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
現階段,小學教學非常重視青少年品德教育,教材在不斷優化改進。教師作為課堂的施教者、課堂的組織者,更要創造性地開展教育實踐,改革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構建充滿活力的課堂,這一切都要從有創造力地合理使用教材開始。如何創造性使用教材?現以小學低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為例,在實踐中探索出更加實用的教學手段。
一、教師要了解教學大綱,明確各階段教學目標
小學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分為:熟識國家象征及標志;初步建立對家庭關系的法律認識,建立規則意識,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基本交通規則,知曉常用公共服務電話;初步了解自然,愛護動植物,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教師要了解每個單元、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側重點,這樣才能真正恰當地使用教材。
二、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圖
片開展教學引導,讓知識具體化
讓學生在具體觀察、對比和創作中形成學習認知,有針對性地為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法治觀念創造良好條件。例如在教學第一冊第一課“愛新書,愛書包”時,書中插圖是新生討論新書、分享快樂的場景。在“發新書”的場景中,學生從教師手中接過新書時禮貌地表達感謝,由此滲透了對文明禮儀的引導。教師的提醒“要愛護它們噢”,與書本上的提示語相呼應,重在引導學生領取新書后能夠做到“愛新書”。右下角插圖描繪了一名女生在新書封面上寫姓名,而一名男生不認識書名撓頭問“這是什么書”,這個場景旨在引發學生的共鳴,也指導學生要養成寫好姓名的習慣。看完插圖后就可以引導學生反思自己是否愛新書,是否寫好了姓名,并付諸行動。
三、教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原
貌,引起共鳴,激發學生的思維
在習慣、規則養成方面很有作用。在二年級上冊“我的牙齒白又白”一課中有《老虎拔牙》的故事,學生閱讀了這個寓言故事,都會覺得有趣。教師在讀完故事后必須引導學生把這個故事和自己的問題聯系起來,認識到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帶來的危害,深刻認識到不良飲食習慣的嚴重后果。
四、利用多種多樣的活動,觸動學生的內心感受
二年級上冊“我的牙齒白又白”教學中,我設計了三個活動:第一個活動——醋泡雞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實驗,并說說自己的發現,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師小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酸性物質對牙齒的危害,即齲齒的危害。第二個活動——我會刷牙,在教師指導下練習正確刷牙,并評出“刷牙小能手”。第三個活動——課后踐行,布置學生回家與爸爸媽媽比一比,看誰的刷牙方法更正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三個活動從了解刷牙的重要性到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再到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習慣,環環遞進,達到培養學生品德的目的。
五、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
結合,科學安排法治教育內容
教師要幫助低年級學生樹立規則意識、誠信觀念,尊崇公序良俗,實現法治的育人功能。法治教育內容只有和學生生活聯系起來,才會變得鮮活有趣,才會變得有用、有意義,讓學生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從而培養學生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法治教育的方式要靈活多樣,深入淺出,應當綜合運用故事講解、情境模擬、角色扮演、案例研討等多種方式,讓學生體驗課堂樂趣。
總之,教師要創造性使用道德與法治教材,讓課堂更加生活化、真實化、自然化,探究更加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方式,使課堂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