投入。依法加大安全費用投入和安全經費提取使用,有效保障安全設施、教育培訓、工傷保險、防護用品配備和其他安全保障費用。四是積極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積極加入標準化評比行列,以評促改,以評促建,最終形成不斷良性循環的安全環境。
(二)加強企業安全風險管理
有效防止事故發生及減小損失和影響的有效方法,即是進行事前預防,即風險管理。如何做好風險管理工作,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依法建立風險管理組織機構,明確小組成員及各自職責。二是加強教育培訓,增強員工識別風險、降低風險的能力。風險管理的重點不是排除,而是在風險發展成為隱患之前,能有有效的識別和監控,防止風險等級提高和風險范圍擴大。三是在有效評估的基礎上,建立應急預案,并根據應急預案建立演練方案,組織企業員工定期演練,對演練結果進行評估,進而不斷改進預案,提高預防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三)加快應急隊伍建設
我國突發事件應對的研究相對較晚,但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體到小微企業已經能夠做到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基本完成、突發事件管理體制初步確立、應急管理的機制在不斷完善、基本建立信息溝通渠道。而目前存在問題主要有沒有特別完善的突發事件預測預警和預防準備機制、對于重大突發事件的信息溝通不夠流暢,決策過程效率低下、在社會動員上也存在著效率低下和參與率低的缺陷、事件發生后沒有一個完善的調查評估機制、沒有成立專門的突發事件應對部門。因此應著重研究建立微型應急隊伍建設,使其具備一定的危險防范、應急處置、應急救援及應急保障等能力。
參考文獻
[1]許劍男.狠抓應急管理營造安全穩定環境[J].綠色環保建材,2019(08):57.
[2]馮顯國.企業突發環境事件環境應急預案管理初探[J].農家參謀,2019(15):166.
[3]肖容.中國應急管理體系發展的初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15):181-182.
[4]王娜,強美英.公民衛生應急素養普及的SWOT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9(07):665-668.
[5]朱正威,吳佳.新時代中國應急管理:變革、挑戰與研究議程[J].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2019,8(04):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