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琴
常言道十人九痔,痔瘡是肛腸疾病中的常見類型之一,其發病率高且不論什么年齡階段都有可能患病,主要癥狀有大便出血,患部腫痛、脫垂、墜脹,大便秘結等,痔瘡患者的日常家庭生活和工作專注度都會因此受到很大影響。患者必須按照患病的部位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因為痔瘡既有表現為脫出和出血的內痔,亦有靜脈曲張導致的外痔,還有內痔和外痔融合為一體的混合痔。但不論發生哪一種情況,痔瘡護理都是十分重要的治療環節,從發現病情的那一刻起,到就醫診治階段,從術前的準備到術后的恢復,都需要細致地做好護理工作。只有一絲不茍完成各項護理步驟才能加速恢復和防止復發。具體的護理機制可分為家庭護理措施和術前術后自我調養兩大部分。
家庭的痔瘡護理措施可以從飲食調理、生活習慣、專門治療措施三方面入手。
飲食是源頭,為了預防痔瘡、減輕病痛和減少復發幾率,首先應在飲食上進行改變。由于便秘會誘發痔瘡,所以應通過飲食調理緩解便秘,以預防痔瘡。患者在飲食上可多多攝入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可以使排便通暢,進而有助于緩解和恢復。如蘋果、巴西核果、梨子、西蘭花、卷心菜、胡蘿卜、綠豆、麥麩、豌豆等谷物及粗糧都是健康的食物。要少吃或不吃口味過重的辛辣食物,忌不易克化的飯食,這是預防急性痔瘡發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許多不好的生活習慣都會誘發痔瘡,所以預防和護理痔瘡應從改變生活習慣入手。排便需有規律,有意識地按時如廁有助于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進而避免排便不暢,有效預防和緩解痔瘡。無論蹲便還是坐便時間都不宜太長,最好控制在5分鐘以內,要戒掉上廁所時看書讀報玩手機的不良習慣。不要連續靜坐很長時間,至少每小時活動5分鐘。家中廁所應使用紙質細膩的衛生紙,而且最好每次便后進行沖洗,要勤換內褲,以防感染。根據調查研究,痔瘡較易出現在肥胖人群中,下肢承重過大易引起血管的壓力造成靜脈曲張,這正是外痔發生的因素,因此平時就應合理飲食控制體重。同時要避免抬起重物或進行大量的運動,這樣亦會使下肢受力、增加靜脈曲張的發生率。還應適量適時進行縮肛訓練,促進臀部的血液流動,緩解靜脈曲張。
當然,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的作用更側重于預防,對于患者來說,則更需要見效快的專門護理措施。以下療法患者在家中也方便采用。凡士林對于痔瘡患者有很好的療效,用其涂抹患部,可抑制病灶的疼痛并潤腸通便。另外一個良方就是溫水浴,將患部在溫水里浸泡一定時間,一般為20分鐘,利用溫水促進血液流通的功能,使受到壓力腫脹而靜脈得到收縮,進而減輕疼痛。其次應注意藥物的使用,正規藥房售賣的痔瘡專用藥可以緩解病痛,但注意不要服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這兩種藥物會造成更嚴重的出血情況。若需經常久坐,則建議使用圈形的墊枕,中空式的坐墊比較適合痔瘡患者。
孕婦應特別注意預防痔瘡,因為孕婦體質特殊,其子宮會壓迫肛門上部血管,導致血液流通不暢。為了預防痔瘡,孕婦必須每4至6小時以左側躺的姿勢休息20分鐘左右以緩解肛門上部血管的壓力。
無論患者經醫生建議采取何種治療方法,都應在術前和術后繼續細心護理,以配合治療。術前主要遵循醫囑,飲食上建議食用牛奶、蛋湯和白粥等含油較少的湯食,但忌雞湯等重油湯食。術后亦應重點遵循醫囑,且在住院恢復和出院修養時注意排便、溫水浴、敷藥和術后活動四方面問題。
排便:術后患者通常在一天以后進行第一次排便。在術后首次排便前,應多喝溫水和具有通便功效的飲品,蜂蜜、蔬果汁等都是有益于恢復的健康飲品,以促進排尿,避免便秘。術后如果嚴重便秘,必要時可進行灌腸,為了使大便時的疼痛得到緩解,可在之前溫水坐浴放松肌肉。術后的首次排便若有出血的情況,亦不必恐慌,這是排便時摩擦傷口引起的,屬正常現象。在飲食上也可進行適當的改變,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可防止大便干燥,而每日依靠瀉藥排便的做法則是錯誤的。若在恢復階段內時有便秘,可以在睡覺前服用麻仁潤腸丸或牛黃解毒丸,恢復正常后要馬上停藥。
溫水浴:溫水浸泡患處是一種清潔肛門,促進傷口愈合,減少炎癥的有效方法。坐浴應于每次便后進行,水溫不宜過高,將患處浸入浴盆內,20分鐘即可,溫水中可放入鹽、中藥祛毒湯等。
敷藥:手術后,患處可以涂抹紅霉素栓劑、馬英龍痔瘡栓劑或消炎痛栓。除上述栓劑外,可將凡士林油紗布和中藥生肌玉紅軟膏紗布填充于肛門內,可保護傷口,吸附引流,減少液體對傷口組織的損害。
術后活動:痔瘡手術傷口較大,傷口愈合期間應盡量少走路。這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傷口邊緣上的摩擦而形成水腫并延長傷口的愈合時間。在傷口愈合后3個月內不要騎自行車很長時間,以防過度摩擦導致出血。
總而言之,痔瘡患者應格外重視日常的護理。患者及護理人員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護理措施,從源頭來說要進行飲食調理,切忌辛辣刺激;從細節著手要在坐立起臥時小心注意,避免提重物做重活;從重點上講要使排便和患部清洗有規律,保持清潔衛生,避免感染;從專業上講要注意合理用藥,謹遵醫囑。精心的護理對患者的康復一定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