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佳倫 莫恩東


還記得當上新聞報道員第一次在撰寫稿件內心無從下筆的場景嗎?還記得第一次看到相機各種功能鍵位的燒腦頭疼嗎?還記得第一次制作視頻時邊學軟件操作邊剪輯時的手忙腳亂嗎?……許許多多難忘的“第一次”浮現在南平市森林消防支隊武夷山大隊預備消防士張國琛的腦海中。
近日,生活在一起的隊員們一碰見他就恭喜他幾句。原來,張國琛以榮獲總隊優秀消防員第二名的好成績,成功通過中國消防救援學院內部招生考試。
作為一名預備消防士,張國琛現在也是該大隊乃至支隊小有名氣的新聞報道員。不知不覺中從事新聞報道工作已一年有余,他所撰寫的各類稿件被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中國應急管理報等多家中央級媒體刊發、轉載。即將離開單位踏入人生的下一段旅途,諸多不舍涌上心頭,“我可能寫不出多么光彩奪目的文字,拍不出萬里挑一的照片,但是我只想以這種方式讓外界群眾了解我們這支隊伍,了解我們森林消防指戰員的酸甜苦辣。”他擦拭著相機說道。
“剛當上新聞報道員,就感覺到這個工作忙在腿上、勞在腦上、喜在心上”。當他回想起剛開始接觸新聞宣傳工作時,一幕一幕努力奮斗、挑燈夜戰的場景猶在眼前。他忘不了自己背著相機在操場上跑來跑去,只為找好角度拍出高質量的新聞圖片;忘不了隊員們早已熄燈休息,而他還在網絡學習室內里“噼里啪啦”寫著稿子、對著幾百張照片進行分類挑選處理;忘不了和隊員們一起出動參與滅火戰斗,休息間隙拿出“口袋書”記錄隊員們的連珠妙語,用攝像機把一個個精彩瞬間留存下來。當自己的稿件或鏡頭被各類媒體刊用、播出時,高興萬分的他第一時間轉發朋友圈,迎來諸多點贊評論。這時的他笑在臉上喜在心里。
當身邊的隊員們或手拿風力滅火機、或肩扛油鋸、或身背高壓細水霧時,張國琛的手里還多了一支筆,腰間還多了一臺單反相機。
起初他拿著相機拍照時,總想著別人在訓練,可不要打擾到他們,導致拍出的照片總是不理想。一次訓練中,中隊長看見他在隊伍外圍“游蕩”,訓斥道:“張國琛,你要拍就好好拍,扭扭捏捏、畏畏縮縮在那杵著干什么!” 此后他慢慢壯著膽子接近現場、接近當事人。拍出的照片變得更清晰、更真實。那一刻他才逐漸喜歡上了這份工作。為了盡快掌握攝影技術,他不僅買來攝影書籍隨時翻閱,還在網上視頻教學中對照單反相機學習攝影技術。漸漸地他摸清了相機的各種功能,逆光拍攝,夜間拍攝,延時攝影,他都頗有心得。
因為熱愛,所以專注。知識的學習是永無止境的,知識積累多了,做起工作來就會得心應手。過了“拍攝關”還有“文字坎”。為了能寫好新聞稿件,他從大隊圖書閱覽室借閱《新聞寫作》等十余種書籍,用來夯實自己的理論知識。每天還要把報紙上的好作品、好句子、好觀點抄在自己的記錄本里,隨時復習。為了多學一點知識,掌握更全面的內容,除了利用白天業余時間學習外,每天晚上他都會學到深夜,困了就做幾個俯臥撐,累了就洗一把臉。邊學習、邊積累,邊寫作、邊總結,張國琛充實地度過了從事新聞宣傳工作的500多個日日夜夜。
張國琛說道:“所有的文字、圖片、視頻都是隊員們的回憶。在我的筆下,在我的鏡頭里,是他們,在風里雨里負重前行;是他們,在炎炎烈日下搶險救災;是他們,在救援現場中流汗流血……”
一路走來,苦累相伴,有通宵達旦的寂寞,有稿件刊發的喜悅,有別人不理解的苦澀。“從大隊到消防救援學院,改變的是工作地點,不變的是職責使命”這句話是張國琛得知自己被中國消防救援學院錄取后當天日記里的一句話。他決心在新聞宣傳報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