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彥
摘? ?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我國要逐漸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這就需要實現農業信息化發展。分析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信息化發展的意義,并提出了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業;信息化發展
因為農民人群基數龐大,再加上360萬km2土地,為我國成為農業大國創造了先天優勢。想要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型,就需要不斷提升農業的信息化技術發展。隨著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農業如何才能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實現鄉村振興,實現農業增長、農民增收,是急需考慮的社會問題。
1?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信息化發展的意義
1.1? ?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注入動力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收入、居住條件、生活環境、公共設施、工作場所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然而農村因為地處偏遠、農民素質偏低、資源限制等因素的影響,農村經濟收入、生活環境、居住條件、公共設施基礎等各方面發展緩慢,當前農村還停留在較為傳統的農耕階段。借助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趨勢,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農村產業中來,將極大地改變當下農村現狀,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技術支撐。農村農業信息化發展將實現我國農村城市一體化發展需要。
1.2? ?為農民增收、農村致富創造機會
我國是農業大國,卻還不是農業強國。成為農業大國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有360萬km2土地和14億人口。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加上地大物博的先天優勢,讓我國成為了農業大國,但是因為農業技術等制約,我們離農業強國還有一段距離[1]。因為農民人口數量多,所以大部分農村經濟收入并不高,有些農村還沒有脫離貧困村的標準,農民收入也十分有限。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農民已經成為低收入階層的主要群體。農業信息化技術的使用,能夠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在土地資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通過技術優勢不斷提升土地畝產量,用技術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1.3? ?為優化農村農業產業結構服務
農業信息化發展能夠優化農村農業產業結構。過去,農村農業只是以簡單的種植為主,除了種植很少衍生農業相關產業,導致農村產業基礎薄弱,經濟發展受限。農業信息化技術的大量普及,可以完善農村農業產業鏈,不僅提升農村農業種植技術,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也能夠拓展相關的農產品加工、生產產業。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農村農業產業鏈的完善,實現在農業種植基礎上的副業經營,優化農村農業產業結構,提升農民經濟收入。
1.4? ?提升農民信息技術素養
在過去,農民都是單純依靠體力種田,面朝黃土背朝天是農民的常態。通過農業信息化的普及,可以改變這一現狀,改變農村的發展模式[2]。針對當前農村農業現狀提出信息化發展目標,就是為了提升農民整體的信息技術素養,實現農業生產科學化管理的目標,并在實踐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增產增收激發農民的學習興趣和使用科技的興趣,讓農民自覺自愿地學習信息化技術,并不斷普及農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為全面實現農村信息化發展打下夯實基礎。
2? ?加快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對策
2.1? ?強化政府引導作用
農業信息化發展建設離不開政府的引導。鄉村振興戰略作為近年來國家倡導發展的農村重要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者必然是政府。政府是有形的手,通過行政手段對農村農業經濟生活進行干預,主要包括政治政策方式、經濟資金扶持等方式來影響和干預農業信息化發展。當下農業產業機構不完善,僅僅依靠農民自身的資源和優勢,很難完成產業鏈的完善補充,這就需要政府作為第三方機構,通過有形的手,采用一些宏觀調控政策來引導農業結構的完善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普及。為實現正確引導,政府在出臺相關政策和提供資金扶持的同時,應該加強農業信息化普及的宣傳。
2.2? ?發揮市場推動效力
市場是無形的手,通過經濟刺激和調解農業信息化發展。比如水果價格上漲,很多農民便會大面積種植果樹,蔬菜價格上漲,農民就會蜂擁而至種植蔬菜。市場價格是調節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方式。農業信息化建設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政府的帶領,在農民中構建一個全面而精準的市場經濟網絡,通過網絡的方式收集市場信息情報,為農民信息化發展提供方向指引,然后結合市場規律來實現農業信息化的發展與普及,從而進一步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和發展[3]。當農業信息化技術使用后,能夠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勞動成本,當有很好的市場潛力時,農民便會自覺自愿地在農業經營過程中推行信息化技術。
2.3? ?發揮農民主力軍作用
農民是發展農業的基石,是推動農業信息化發展的核心要素。為此,在大力振興鄉村的過程中,應該重視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將農民視為農業信息化發展的主力軍。當前,農民的信息素養低,對信息化技術缺乏足夠的了解。為解決這一問題,應該通過各種方式對農民進行再教育,尤其是以信息化為主的再教育,從而提升農民的信息化素養。為了與信息化發展同步,農村可以適當豐富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各種鄉村圖書館、閱覽室、電腦室,讓農民有充電的場所。其次,還可以通過政府不定期地開展信息化技術的科學普及講座,一村一村地講解,帶動農業信息化發展。
參考文獻:
[ 1 ] 李瑾,馮獻,郭美榮.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的形勢與對策[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4(4):9,19.
[ 2 ] 魏會廷.國外休閑農業信息化發展經驗比較[J].世界農業,2014(3):60-63.
[ 3 ] 李曉鐘,張潔.我國農業信息化就緒度水平區域差異比較研究[J].情報科學,2017,35(10):55,62.
(收稿日期:201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