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而且要使學生會學,愛學,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這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從教十幾年來,我感觸頗深。我們學生的總體成績差,尤其是英語成績更差,聽不懂課,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導致學習興趣降低,有了厭學情緒。老師們在教學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不見起色。如今坐下來反思,才發覺要讓學生學好英語,必須讓他喜歡英語,培養和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教學中,我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每一單元我都圍繞中心話題為學生創設一種情境。例如必修四 Unit 3的主題為A taste of English humor,圍繞此話題,上課前,我讓學生裝扮成卓別林進入課堂。他頭戴禮帽、留著小胡子、身穿西服、手拿手杖,走上講臺,向大家揮手致意并表演幾個滑稽、幽默的動作,引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通過創設情境教學不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新舊聯系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基本法則,它著眼于新舊知識間的聯系,通過重現有關的知識,為學習新知識提供支點。這不僅能減緩新知識學習的難度,而且能激活認知結構中的相關信息,為學習做好心理的和知識的準備。在英語教學中,記憶單詞是一大難關,如果機械地讓學生讀背抄寫,很容易使他們厭倦。因此,我在教生詞時,經常采用啟發誘導、新舊聯系的方法,只要能和學過的詞聯系上,就盡量讓學生自己做比較。他們紛紛找出拼寫相近的詞,有的加頭,有的換尾,比較長的單詞就把它們按音節分開記憶。在學生饒有興趣地學會生詞后,再讓他們找出所學詞的反義詞、同義詞、同音異義詞等相關詞。這樣做不但使他們化難為易地掌握了新詞,也使他們輕松地鞏固了已學過的單詞。
實物雖然是英語教學的最好教具,但有一些東西不便帶進課堂,可采用圖畫進行教學。圖畫包括課文插圖、教學掛圖、照片、賀卡及其他教學圖片等。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收集或制作一些圖畫或圖片,有時從網上下載,有時請學生幫忙繪制。如沒有掛圖和圖片,就運用簡單易行的簡筆畫,簡筆畫不僅簡單易畫,而且風趣幽默,省時省力,寥寥數筆就能表達出豐富的語言信息或概念。讓學生形象理解所學內容,拓寬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習效果。
利用表演、競賽、游戲等方式,給學生增加一些既有趣味又有助于理解、記憶的教學內容與知識,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輕松愉快的歌曲是一種美的藝術,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凈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素養。所以在英語教學中,也可適當加入歌曲,以歌促學。另外,課外開辟第二課堂,看英文電影、讀英文報紙,進行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都可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用于實際,使學生認識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強其自信心,增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長久保持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樣,在不斷潛移默化中,學生們不知不覺就愛上了英語,同這門課結下了不解之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好好學習的愿望。”所以,教師要做到深入鉆研教材,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歡樂。當代中學生的表現欲望強烈,同學、尤其是老師的激勵和贊揚是他們實現持續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的有效保障。
六、融洽師生關系,保障興趣
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學生如果喜歡你,就喜歡你所教的課,特別聽你的話。那怎樣才能融洽師生關系呢?“愛”字當頭,尊重信任學生,關心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微笑進課堂,創造良好的氣氛,與同學們的關系是平等的朋友關系。教師在課堂中,應帶著滿意的情緒去對待學生取得的每一點微小的進步,要始終帶著愉悅的情緒向學生講述知識的樂趣,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循循善誘,帶著興奮的情緒投入教學活動中。在教師情緒感染下,學生會以熱烈而飽滿的情緒,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自信、堅韌地去克服困難,踴躍地發言,熱烈地討論,從而形成活躍的課堂氣氛,帶著興趣去學習。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興趣是強有力的催化劑、穩定劑,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變化教學方式,有機結合聽、說、讀、寫,運用教育學、心理學上的規律和理論,保持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讓他們不斷提高注意力,時常體會成功的喜悅,從而愛上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