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覲萍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理念發生了變化,看問題愈加全面化、實際化,想要通過有效的實踐來提高人才素養。放在教育上更是如此,教育者開始引導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化的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計劃,幫助學生創設優質的教學課堂,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數學知識,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新時代人才。在此基礎上,教師引領學生探索近似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就顯得十分必要了,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是符合時代發展方向的,同時,還能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使教師獲得新的教學啟示。
關鍵詞:近似數;生活;應用;探析
近似數是相對于準確數提出的,人們對準確數的定義是這個數可以表示原來的實際物體或事件的質量和數量,是精確的;而近似數在某方面則相當于相似數,指的是與原來的實際數接近的,用來代替實際數的這個數成為近似數。人們在對大型數據進行計算、匯總時,為了節省計算時間,優化教學效率,同時使計算結果不致太過偏差,以免影響接下來的判斷和預測時,常常會應用近似數,讓近似數來展示數據的變化。因此,接下來本文就近似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展開探析,以期拋磚引玉。
一、近似數在生活中的應用現狀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可以說,數學與生活之間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學生的學習也離不開生活實際,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糅合生活元素,為學生展示數學知識,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生活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近似數作為浩瀚的數學世界的一顆星星,在人類的生活中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對人們解決實際問題提供著方便。就目前近似數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情況來看,近似數主要應用于測量物體長度、重量,以便減少測量過程中出現的誤差,提高測量效果;對大數目進行統計,諸如人口數量、全國降雨情況等;在數學計算中,有的問題不需要精確到具體的數值,只需獲取大致數據,能夠預測接下來的變化即可時……綜上可知,近似數在人們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需要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近似數時重視起來,結合不同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對近似數的認識,讓學生充分發揮近似數的作用。接下來,筆者就對學生如何學好近似數進行教學探索,改善學生的學習現狀。
二、學生學好近似數的方法
1.設計生活場景
教師要想在教學中使學生掌握近似數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掌握“四舍五入法”“進一法”“去尾法”等近似數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觀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可以為學生提供我國各地區人口的統計圖,讓學生作為人口統計員的身份來了解近似數在生活中的引用。學生觀看統計圖后,可以理解準確數和近似數的含義,以人口統計員的身份分析近似數在我國各地區人口統計圖中的應用后,能夠進一步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同時,學生還能夠掌握近似數只是一個范圍數,因此一個數的近似數有時可以是多個的數學知識。這樣一來,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設計生活場景,為學生限定身份,可以增強學生的生活意識,加深學生的理解。
2.利用信息技術
信息時代的到來為教師教學提供了便利,同時實現了以往教學中難以實現的教學效果,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課堂。教師要想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近似數的意義及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可以在教學中結合信息技術,讓學生觀察近似數的應用。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學習任務,使學生經歷數據收集的過程,可以使學生在歸納、概括等的過程中,理解近似數應用的積極意義,形成數學抽象的思維,增強對數學在社會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價值的感受,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3.鼓勵學生實踐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要想使學生掌握近似數的相關知識,學會“四舍五入法”“進一法”“去尾法”等近似數的學習方法,還要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來感知近似數,活躍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相應的練習題,增加學生實踐的幾率。學生通過練習題,能夠加深對近似數應用的印象,知道在哪些場景下利用近似數進行數據的表達,成功獲得數感。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及時幫助學生解除疑惑,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之,本文分析了近似數在生活中應用的現狀后,對如何在教學中為學生有效講授近似數的知識進行了研究探索,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模式下感受到了近似數的重要性,提高了學生對近似數的認識,獲得了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近似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況有個更深入的了解,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對自身的教學進行了改進和反思,提升了專業素養,與學生獲得了雙贏。
參考文獻:
[1]袁曉萍.讓學生學更有滋味的數學——“準確數與近似數”教學實踐與思考[J].小學數學教育,2018(Z3):85-87.
[2]馮桂群.在標注、表述和建模中學會思考——“近似數”的教學實踐與思考[J].遼寧教育,2016(09):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