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佳
未來的模樣
請在腦海中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在不久的將來,一天清晨,從家里舒適寬大的床上醒來,窗簾會自動打開,讓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進房間;此時智能咖啡機已經自動磨制出一杯濃香醇厚的咖啡,智能微波爐也已經熱好了早餐;端著咖啡和早餐來到客廳,智能電視立馬自動開啟,并跳轉到最想觀看的電視節目;吃完早飯后,只需將用過的杯子和餐碟放入智能洗碗機中,便可以去衛生間梳洗;由于在吃飯時,智能熱水器已經自動設置了合適的水溫,此時只需打開水龍頭,便可以用熱水開始梳妝打扮;當完成梳洗來到衣柜時,智能衣柜已經根據昨天收集到的信息,自動搭配好了要穿的衣服;關上家門的那一刻,家里的智能掃地機器人也開始了它新一天的打掃工作;在車庫的智能汽車也已經根據當前的道路情況規劃好了去公司的最佳線路……這樣的場景正是物聯網未來所要達到的目標!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擴展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起源于互聯網(Internet),傳統的互聯網接入網絡的終端主要是個人計算機,而個人計算機前坐的通常是人;因此,傳統互聯網通常被認為主要是人與人、人與物的通信。而物聯網的“野心”更大:在人與人、人與物通信的基礎上,還要物與物的通信。目前,對于物聯網的較為通用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環境傳感器、圖像感知器、電機、繼電器、機器人等信息傳感與執行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進行信息交互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這個定義很長,信息量也較大,我們把它稍微拆分下,我們以定義中“按約定的協議”為分界線,可以將整個定義歸納為兩個主要部分:1.信息傳感與執行設備;2.與互聯網連接。信息傳感可以理解為各種傳感器,用來收集各種環境數據(比如:探測您是否已經起床、是否進入廚房、是否坐在電視前等),傳感器是物聯網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執行設備則可以理解為具有一定通信和信息處理能力的智能設備,比如我們場景中提到的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咖啡機、智能電視機等。與互聯網連接則意味著,所有這些傳感設備和執行設備都將接入到一個統一的網絡中,實現人與人、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的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我們可以將上訴的定義簡化為:物聯網就是在現有的互聯網基礎上,將現實世界中小到牙刷,大到汽車、飛機的各種物品都接入到互聯網中所形成的一個范圍更廣、更智能的網絡。正如物聯網的英文名字“Internet of Things”的字面意思所表達的那樣,這是一個“萬物(things)互聯的網絡(Internet)”,我們可以用上圖來形象地描述。
智能生活離我們已經不遠
目前,物聯網的應用發展方向主要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醫療、智能農場等。本文第一部分所描述的就是未來智能家居的場景,雖然現在還無法完全實現描述中各種家居設備的智能互聯,但智能冰箱、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路由器等設備都已開始進入普通家庭。所以,筆者堅信前面所描述的智能家居的場景離我們已經不遠。智能城市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十字路口的智能紅綠燈會根據每條道路的擁堵情況自動調節紅綠燈的持續時間,國內許多大城市(如:北京、重慶、南京等)都開始投入并運行智能紅綠燈來提高行車效率。如今市面上各式各樣的電子手環可以看作是智能醫療的雛形,未來的智能醫療可以實時監控每個人身體的各項指標,一旦發現身體出現了問題,可以及時為我們提供應急處理方案,并幫助我們聯系最近的醫院。未來的智能農場,不再需要人們時時守在農場里面,安裝在農場里的各種傳感設備會實時監控農作物的各項數據,在必要時會把數據發送給農場的管理人員,并會根據作物的實際情況自動進行灌溉和施肥。
未來的世界一定是一個高度互聯的世界,當前世界各國都將物聯網納入國家信息化戰略并將其作為升級人類生活和生產服務的信息化技術手段。我們應該慶幸,我們國家在這個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