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瑞敏 李江 趙興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中學(以下簡稱“開發區二中”)立足實際,多維度立體式地為學生營造傳統文化學習環境,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開發區二中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共有44個教學班,在校生1900余名。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新教育實驗優秀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田徑、足球)學校”“濱州市社會文化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這些榮譽的取得和學校長期堅持傳統文化教育,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讓每一塊墻壁都“說話”
學校秉承“環境育人”理念,通過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規劃,發揮文化氛圍的熏陶作用。開發區二中的文化建設已形成三大系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學生優良行為習慣。
學校希望通過優良的文化環境來影響和塑造學生人格。學校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墻”,只要走進校園,就如同置身于中華傳統文化的長廊之中。教學樓和綜合樓連廊立柱上的“八禮四儀”“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二十四史”無不傳遞著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學校的一磚一瓦無不述說著“知書明理、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此外,學校的墻壁又是一整套百科類的文化體系:東區是體育項目簡介,南區是各地名校簡介,西區是各省市簡介……在這里,現代和傳統,形成了有機的統一。
開發傳統文化類校本課程
為讓傳統文化具象化,學校用心開發了“剪紙”“弟子規操”“經典誦讀”以及獨有的民間傳統舞蹈“蓮花落”“太極拳”等一系列內涵豐富的傳統文化課程。其中“蓮花落”與“太極拳”獲得山東省教研室頒發的校本課程開發二等獎。
“蓮花落(lào)”,俗稱“打落(lào)子”,是華北地區百姓在元宵節時為祈禱豐收所跳的一種古老舞蹈,據傳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開發區二中積極挖掘當地傳統民俗,創造性地繼承了這一幾近失傳的文化遺產。開發區二中的蓮花落隊,從1995年成立至今,已有24年的隊史,曾參加省市各級演出比賽,獲得濱州市優秀傳統文化展演一等獎。
剪紙課程在繼承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多種當代元素。負責教學的李翠翠老師積極動腦勤于思考,在拜師學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創作出一系列接地氣、近生活的作品。2018年暑假,上海交大民俗傳統調研團隊來開發區二中調研剪紙藝術傳承,對學校的剪紙社團活動十分肯定。2018年秋,來自美國佐治亞州麥迪遜縣一所高中的Vickie老師以及她的四個學生來到開發區二中,參觀學習中國剪紙藝術,被這種古老而獨特的藝術形式深深吸引。2019年全區元旦聯歡會上,由李翠翠老師將剪紙藝術與舞蹈藝術相結合所創作的《中國風》節目贏得了滿堂彩。
開發區二中傳統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發展,以習近平總書記的“四個自信”為統領,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根”與“魂”,用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師生。
依托傳統節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節日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開發區二中利用傳統節日這一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更多學生參與進來,在濃濃的節日氛圍中,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
每年春節期間,學校會開展文化大集活動。臘月二十五,師生在濱州里則大集為群眾免費寫春聯、送春聯,并開展搜集春節習俗、春節文化征文等活動,讓學生感受中國的“年文化”;學校依托清明節的掃墓、踏青,端午節的吃粽子、結五彩絲等活動,介紹清明節與端午節的由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中秋節,學校通過制作月餅、賞月、搜集與中秋有關的詩詞等活動對學生進行中國“團圓”“平安”文化的家國教育。
元宵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已舉辦五年,現已發展成為學校的經典活動。活動融合了學校的各類傳統文化教育,分4個板塊進行。開幕式包含花燈主題詩歌朗誦和蓮花落表演;在賞花燈環節,由廢舊物品自制的各式花燈——紅紅火火的紅包燈、惟妙惟肖的折紙燈、五彩繽紛的彩球燈、栩栩如生的魚燈、憨態可掬的生肖豬燈……體現了學生們的豐富創意;現場剪紙書法展上,剪紙社團和書法社團的學生們用剪刀和毛筆展示社團成果,雕刻、書寫出當代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在猜燈謎環節,學生們猜謎打字、詩詞接龍,句句隱語暗藏,智慧逗趣。
節日文化里包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鮮明特色和價值理念。傳承節日文化,是守住民族“根”與“魂”的重要途徑之一。
誦讀經典成為教育常規
為創建傳統文化強校,學校充分利用教育局免費為學生發放的“經典素讀”傳統文化讀本,努力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氛圍。
為將傳統文化滲透落實到教學中去,學校把吟誦加入語文課堂,要求各班充分利用晨誦、午讀、課間吟誦《弟子規》《論語》《孟子》等經典作品,將尊師重教、孝敬父母等傳統的道德教育觀滲透到學生的心靈中去,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學校還舉辦形式多樣的吟誦比賽,調動起學生學習吟誦的積極性,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我國傳統詩詞文賦的精神內涵和審美韻味。
以學校為原點,向社會延伸
如何讓傳統文化教育,以學校為基地,以學生為原點,向全社會延伸?開發區二中依托學校家長委員會,組織開展了豐富的校外活動。
由學校家委會編寫、由學生表演的原創話劇作品《我想要的愛》在北京人藝展演;每年草長鶯飛之時的遠足踏青也成為一道鮮活的風景。從2012年開始,學校遠足踏青已開展七屆,成為學校的一張靚麗名片和對學生進行意志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去黃河岸邊、去玫瑰園、去海棠園、去琉璃井、去秦皇河、去魏集古村落,學生從學校四角的天空,走到了廣闊的天地中;去濱州博物館、去杜受田故居、去曲阜“三孔”、去北京故宮、去國家大劇院,學生在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中,增加了自身閱歷。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既是當務之急,也是百年大計,對于學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引導青少年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和重要的時代價值。
責任編輯:王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