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昶
摘要: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給傳統報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對傳統報業來說要想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的時代發展,就需要結合融媒時代的特點進行全面轉型,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那么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傳統報業該如何進行轉型呢?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并嘗試探索融媒體時代傳統報業的轉型發展策略,希望對傳統報業的發展有推動作用。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傳統報業;報業發展
第一,受眾群體閱讀習慣發生了改變。2018年中國互聯網報告中顯示,我國網民數量有8.02億人,其中手機網民數量就有7.88億人,手機端的網民數量幅度增加極快,這足以證明網民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趨于自主性、參與性和選擇性,這就是新媒體的出現對受眾群體的影響。因此,在新媒體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報業必須跟隨受眾閱讀習慣的改變進行改變,以確保傳統報業在新聞行業中地位的穩定。
第二,從當前的傳統報業市場發展來看,同質化較為嚴重,也就是在同一個領域中不同的產品、內容及影響方式都在相互模仿,導致在市場中存在很多類似的都市報,這樣同質化競爭嚴重的現象阻礙了傳統報業的可持續發展。如果在海量信息的融媒體時代中,不進行改善,必然會降低傳統報業的競爭力,流失很多受眾群體。因此,在融媒體時代下,傳統報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時代發展特點進行創新,避免同質化,提高市場覆蓋率,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傳統報業的轉型發展。
(一)內容策略
無論在哪個時代,內容始終都是永恒不變的追求。在融媒體時代下,只有提高內容品質,才能吸引受眾眼球,才能在海量信息的時代中脫穎而出。無論是在以何種介質傳播信息,其內容都是核心部分,對廣大群體來說,傳統報業的內容較為豐富,文風較為嚴謹,內容也更具公信力與權威性,這就是傳統報業相較于新媒體信息的優勢。為此,傳統報業在融媒體時代下應繼續保持自身的優勢,以內容為核心,提升自身價值,吸引更多受眾,從而贏得更多市場資本的青睞。
另外,傳統報業要對產品內容進行創新生產,推動報紙從“紙”向“端”轉型,推動新聞APP建設,使內容更具針對性,為用戶推送豐富的內容,博取用戶的關注,進而促進傳統報業的成功轉型。
(二)用戶策略
融媒體時代與以往的時代有著很大的區別,用戶不再是單純的接受者,而逐漸成為新聞信息的參與者與傳遞者,同時也是新聞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所以傳統報業在融媒體時代下要想轉型,就需要轉變傳統的用戶觀念,要根據融媒體時代的交互性,建立用戶交流平臺,引導用戶對新聞內容進行討論,報業可采取用戶所提出的可參考建議,以用戶為中心盡可能地滿足更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升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粘度,從而將一些受眾群體轉變為潛在用戶,以此拓展傳統報業在融媒體時代的市場,促進報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經營策略
為了讓傳統報業更好地適應融媒體時代,應打破固有觀念,及時調整營銷策略,以新時代用戶多元化的需求為核心,創新營銷計劃,盡量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及時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報業新聞的投放率。其次,為推動報業在融媒體中的轉型發展,傳統報業應努力拓寬發展渠道,建立用戶交易平臺,開發數字報業渠道,便于吸引更多的用戶群體,同時通過平臺優勢實現可靠的交易,增強用戶對傳統報業媒體的信任,從而推動傳統報業在融媒體中的多元化發展。如南方報業集團,這個集團就通過建立高端文化園區成功進軍影視產業,這樣一來,不僅拓展了報業的傳播渠道,還為報業集團獲得了更多的利益,為傳統報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總之,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傳統媒體除了受到了一定挑戰之外,也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為此,傳統報業要想在媒體融合時代中更穩定地發展下去,就需要進行轉型,提高內容品質,滿足用戶需求。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不斷拓寬傳統報業的發展渠道,從而推動傳統報業在媒體融合下的穩健發展。在這樣的情形下,廣西日報傳媒集團新媒體部的年輕人和老記者合作,2017年廣西融水洪澇災害現場報道的《融水失聯記者突圍記》,獲得2018年中國新聞獎首次設立的媒體融合獎一等獎。而2019年百色洪澇災害,第一書記黃文秀遇難之前現場發出的視頻報道,也忠實再現了這位年輕優秀的共產黨員奮戰在脫貧一線努力工作的品德,給我們樹立了先進的榜樣。