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鎖柱
摘要:進入高三以后,各科學習都已經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對化學而言,在高三的主要任務是對之前學習的化學知識進行整合,并對實際應用能力進行強化,從而幫助學生更輕松的應對高考。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強化知識訓練,因此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對高三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對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三化學課堂學習效率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三;化學課堂學習效率
前言:高三學生即將面臨高考,面臨著十分繁重的學習任務,學生的壓力非常大,此時通過有效手段對高三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行提升是非常必要的。對高三化學而言,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化學基礎知識,同時還要將所有的基礎知識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化學知識網,進而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信息技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那么如何應用信息技術才能讓高三學生學習化學的效率真正得到提升,是廣大教師和學生都十分關注的話題。
一、整合知識、建立完整的化學知識網絡
高三階段的主要學習任務是復習高一高二所學習的全部內容,并在復習過后進行深化和整合,從而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對高三化學而言,應用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的復習和整合過程更有效率。比如在復習高一化學必修一第2章第1節物質的分類過程中,由于物質的分類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內容,而且從不同角度對物質分類進行了闡述,總體結構較為混亂,給學生的復習造成了很大困難。通過信息技術可以對不同物質的分類以及同物質的不同分類進行整理,使這部分知識變得更加清晰和完整,并且利用信息技術可繪制出物質分類的圖解,形成交叉分散的知識網絡圖,幫助學生清晰和完整的掌握這部分內容。為了將這種網絡化的知識更好的呈現給高三學生,教師使用PPT對高中化學知識進行展現,首先制作出化學知識的整體框架,然后逐漸深入的在框架中添加各部分知識涉及到的全部內容,實現對之前所學化學知識的整合,進而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網絡,這樣學生的復習過程也可以變得更加清晰和有序。
二、建立規律和系統的知識結構
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知識過程中所離不開的一項內容,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全部過程都有所體現,而且實驗在高考中也有著較大的分數占比,因此必須給予充分重視。高三學生在復習化學知識時會接觸到很多化學實驗,但是這些實驗針對著不同的化學知識點,因此顯得較為分散,為學生的復習造成了一點困難。應用信息技術學習化學實驗,可以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對實驗過程產生更加直觀的印象,而且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整合實驗所涉及到的相關知識點,從而建立規律和系統的知識結構。以人教版化學選修5酚醛樹脂的制備為例,學生在復習這部分知識的化學實驗時會發現,該實驗和其他類型的有機化學試驗是存在一定聯系的,同時也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可利用信息技術對這些實驗進行整合,羅列出具體的聯系和差異并進行對比,這樣便可讓學生酚醛樹脂實驗有更系統的了解。另外也可以在網絡上搜索相關實驗的視頻資源,并將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學生通過觀看這些視頻可以找出自身在學習該實驗中存在的不足,通過改進這些不足即可令知識結構得到優化。
三、強化知識訓練
訓練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鞏固已掌握的化學知識,對高三學生的化學學習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因此必須給予充分重視并利用有效方式對訓練進行強化。高三學生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教材上的內容,此時再從教材出發進行知識訓練對學生的幫助將不再明顯,雖然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外練習資料來幫助學生訓練化學知識,但是大多數課外練習資料使用的都是過往題型,在新鮮度上比較欠。而且課外練習資料的種類非常多,其中對學生有幫助的資料無法被迅速找出,這對高三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沒有幫助的。因此可在知識訓練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在網絡上查找相關的訓練內容,然后利用這些內容對學生進行訓練,這樣可訓練結果得到明顯的優化。另外網絡上不僅有很多優秀的訓練資料,同時也有很多優秀教師的教學視頻,這些視頻大部分都可以隨意瀏覽,可令高三學生觀看這些教學視頻來彌補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另外通過信息技術也可以在網絡上尋找不同地區高考化學的經典題型,以及一些歷年來出現概率最高的題型,這些內容可幫助學生了解高考化學的命題方向,同時也能對多種解題思路進行訓練,使學生在面對化學問題時能夠更靈活的解答。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三的化學學習非常關鍵,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高考分數,甚至對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有著一定影響。因此一定要找到有效的學習方式,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網絡和系統的知識結構,同時利用知識訓練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使學生在高考過程中能夠更靈活、更輕松的應對和解決化學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寧靜.論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三化學課堂學習效率[J].科技經濟導刊,2016(33):174.
[2]余澤蓉.利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三化學課堂學習效率[J].中國電化教育,2007(1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