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海
摘? ?要:對模擬小麥雜交育種F3種植模式下的邊行優勢進行研究與探討,經過試驗證明,在小麥雜交種植過程中,其有效穗數和每千粒質量具有非常顯著的邊Ⅰ行優勢,甚至達到了1%的超顯著水平。試驗結果表明,有效穗數與每千粒質量受邊行優勢影響較大。所以,在進行小麥育種選擇時,需要充分考慮這兩種因素在邊行優勢中所起到的作用,提高小麥的產量。
關鍵詞:小麥;邊行優勢;育種選擇
小麥、水稻和玉米這些農作物具有相同的邊行優勢。現階段,我國農業方面的科研人員對于農作物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栽培領域,對邊行優勢的研究相對較少,具體到研究小麥這一農作物的邊行優勢對育種產生的影響更是少之又少。
1? ?研究小麥邊行優勢對育種影響的意義
早些年研究小麥以及其他農作物進行F2雜交育種的過程中,通常會選擇單株或者單穗的植株作為試驗對象,雜交之后的植株只能收獲較少的籽粒,所以之后再進行F3種植的時候,能使用的種子數量是非常受限的,一般情況下只能種植一行并且種植作物的行的長度相對來說較短,也就造成了一種結果,那就是同一塊種植田中肯定會種植有來自同一棵植株或者不同棵植株的F2中選擇的單株的株行。
但是由于邊行優勢會對植株的生長產生影響,使得這些株行在進行鑒定以及做出選擇的時候出現某些不可控的誤差,故而需要在這種種植方式之下對小麥的邊行優勢對育種的影響進行深入的研究,盡可能地減少小麥在進行育種選擇的時候出現失誤以及盲目,提高育種選擇成功的概率,用最短的時間選擇并培育出新品種小麥。
2? ?研究邊行對小麥育種選擇影響所需材料及使用方法
2.1? ?選用材料
本試驗選用山東西部地區最近幾年小麥種植面積最廣的兩種小麥品種:濟麥22和魯原502。
2.2? ?使用方法
本試驗將在山東某試驗田中進行,試驗田土壤的肥力適中,重復隨機分組6次,并且對每一個試驗區種植一種小麥品種,每塊試驗區有10行小麥種植壟;每塊試驗區長度為3 m,每壟相距30 cm,每株小麥相距5 cm,每株會人工播種2粒種子。一共4塊試驗田,在每塊試驗田中間兩行進行計算,調查小麥每公頃的穗數、穗粒數量及千粒質量。
2.3? ?數據分析
本試驗將通過專業分析軟件進行分析,并使用Excel表格進行計算并繪制圖形。
3? ?試驗結果及分析
3.1? ?方差法分析試驗結果
同品種小麥行與行之間出現了特別明顯的差異,不同品種小麥中的穗粒數之間的差異也特別大。在千粒質量方面,無論是同品種還是不同品種,各行之間存在的差異都是特別明顯的。
3.2? ?同品種不同行之間的邊行優勢
在公頃穗數這一方面,不同行之間的邊行差異是相對較為明顯的優勢。試驗結果顯示,邊Ⅰ行的公頃穗數最多,呈現出最強烈的邊行優勢;位于中間的邊Ⅲ行的公頃穗數最少,也就是邊行優勢最微弱。
不同株行之間的穗粒數并沒有比較大的邊行優勢。
不同株行之間的千粒質量之間存在特別明顯的差異,呈現出了特別明顯的邊行優勢,位于邊Ⅰ行的小麥具有最大的千粒質量,其邊行優勢也最為明顯,但位于邊Ⅲ行的小麥千粒質量最小,即邊行優勢最為微弱。
4? ?試驗結論
根據之前的調查與研究,發現邊行優勢將對小麥公頃穗數、千粒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不同品種的小麥也會對小麥公頃穗數和千粒質量造成較為明顯的影響。本次試驗也證明,試驗田選擇的小麥品種中有效穗數更加多的那個品種,所具有的邊行優勢也更加明顯;相對于受到邊行優勢影響更為明顯的公頃穗數和千粒質量,穗粒數受到邊行優勢的影響并不大。
公頃穗數所具有的邊行優勢主要來自于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土壤環境與營養相對較為嚴格。豐富及充足的生長環境讓小麥根部更加茁壯,也就會帶來更多的果實。小麥在生長期所占據的環境優勢將會
帶來更加明顯的邊行優勢。根據之前的研究,單株成穗的小麥受到環境的影響更強烈,生長在更為優越環境中的小麥具有更為明顯的邊行優勢。在本次試驗過程中,邊Ⅰ行具有最大優勢,對小麥育種的影響也更加強烈;邊Ⅲ行受到周圍邊Ⅱ行的影響,其邊行優勢相對較為微弱,其他幾行的小麥雖然受到邊行優勢影響,但是基本能夠正常生長發育,公頃穗數也相對較多。
對于千粒質量來說,受到邊行優勢影響的時間范圍是在小麥生長的后期,而且造成邊行優勢的影響主要來自于外界環境,比如,邊行受到的光照時間、通風時長與強弱,甚至包括發生病蟲害之后受到的影響。
總之,邊行優勢對于小麥育種的影響相對較大,雖然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較少,但是不能忽視邊行優勢在小麥育種中所產生的影響,其可為小麥的豐產打下堅實基礎,增強我國影響力。
(收稿日期: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