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培清


“安全是學校一切工作生命線,是校園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石。”近年來,福建省連城縣實驗幼兒園在縣消防救援大隊幫扶指導下,不斷創(chuàng)新消防安全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區(qū)域、集中活動時間將消防安全滲透到日常游戲中,建立常態(tài)化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滅火疏散逃生培訓教育機制,讓平安守護孩子健康成長,實現(xiàn)重點單位精細化消防安全管理,凸顯全縣唯一省級示范性幼兒園、文明校園引領作用。
抓管理 ?明晰“逐級”安全責任
“每年119宣傳日,多數(shù)學校教育活動時間相對較短,加上教學方式單一,各年段學生由于年齡差別,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各校特別是消防重點單位更應不斷創(chuàng)新消防安全教學理念,在時間保障上有所延長,在教學上可‘量身定制’合理方案,讓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學懂消防知識。”縣消防救援大隊負責人表示。
學校屬于人員密集場所,一旦發(fā)生火災,極易造成群死群傷事件。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發(fā)生火災,致41人死171人傷;上海市商學院一宿舍發(fā)生火災,4名大學生無法忍受大火烘烤而跳樓身亡。一個個如花的生命就此隕落,每一起火災事故的教訓都是慘痛的……
為防患于未然,實驗幼兒園周密部署,強化組織領導,壓實責任,嚴格落實平安校園建設領導、部門、工作責任,逐級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將責任層層分解,明確每個班級班主任都是安全員,每名教職工都有責任,都是消防管理者,做到“一崗雙責”,責任到人。
結合保教工作開展特色園本消防安全課程,制訂《消防安全管理標準》《應急疏散演練預案》《崗位消防安全工作手冊》等,使校園安全從制度上得到加強;將消防安全納入教學常規(guī)管理,與學科教學同檢查、同考核、同評比,將每個班級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情況納入年度、文明班級考核,實現(xiàn)安全教育“課程化”。
抓經(jīng)常 ?建立“常態(tài)”教育機制
在“開學消防第一課” “安全教育日” “防災減災日”“法制教育日” “消防宣傳日”等重大節(jié)日或時間節(jié)點,實驗幼兒園結合縣消防救援大隊、教育局部署學?!跋腊踩槲页砷L三年行動”,合理利用幼兒園區(qū)域、集中活動時間,在整個學期滲透形式多樣的消防安全教育,組織開展“生命通道”體驗活動。
圍繞班級區(qū)域組織小、中、大班段開展不同形式主題教育,投入幾千元經(jīng)費購置表演類消防服裝、滅火器具,實施模擬“小小消防員”角色扮演消防實境游戲、“神奇消防員”繪畫、“我設計的消防疏散示意圖”“滅火英雄”拓印畫系列活動,自制替代物小型滅火器、消防水帶,從服裝、器材、環(huán)境上豐富活動氛圍。
針對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弱,發(fā)生火災及其他突發(fā)事件時,逃生自救能力差特點,該幼兒園抓消防安全教育,堅持抓小、抓細、抓經(jīng)常,實行“每日一分鐘,安全記心中”和“每月一主題,每周一活動”安全教育制度,常年通過組織觀看視頻、模擬表演、唱兒歌等,將消防知識教育融入課堂;利用國旗下講話、講座、板報、宣傳欄、班會、團隊活動和校園廣播等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消防安全教育,保證安全教育不松懈、不間斷。
每年,幼兒園主動邀請消防指戰(zhàn)員指導師生開展市、縣級“消防安全示范課” “小小消防員”繪畫比賽活動,數(shù)名師生獲得市、縣級示范課和繪畫獎項;組織大班段師生在家長陪同下,“進警營”參觀見習消防站。今年6月中旬,將消防題材繪畫融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六·一作品展覽”活動,引導社會關注消防、參與消防。此外,實驗幼兒園“從小學消防安全伴成長”等消防安全活動,受到福建電視臺、《福建法治報》、龍巖電視臺、《閩西日報》各級媒體宣傳報道。
“日常教學中,觀察孩子興趣撲捉價值點,將角色融入互動,積極引導調動全體幼兒的興趣,鎖定區(qū)域生成消防安全教育主題課。”獲市級消防安全示范課獎的實驗幼兒園保教主任鄒麗華說。
抓重點 ?強化“三防”保障措施
校園安全“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至關重要。實驗幼兒園強化“人防”安全措施,成立了微型消防站,設1名站長、1名副站長和6名隊員;加強微型消防站建設培訓,圍繞“三知、四會、一聯(lián)通、處置要在3分鐘”這一重點,明確微型站人員崗位職責,每月開展不少于一次消防業(yè)務訓練;配備專職保安,實施校園24小時值守監(jiān)控,組織教師值班,家長義工協(xié)管,抓好重點部位“全天候”“無死角”巡查,每月排查火災隱患,抓好問題整改,做到“校園安全,人人參與”。
作為全縣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幼兒園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微型消防站,制訂完善《微型消防站日常管理制度》《微型消防站崗位職責》等相關制度及職責,配備滅火防護服、水帶水槍、滅火器、防毒面罩、腰斧等器材裝備,從“物防”硬件上筑牢安全防范網(wǎng)。開辟校園“消防教育角”,放置《小英雄消防版》《消防常識二十條》《消防進軍訓讀本》等知識手冊,張貼消防宣傳欄和提示標識;建成后,吸引廣大師生和家長駐足觀看,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識。
強化“技防”,堅持每月組織一次疏散逃生演練,通過“學校培訓教師、教師引導學生、學生傳送家長”教學模式,從教師骨干培訓、微型站實操訓練、疏散逃生演練、班級活動講評、由孩子向家長反饋所學知識,將消防知識滲透學生日常生活,讓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消防安全“家庭作業(yè)”,制定逃生計劃、繪制路線圖、開展家庭消防疏散演練。寒暑假,定期通過家訪、約談、電話訪問等與學生家長保持聯(lián)系,開展“學生安全千萬家”活動,對外來務工子女家庭、留守兒童家庭進行摸排和安全教育家訪,把消防安全教育送進每個家庭,通過開展系列活動,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輻射整個社會”的效果。
據(jù)分管安全的副園長羅愛萍介紹,幼兒園一直認真總結以往教學經(jīng)驗,將安全教育滲透日常教學中,強化教師“一崗雙責”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與微型消防站日常業(yè)務培訓,實施分段分齡“量身定制”教學,明確班級每月開展一次相應主題教學和演練活動,全園每季度開展一次滅火疏散逃生抽查演練,讓幼兒懂得生活中常見的安全防護措施,學會自救逃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