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堯
摘? ?要:在林業的發展建設中,林業資源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了促進林業發展,應重視林業工程苗木培育技術,在移植造林過程中重視對各個環節的管理,不斷提升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術,為林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林業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
林業工程培育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其不僅能夠提高森林資源的覆蓋率,同時也是保證地球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措施。在造林過程中,因為種種因素的影響,苗木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不同,因而存在難易程度。林業工程苗木培育主要有以下環節:育苗、造林、經營和伐木等,各個環節之間需相互配合與補充。
1? ?林業苗木培育技術要點
1.1? ?科學選擇育苗地
在選擇育苗地時,應選擇交通便利、肥力好、排水條件好的地區。相關研究顯示,輕壤土、壤土和沙壤土比較適合苗木生長,適宜的土壤是提高苗木質量的關鍵。此外,育苗地區的陽光、溫度、水分和土壤等因素是影響育苗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
1.2? ?整理育苗地區的土壤
選擇完全適合的育苗地區會有一定難度,一般土壤可能不滿足條件,如一些地區的土壤堿性比較重,應該對土壤進行科學改良,如增加有機肥料的用量等。對土壤的土質進行分析,進而選擇科學的改良方式。土壤如果偏黏性,就需要在土壤中加入沙;若土壤偏酸性,可在土壤中加入草木灰或者石灰等物質[1]。另外,還應該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尤其是在育苗之前,使用硫酸亞鐵等物質消除土壤中的病菌。
1.3? ?苗木種子處理技術
種子的選擇是苗木培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種子的性能直接影響苗木的質量和成活率。在進行育苗之前要選擇優良的樹種,觀察種子的外形、抗病能力和抗寒能力。種子選好后還需要進行催芽處理,即將種子清洗干凈,將其放在適宜的環境中,溫度和濕度都要符合催芽的要求。
1.4? ?播種技術
在播種的過程中應重視播種時間的控制。春季播種是最好的選擇,其氣候、濕度、溫度都符合種子的生長。在播種之后觀察種子的需水情況,及時進行灌溉。此外,還可以覆蓋地膜,促進種子的發芽。在播種之后遇到干旱天氣,應及時澆灌,保證種子發芽。
1.5? ?施肥管理
育苗過程中的施肥管理很重要,充分的肥料能夠為幼苗提供養分。在育苗過程中可以將苗木放入育苗基地,之后做好施肥管理。注意施肥量,避免出現燒苗的問題。另外,在整地過程中可以施入有機肥料,從而提高土壤的肥力[2]。苗木在生長之后,可結合苗木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追肥處理。
1.6? ?苗期管理
幼苗在生長過程中抵抗力較差,外界環境很容易影響苗木的生長,因此,應該重視和加強對苗木的管理。例如可以在育苗過程中設置障礙物,避免幼苗倒伏。此外,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降低病蟲害對幼苗的危害。重視日常條件管理和除草工作,改善土壤板結地區,結合雜草的情況選擇除草手段,在中耕后30 d內進行除草,等到幼苗生長到一定階段再結合雜草的實際情況除草。
2? ?林業工程苗木移植技術
2.1? ?科學把握移植栽培時機
在苗木移植的過程中,移植時間很關鍵。在一些地區,苗木移植在每年3月初到4月下旬比較適合,該時期苗木處于良好的生長狀態,氣溫和降雨都比較適宜,因此,應該抓住時機在該時期進行苗木移植。將已經成活和長勢好的幼苗移栽到造林地區,為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奠定基礎。
2.2? ?控制移栽的密度
不同的移植地點其移栽密度也存在差異性,移植密度的確定需要結合地區的土壤肥力、樹木生長情況和習性等進行。如果是小型喬木,移栽間距在40 cm左右;如果是大型喬木,移栽距離則在120 cm左右。
2.3? ?移栽的技術要點
在幼苗移栽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問題對苗木造成損害,此時期苗木的根系比較脆弱,很容易折斷。因此,在移栽過程中必須注意,保證不傷害幼苗根系。可以使用蘸水的泥土保護根部,在運輸過程中也需要時刻注意,盡快將幼苗移植到指定的林地[3]。
2.4? ?科學的病蟲害防治
在樹木移栽之后還需要科學預防病蟲害。林業發展的病蟲害種類比較多,預防起來比較困難,為此,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重視對病蟲害的日常監測,結合當地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好害蟲預防工作。此外,通過生物防治的手段預防和治理病蟲害也是很好的選擇。
總之,林業發展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重要影響,為了提升林業的經濟效益,應該重視林業生產過程中的育苗和移栽技術工作,同時加強育苗和移栽過程中的管理工作,為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 1 ] 尹海東.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芻議[J].農業與技術,2017,37(14):185.
[ 2 ] 曾奇.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8).
[ 3 ] 馬麗萍.試述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2):119.
(收稿日期:201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