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澄瑩 許琨 蔡云虎
摘? ?要:油菜栽培技術對油菜種植質量和效益有著重要影響。加強對病蟲害防治、栽培準備等各個環節的控制,能夠保障油菜栽培質量,從根本上提高油菜種植效益。對油菜栽培技術和提高種植效益的措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為油菜栽培提供借鑒。
關鍵詞:油菜栽培;種植效益;種植技術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其籽具有豐富的油脂,可榨制食用油、加工人工奶油、人造蛋白等。近年來,我國的油菜種植區域越來越多,其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了油料農作物的40%,產量也超過了其他國家[1]。油菜種植已經成為滿足人們用油需求的重要介質,因此,提高油菜種植的產量至關重要。
1? ?油菜栽培技術分析
1.1? ?優選油菜品種
為了能夠提高種植的產量,在選擇油菜品種時要結合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等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宜的品種。同時,還要結合當地的栽培技術,如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氣候和溫度等變化,選擇豐油10號、博油6號油菜品種。這兩種油菜品種比較適合當地的生長環境,其一般產量達到了150 kg/667 m2。
1.2? ?培育壯苗
①在播種的過程中要重視施肥環節,避免由于施肥過多或者過少給油菜苗帶來不良影響;②注重播種的均勻性,減少由于播種不均勻造成的出苗稀疏或擁擠,影響油菜苗的正常生長;③在開展田間管理時,需要做好防旱、防澇等措施,并在出苗后對從苗進行鏟除,保持125株/m2左右;④要對病蟲害進行及時防控,定期對油菜苗噴灑農藥,以減少蟲害。
1.3? ?提高移栽質量
想要提高移栽的質量,田間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要及時對田間進行翻土曬壟,在施肥后對整體做畦,從而使所澆的水能夠通過溝渠順暢地流到田間中,也不至于使過多的水滯留在田間。同時,在移栽油菜的過程中要保持油菜苗栽正、栽直的狀態,栽好后再對其進行澆水,在進行移栽的過程中對大小不同的油菜苗分開移植,防止由于混在一起移栽造成營養不均,影響油菜的正常生長。
2? ?提高油菜種植效益的措施
2.1? ?做好病蟲害防治
首先,要對田間的漬水進行排除以降低田間的濕度,同時,還能夠達到提高油菜根系活動、提高植株抗逆性的目的。其次,要對油菜生長中出現的一些病老黃葉等進行適時的摘除,并將其帶離田間進行銷毀,以減少病菌感染的情況發生。再次,在油菜初花期進行第1次用藥防治,在油菜盛花期進行第2次防治。防治藥物的主要成分包括腐霉利 37.5 g、菌核凈 40~60 g、啶酰菌胺 15~25 g、咪鮮胺 25 g等,混合水30 kg/667 m2后進行均勻的噴灑。噴灑過程中還可以添加葉面肥,如硼肥和磷酸二氫鉀,增加這些肥料不僅能夠增強抗病性,還能夠保障油菜花更加結實。最后,在噴灑藥物時需要特別注意噴灑的位置,一定要噴灑在油菜植株的中下部,這對提高防治的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噴藥后出現降雨的現象時,要做出及時的補救以增加藥效,特別是在蚜蟲病情較為嚴重時,需要加大藥劑或者采用兼治的方法[2]。
2.2? ?灌溉抗旱,清溝排水
一般情況下,干旱期主要發生在秋季和冬季,此時容易發生蚜蟲病害現象,對油菜的正常生長產生不良的影響,造成植株的生長緩慢。因此,在這個時期需要做好抗旱工作,防止由于過度干旱影響油菜的正常生長。一方面,在灌溉的同時灌入一些稀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另一方面,待到雨水過多時,需要做好清溝排水的工作,以減少由于漬水過多,影響油菜的正常生長。
2.3? ?加強田間管理
①定期檢查栽植的油菜苗,出現缺苗現象及時進行補苗和定苗,并展開補苗移栽操作,即在2~3片葉期進行間苗操作、在3~4片期進行定苗操作。在執行這些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去除發育不好的油菜,將更加壯實的菜苗留下。同時,在間苗的過程中還需要將田間的雜草去除。②適當追加肥料。目前,在灌溉時一般會采取水肥一體化的方法,即在灌溉時加入肥料從而保障肥料的均勻性。對肥料進行追加的環節主要包括:在定苗的2個月后適當追加尿素,追加肥料的用量控制在5~6 kg/667 m2,以減少由于肥料過多發生燒苗的現象;在返青季節時還需要追加尿素,追加肥料的用量控制在10 kg/667 m2;油菜花期是油菜生長的最佳時期,此時需要繼續追加肥料,同時要適當地噴灑磷肥。
3? ?總結
我國的人口較多,用油的需求較大,在用油方面還需要進口。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對油菜的栽培技術和種植策略進行了詳細深入的分析,為提高油菜出油率和產量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 1 ] 肖方艷.花生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措施[J].江西農業,2019(10):14.
[ 2 ] 楊繼良.水稻栽培技術與提高水稻種植效益的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11):22.
(收稿日期: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