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國義
摘要: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心理與生理普遍呈現早熟趨勢,尤其是初中生,出現了“早戀”現象。初中生對異性的神秘以及來自信息技術發達的網絡平臺,對異性產生好奇心,進而使學生在產生戀愛的傾向,早戀現象也就頻頻而發,一直都是廣大教師、家長、社會所關注的問題。因此,本文對初中生的早戀成因展開分析,對提出相應的措施,以為初中生能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關鍵詞:初中生;早戀;成因;對策
隨著時代的進步,早戀現象在我國已是越來越盛行,特別是初中生。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征處在青春期,在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過程中變化明顯,對異性充滿好奇心,同時還受到外界相關新聞等影響而產生此現象。因此,控制學生早戀行為,正確疏導學生的早戀心理,對于教師和家長顯得尤為重要。
一、初中生早戀成因
1、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
對于初中生而言,在書本上對“性”有了初步的認識,再加上自身生理上的變化,逐漸對“性”產生欲望并對其產生好奇心。因此,對異性產生興趣,便主動接近異性,走進異性的“世界”。此外,結合初中生所聞、所見、所學、所想等使他們有一種心理變化,自以為很成熟,渴望得到異性的欣賞以滿足自己自信心與自尊心。
2、新時代家庭的各項變化促使早戀的發生
隨著我國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出現了很多的單親或者再組家庭,使初中生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學生情感發生巨大變化,甚至是影響學生心理扭曲。再有就是家長過于溺愛孩子,使孩子養成我行我素的性格。長此以往,與家長溝通越來越少,以自我為中心,導致家長不能及時發現學生早戀的現象,進而也就很難控制學生早戀。
3、不良社會因素的影響
在信息技術快速的發展下,學生受到一些不良書刊、愛情小說、影視等的刺激下,促使初中生產生愛情的萌芽。再有初中沒有正確的思想道德觀,面對網上的一些相關性文化盲目效仿,導致學生性思想過于開放,進而沖動的發生性關系而不計后果。
二、解決初中生“早戀”問題的對策
1、加強學校對教育的引導,增強初中生的道德情操
良好的環境會使人心情愉悅,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因此,學校應為學生多創建積極向上的活動,促使學生對相關事物有正確的認識,從而在教育上對學生有正確的引導。教師應積極向學生傳授正確的知識,為學生推薦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書籍,增進師生友誼,通過對學生的不斷了解,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思想并進行心理疏導,以保證學生對早戀有正確的認識。此外,教師在教學方面應重視德育教育,增強學生的道德教育,使學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主動與學生探討對“性”的理解,讓學生們踴躍發言,最后關于“性”給予學生正確的認識,促使學生潔身自愛。正所謂“心病心藥醫”,學校可以舉辦關于“早戀”的辯論賽,讓學生們主動參與進來,讓學生成為正反方進行辯論,通過自身對早戀的危害進行相關闡述,從而能有有效避免早戀現象的發生。
2、充分尊重和關愛子女,給其交流空間和交往自由
任何領域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子女的教育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講文明,懂禮貌,用適當的管理方法對孩子進行說教,與孩子有良好的溝通,尊重他們的想法,客觀的給予評價。在對于初中生早戀的問題上,家長需要先冷靜,不要一味的責罵。首先尊重孩子的想法,對孩子說:“這是好事,說明我的孩子有魅力啊!”其次,引導孩子兩情相悅又起在朝朝暮暮,突出學業的重要性,對他說:“不過孩子,你的青春期撞上了中考期,孰輕孰重你要明確。”最后,給予孩子相應建議與措施,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讓孩子對早戀有正確的認識,進而使早戀現象向良性發展。
3、優化社會環境,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維護社會和諧發展,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因此,為弘揚社會正風氣,大力宣傳有正義的、健康的、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文化,使學生有良好的思想品質,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樹立正確的道德觀,進而遠離不良風氣。此外,“自古紅顏多薄命”,在社會經常出現相關強奸的丑陋新聞,對青少年影響極大,使其對“性欲望”過于強烈,將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有關部門應加大管理力度,使學生不斷增強自我防范意識,提高警惕。再有,當一些新聞出現時,老師和家長應及時與學生探討,加深學生道德觀念,避免走向極端。
結束語:綜上所述,初中生早戀問題并不可怕,只要有和諧的社會壞境、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向上的心態、教師正確的引導、父母能夠及時發現并進行有效溝通,就可使初中生早戀問題良性發展。對于初中生的情感我們沒辦法杜絕,唯有以“預防為主,積極疏導”的原則加以控制,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戀愛問題,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參考文獻:
[1]王振芳,牛欣欣. 初中生早戀的成因與對策探析[J]. 現代交際,2015(05):125+124.
[2]魏福同. 淺談學生早戀的成因及其對策[J]. 科技信息,2013(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